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546339016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40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50人买过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探讨了从道光到1930年代约一百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了一些研究。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旧典范的危机”,作者考察了方东树、邵懿辰、汪士铎、太谷学派等各层知识分子的种种变化,以描绘出晚清内部的思潮变动,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细察说明“从道光以来,中国思想界便进入不安定期,每一种学问都因内外的挑战,而产生了分子结构的变化。它们催化了后来一些范畴性的转变。”以此为张本,作者在第二部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和反传统的复杂关系,在第三部分“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中,讨论了后科举时代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这些知识分子建立新“学术社会”的努力以及这个新“学术社会”的命运…… 王汎森,台湾云林人,一九五八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其间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于二○○四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FuSsu-nien:ALifeinChineseHistoryand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主编《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2007)等书。 自序
    第一编旧典范的危机
    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
    清季的社会政治与经典诠释——邵懿辰与《礼经通论》
    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的研究
    汪悔翁与《乙丙日记》——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
    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
    第二编传统与现代的辩证
    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
    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
    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
    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刻师培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
    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第三编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
    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价值与事实的分离?——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
    “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以陈寅恪为
    中心的考察
    附录一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读“傅斯年档案”
    附录二傅斯年与陈寅恪——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索引
  •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探讨了从道光到1930年代约一百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了一些研究。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旧典范的危机”,作者考察了方东树、邵懿辰、汪士铎、太谷学派等各层知识分子的种种变化,以描绘出晚清内部的思潮变动,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细察说明“从道光以来,中国思想界便进入不安定期,每一种学问都因内外的挑战,而产生了分子结构的变化。它们催化了后来一些范畴性的转变。”以此为张本,作者在第二部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和反传统的复杂关系,在第三部分“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中,讨论了后科举时代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这些知识分子建立新“学术社会”的努力以及这个新“学术社会”的命运……
  • 作者简介:
    王汎森,台湾云林人,一九五八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其间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于二○○四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FuSsu-nien:ALifeinChineseHistoryand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主编《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2007)等书。
  • 目录:
    自序
    第一编旧典范的危机
    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
    清季的社会政治与经典诠释——邵懿辰与《礼经通论》
    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的研究
    汪悔翁与《乙丙日记》——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
    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
    第二编传统与现代的辩证
    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
    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
    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
    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刻师培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思潮与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个例子
    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
    第三编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
    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价值与事实的分离?——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
    “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以陈寅恪为
    中心的考察
    附录一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读“傅斯年档案”
    附录二傅斯年与陈寅恪——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劳动纠纷(含社会保险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女排
徐沐熙 著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大港
刘克中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保险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口语传播研究(2023)
巩晓亮主编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党家村
潘鲁生 邱运华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绘画常识
傅抱石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