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权的司法控制:行政诉讼热点问题专题研究

行政权的司法控制:行政诉讼热点问题专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64711221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5页
字数: 52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人买过
  • 对行政权进行司法控制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命题与基本逻辑,这主要通过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得以实现。《行政权的司法控制:行政诉讼热点问题专题研究》以行政诉讼中关平行政权司法审查的热点问题,如行政法院的构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机关诉讼的构建、柔性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等为研究对象,运用思辨、比较、价值分析等方法对立法现状、立法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改革构想。 吴卫军,男,1974年生,湖北潜江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执教于电子科技大学政管学院法律系,期间曾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从事为其1年的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兼任四川大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学术及社会职务。近年来,先后在《中国法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曾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转摘》等刊物及ISTP、ISSHP全文转载、转摘或检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独著2部),参编论薯10余部。
    樊斌,男,1967年生,熏庆永川人,法律硕士,高级律师、高级经济师。1990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1995年起专职从事律师工作,现为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成都分所主任,兼任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民进四川省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民进成都市委常委等社会职务。从业以来,先后在各级法院及仲裁委代理诉讼、仲裁案件200余件,标的总额逾25亿元人民币;曾先后被司法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维护司法公正爱心人士”、“全国优秀律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已出版学术论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第一章行、民争议的竞合及其解决机制
    一、行政争议、民事争议及其竞合
    (一)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
    (二)行、民争议的竞合
    (三)解决行、民争议竞合的必要性
    二、域外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考察及借鉴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英国
    (五)我国台湾地区
    (六)小结
    三、我国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现状
    (一)历史沿革
    (二)立法现状
    (三)现有解决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制度构建
    (一)确定行、民争议竞合解决机制应考虑的因素
    (二)具体机制之构建

    第二章行政法院在中国之构建
    一、行政法院概述
    (一)行政法院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法院的历史演进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理论争议
    (三)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必要性
    (四)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可行性
    三、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模式选择
    (一)域外行政法院的基本模式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应考虑的因素及模式选择
    四、我国创设行政法院的基本构想
    (一)行政法院的组织体系
    (二)行政法院的受案范围
    (三)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的管辖权争议及其处理

    第三章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概述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与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功能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应然特征
    (四)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理论基础
    二、域外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比较研究
    (一)相关国家(地区)的立法与实践
    (二)小结与启示
    三、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立法现状
    (一)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立法规定
    (二)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存在的缺陷
    (三)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之重构
    (一)重构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指导思想
    (二)重构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之设想

    第四章行政诉讼时效制度
    一、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一)时效制度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二)行政诉讼时效的概念
    (三)行政诉讼时效的分类
    (四)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内容
    (五)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意义
    (六)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理论基础
    二、域外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比较
    (一)英美法系
    (二)大陆法系
    (三)小结与启示
    三、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现状
    (一)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现行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改革完善
    (一)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
    (二)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原则
    (三)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举措

    第五章行政诉讼费用制度
    一、行政诉讼费用制度的基本理论
    二、(一)诉讼费用与行政诉讼费用
    ……
    第六章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第七章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第八章案卷排他性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第九章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十章机关诉讼在中国之构建
    第十一章执行诉讼在中国之构建
    第十二章柔性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
    第十三章特殊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制
  • 内容简介:
    对行政权进行司法控制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命题与基本逻辑,这主要通过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得以实现。《行政权的司法控制:行政诉讼热点问题专题研究》以行政诉讼中关平行政权司法审查的热点问题,如行政法院的构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机关诉讼的构建、柔性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等为研究对象,运用思辨、比较、价值分析等方法对立法现状、立法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改革构想。
  • 作者简介:
    吴卫军,男,1974年生,湖北潜江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199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执教于电子科技大学政管学院法律系,期间曾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从事为其1年的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兼任四川大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学术及社会职务。近年来,先后在《中国法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曾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转摘》等刊物及ISTP、ISSHP全文转载、转摘或检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独著2部),参编论薯10余部。
    樊斌,男,1967年生,熏庆永川人,法律硕士,高级律师、高级经济师。1990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1995年起专职从事律师工作,现为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成都分所主任,兼任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民进四川省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民进成都市委常委等社会职务。从业以来,先后在各级法院及仲裁委代理诉讼、仲裁案件200余件,标的总额逾25亿元人民币;曾先后被司法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维护司法公正爱心人士”、“全国优秀律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已出版学术论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行、民争议的竞合及其解决机制
    一、行政争议、民事争议及其竞合
    (一)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
    (二)行、民争议的竞合
    (三)解决行、民争议竞合的必要性
    二、域外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考察及借鉴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英国
    (五)我国台湾地区
    (六)小结
    三、我国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现状
    (一)历史沿革
    (二)立法现状
    (三)现有解决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解决行、民争议竞合情况的制度构建
    (一)确定行、民争议竞合解决机制应考虑的因素
    (二)具体机制之构建

    第二章行政法院在中国之构建
    一、行政法院概述
    (一)行政法院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法院的历史演进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理论争议
    (三)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必要性
    (四)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可行性
    三、我国构建行政法院的模式选择
    (一)域外行政法院的基本模式
    (二)我国构建行政法院应考虑的因素及模式选择
    四、我国创设行政法院的基本构想
    (一)行政法院的组织体系
    (二)行政法院的受案范围
    (三)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的管辖权争议及其处理

    第三章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概述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与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功能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应然特征
    (四)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理论基础
    二、域外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比较研究
    (一)相关国家(地区)的立法与实践
    (二)小结与启示
    三、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立法现状
    (一)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立法规定
    (二)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存在的缺陷
    (三)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之重构
    (一)重构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指导思想
    (二)重构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之设想

    第四章行政诉讼时效制度
    一、行政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一)时效制度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二)行政诉讼时效的概念
    (三)行政诉讼时效的分类
    (四)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内容
    (五)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意义
    (六)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理论基础
    二、域外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比较
    (一)英美法系
    (二)大陆法系
    (三)小结与启示
    三、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现状
    (一)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现行行政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之改革完善
    (一)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
    (二)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原则
    (三)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举措

    第五章行政诉讼费用制度
    一、行政诉讼费用制度的基本理论
    二、(一)诉讼费用与行政诉讼费用
    ……
    第六章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第七章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第八章案卷排他性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第九章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十章机关诉讼在中国之构建
    第十一章执行诉讼在中国之构建
    第十二章柔性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
    第十三章特殊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