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806778913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7人买过
  •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记录了作者在这一两年中的一些思索。(1)“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必须推进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特别是改革土地征用和农村土地制度。(2)城市化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发展大城市?笔者思考了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体系分布问题,我想这种分布可以从经济学方面加以解释。(3)中国的就业,不可违背世界性的规律,要走出单位、集体和国企就业的框架,使自由职业、个体户、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而发展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和中小企业的的关键要突破阴碍就业的体制性障碍。(4)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待于突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体制。 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58年生于青海省民和县。社会兼职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咨询专家。
    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考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1984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取东北财经大学汪祥春教授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东北财经大学期间,经济理论方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东欧经济学各流派、西方经济学;并学习了货币银行、财政税收、会计、统计、工业经济等部门经济学。1994年调入中央党校执教和从事研究至今。
    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在经济学研究和制定政策方面的主要贡献为:
    一、研究了劳动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关系。其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为《劳动与经济增长》,1994年在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1、论文评述了前人在劳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从经济增长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建立了劳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模型;2、澄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影响就业的经济学误区,论证了动态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增加就业的正向关系;3、论证了国有企业中劳动者有偷闲行为情况下的总产出损失,并发生劳动低效率下其他资源的多投入替代劳动低效率损失的现象;4、提出劳动低效率下,由于投资替代劳动低损失而发生投资过度型通货膨胀,称之为中国特殊的低效率通货膨胀。此文以“中国特殊的低效率通货膨胀”为题,发表于1994年《经济研究》第9期;5、运用舒尔茨的理论计算了中国解放以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提出了最大限度利用劳动力和节约其他物质资源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战略及其政策。
    二、论证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后,财政变成了借债型和吃饭型财政,注资于国有企业的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注资方式从财政投入为主转向银行借贷为主,形成高负债和高风险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发展模式,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向银行转移大量的坏帐,如果国有企业资本不社会化,必定会导致银行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因而,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资本社会化改造,并对其布局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分散经济发展的风险和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 又一本写给官员们的书
    自序:经济学的智慧与天下之忧
    第一部分实实在在地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投入重要,还是权益重要
    农民增收重要的是要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实好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要与国情和国力相适应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要避免中间环节流
    农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小农经济能技术进步吗?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几个问题
    究竟应当怎样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
    农民工失保:中国未来社会灾难性的隐患
    第二部分城市化就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动过程
    城堡是降低保护财产安全成本的空间形态
    集中而市才能降低互相交易的费用
    城市为什么会大中小不等地体系性分布
    城市体系性分布:政府决定,还是市场选择
    托达罗城市化模型的缺陷及其实践中的恶果
    托达罗反城市化后果的经济学反思
    第三部分就业和中小企业是民生之本
    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和未来的就业压力
    中小企业发展挽救了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德国是怎样发展中小企业的?
    发展中小企业:将劳动过剩劣势转化为
    中小企业发展与防止城镇贫困
    发展中小企业与缓解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压力
    在城市里扩大就业的战略思路
    中国究竟有多少小企业?
    为什么大学投资大、收益低、就业难
    振兴东北的关键在于调整就业结构
    增加就业的关键是改革现行的工商管理体制
    第四部分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
    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
    政权分设几层为合适
    以民为本来考核市县主要领导
    培育和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
    吃皇粮规模膨胀的担心和忧虑
    呼吁制定一部《国家政权和事业人民供养法》
    立法民主化才能体现法律是人民的意志
    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最关键的一步
    ……
    第五部分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
    第六部分经济发展战略
    后记
  • 内容简介: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记录了作者在这一两年中的一些思索。(1)“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必须推进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特别是改革土地征用和农村土地制度。(2)城市化是发展小城镇,还是发展大城市?笔者思考了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体系分布问题,我想这种分布可以从经济学方面加以解释。(3)中国的就业,不可违背世界性的规律,要走出单位、集体和国企就业的框架,使自由职业、个体户、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而发展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和中小企业的的关键要突破阴碍就业的体制性障碍。(4)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待于突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体制。
  • 作者简介:
    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58年生于青海省民和县。社会兼职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咨询专家。
    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考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1984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取东北财经大学汪祥春教授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东北财经大学期间,经济理论方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东欧经济学各流派、西方经济学;并学习了货币银行、财政税收、会计、统计、工业经济等部门经济学。1994年调入中央党校执教和从事研究至今。
    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在经济学研究和制定政策方面的主要贡献为:
    一、研究了劳动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关系。其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为《劳动与经济增长》,1994年在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1、论文评述了前人在劳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从经济增长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建立了劳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模型;2、澄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影响就业的经济学误区,论证了动态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增加就业的正向关系;3、论证了国有企业中劳动者有偷闲行为情况下的总产出损失,并发生劳动低效率下其他资源的多投入替代劳动低效率损失的现象;4、提出劳动低效率下,由于投资替代劳动低损失而发生投资过度型通货膨胀,称之为中国特殊的低效率通货膨胀。此文以“中国特殊的低效率通货膨胀”为题,发表于1994年《经济研究》第9期;5、运用舒尔茨的理论计算了中国解放以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提出了最大限度利用劳动力和节约其他物质资源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战略及其政策。
    二、论证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后,财政变成了借债型和吃饭型财政,注资于国有企业的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注资方式从财政投入为主转向银行借贷为主,形成高负债和高风险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发展模式,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向银行转移大量的坏帐,如果国有企业资本不社会化,必定会导致银行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因而,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资本社会化改造,并对其布局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分散经济发展的风险和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
  • 目录:
    又一本写给官员们的书
    自序:经济学的智慧与天下之忧
    第一部分实实在在地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投入重要,还是权益重要
    农民增收重要的是要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实好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要与国情和国力相适应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要避免中间环节流
    农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小农经济能技术进步吗?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几个问题
    究竟应当怎样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
    农民工失保:中国未来社会灾难性的隐患
    第二部分城市化就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动过程
    城堡是降低保护财产安全成本的空间形态
    集中而市才能降低互相交易的费用
    城市为什么会大中小不等地体系性分布
    城市体系性分布:政府决定,还是市场选择
    托达罗城市化模型的缺陷及其实践中的恶果
    托达罗反城市化后果的经济学反思
    第三部分就业和中小企业是民生之本
    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和未来的就业压力
    中小企业发展挽救了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德国是怎样发展中小企业的?
    发展中小企业:将劳动过剩劣势转化为
    中小企业发展与防止城镇贫困
    发展中小企业与缓解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压力
    在城市里扩大就业的战略思路
    中国究竟有多少小企业?
    为什么大学投资大、收益低、就业难
    振兴东北的关键在于调整就业结构
    增加就业的关键是改革现行的工商管理体制
    第四部分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
    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
    政权分设几层为合适
    以民为本来考核市县主要领导
    培育和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
    吃皇粮规模膨胀的担心和忧虑
    呼吁制定一部《国家政权和事业人民供养法》
    立法民主化才能体现法律是人民的意志
    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最关键的一步
    ……
    第五部分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
    第六部分经济发展战略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式沟通(实践篇)
李海峰;李珂;徐珂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瓶颈
建信北京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如何让优秀的人跟随你
李亮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平面Photoshop UI界面设计与制作剖析
黄甦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边界:自主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道格·柯克帕特里克(Doug Kirkpatr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与贯通
潘琼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英文词汇22000(新版)
刘毅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式服务创新 价值共创与实现
狄蓉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平面Maya灯光材质渲染剖析(第2版)
来阳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平面Premiere Pro 2022视频编辑与制作
铁钟 路邵·B 刘凡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一所中职学校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冯子川 著;陈仕楷;李海钱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突破式沟通
李海峰;李珂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慢活书系·山中日月
周天勇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新发展经济学(第三版)()
周天勇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大国之策(调水改土与世纪复兴之路)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中国:理想经济增长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9)
周天勇、赵滑濮、刘正山、冯立果、任文武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带一路”学理认识与科学行动
周天勇;陈建奇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跨越发展的陷阱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从管理走向治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40年
周天勇;翁士洪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替纳税人管好“钱袋子”——周天勇谈财税体制改革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住房是个大问题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良心与责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天勇教授随笔集
周天勇 著
突破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中国济运行与结构转型
周天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