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校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后蜀]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101104103
定价: 1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1页
字数: 100千字
164人买过
  • 中国词史上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1962年生,男,河南省鲁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阳诗词学会副会长,安阳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后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硕士课程,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内访问学者,并于2004年11月晋升为教授。
    赵崇祚,字弘基,甘肃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选集的编者。编集《花间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这也可见选者赵崇祚的态度客观,毫无私心。 上册中册下册
  • 内容简介:
    中国词史上第一部词总集《花间集》,对后世词坛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花间集》成书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传播史上,出现了较多版本,但迄无一个较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这对《花间集》的阅读,尤其是对于《花间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间集校注》包括校勘、笺注、疏解、集评、附录等内容,弥补了词学研究领域的这一欠缺。
  • 作者简介:
    杨景龙,笔名扬子、西鲁,1962年生,男,河南省鲁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阳诗词学会副会长,安阳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后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硕士课程,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内访问学者,并于2004年11月晋升为教授。
    赵崇祚,字弘基,甘肃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开国功臣赵廷隐之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选集的编者。编集《花间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十七首。这也可见选者赵崇祚的态度客观,毫无私心。
  • 目录:
    上册中册下册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 辑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后蜀]赵崇祚 编;曹明纲 译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评注
[后蜀]赵崇祚 著
花间集校注
家藏文库:花间集(套装上下册)
[后蜀]赵崇祚 编;杨景龙 注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一函四册)
[后蜀]赵崇祚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后蜀]赵崇祚 编;夏华 译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影印本
[后蜀]赵崇祚 编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校注
[后蜀]赵崇祚 編;杨景龙 校注
花间集校注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套装上下册)
[后蜀]彭晓 撰
花间集校注
大中华文库:花间集(全二卷)(由著名汉学家Lois Fusek英译,汉英对照)
[后蜀]赵崇祚 编;[美]傅恩 英、张宗友 译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 著
花间集校注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