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08
版次: 1
ISBN: 9787309137798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5人买过
  •   陈伯海同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所长、研究员,曾任国家及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并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及“上海社科院建院50周年学术杰出贡献奖”。他于青年起始即矢志从事学术研究,历经人生跌宕而初衷未改。改革开放后正式步入学术岗位,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专业方向,积30年之久完成《唐诗学书系》8种900万字的编撰工作;其于20世纪80-90年代间倡扬的文学史宏观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建设及上海文化通史编写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新世纪以来,其关注点转向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先后在中国诗学、美学、哲学等不同领域从事实践探索,意图激活传统资源,引入当代语境,为民族新文化的构建提供足资参考的新的理念与方法。《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记述了陈伯海同志毕生从事学习和思考的基本历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本人的思想和经历,亦可从一个侧面映现出时代观念的变化与发展,为推进学术事业提供借鉴。   徐俪成,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晨晖学者。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发表论文《博采汇通,以故为新:陈伯海研究员访谈录》等。
      高俊,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2007—2008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 序言
    前言
    一、早年生活
    (1935年11月—1957年8月)
    家世与教养
    读书就学
    大学生阶段

    二、步入社会
    (1957年9月—1977年7月)
    下放农村
    短暂的助教生涯
    初到长宁区
    动荡十年

    三、回归学术
    (1977年8月—1995年12月)
    京华旅居与香山情缘
    重返上师院
    来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任职
    任职期间的研究工作

    四、退而未休
    (1996年1月—)
    卸下担子重新起步
    新世纪里的“新长征
    回顾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大事年表
    附录二著作目录
    后记
    后记一
    后记二
  • 内容简介:
      陈伯海同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所长、研究员,曾任国家及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并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及“上海社科院建院50周年学术杰出贡献奖”。他于青年起始即矢志从事学术研究,历经人生跌宕而初衷未改。改革开放后正式步入学术岗位,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专业方向,积30年之久完成《唐诗学书系》8种900万字的编撰工作;其于20世纪80-90年代间倡扬的文学史宏观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建设及上海文化通史编写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新世纪以来,其关注点转向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先后在中国诗学、美学、哲学等不同领域从事实践探索,意图激活传统资源,引入当代语境,为民族新文化的构建提供足资参考的新的理念与方法。《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记述了陈伯海同志毕生从事学习和思考的基本历程,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本人的思想和经历,亦可从一个侧面映现出时代观念的变化与发展,为推进学术事业提供借鉴。
  • 作者简介:
      徐俪成,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晨晖学者。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发表论文《博采汇通,以故为新:陈伯海研究员访谈录》等。
      高俊,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2007—2008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
  • 目录:
    序言
    前言
    一、早年生活
    (1935年11月—1957年8月)
    家世与教养
    读书就学
    大学生阶段

    二、步入社会
    (1957年9月—1977年7月)
    下放农村
    短暂的助教生涯
    初到长宁区
    动荡十年

    三、回归学术
    (1977年8月—1995年12月)
    京华旅居与香山情缘
    重返上师院
    来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任职
    任职期间的研究工作

    四、退而未休
    (1996年1月—)
    卸下担子重新起步
    新世纪里的“新长征
    回顾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大事年表
    附录二著作目录
    后记
    后记一
    后记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生的心灵中旅行
于世章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教育中学作研究
刘玉莲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术殿堂外
刘世南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不害怕
一达文化公司 编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便便没关系
高桥秀雄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生的心灵中旅行
于世章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的第一百天ScholasticReader 2 The 100th Day of SchoolSR2:
Angela Shelf Medearis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小学版)——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2
张铁道 主编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得实践策略
[美]凯文·瑞安(Kevin Ryan)、[美]凯文·瑞安(Kevin Ryan)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校
彭桂兰 主编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
胡锦涛 著
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口述系列丛书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初中版)
张铁道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