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技能实训(供中医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级进修生用)
出版时间:
2018-08
版次:
1
ISBN:
9787513251402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3页
字数:
99999千字
76人买过
-
一般而言,中医学与西医学比较,其整体恒动、辨证论治,是为突出的两大学术特点。前者集中反映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后者集中反映在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临床基础部分。
时至当代,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中医学的规范课程体系衍化出了“四大经典课程”,即内经学、伤寒学、金匮学和温病学,业已成为具中医特色的核心课程。然而,随着中医药院校课程改革的推动,此四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及教学力度却一度在消减,导致大多数学生中医素质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重归经典,提升素质,又成了现今中医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提高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效果似乎不仅仅是通过增加教学时数就能根本解决的,而优化实质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乃是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
剖析现行的四大经典可以发现,除内经学因与中医基础理论关联密切而被纳入基础医学学科的范畴外,其余的伤寒学、金匮学和温病学,则已合并构成了中医学所特有的另一种学科门类——中医临床基础学(西医学只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大块)。它提示我们:在中医学中,有一块基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特有的学术领域,其涵盖了中医经典的主体部分。那么,这个主体部分的学术核心是什么呢?它如何能将三类不同的课程贯通一体?如何堪当中医“临床基础”的称谓呢?我们在长期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这个学术核心就是经典的辨证论治学体系!因为无论是伤寒学、金匮学还是温病学,虽然在具体内容上讨论的疾病种类、诊治方法、方证知识各有侧重,但其所要展示的精神实质、核心技能都是同一个指向,即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框架,不同的是证治内容与辨证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中医经典的辨证论治体系,并由此成为中医临床各科发挥辨证论治特色与优势的共同基础。也就是说,中医临床的共同基础是辨证论治方法,中医理论与临床关联的基础也是辨证论治方法,中医临床基础学就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统一体!
石强,医学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副教授;在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省市杂志发表过不止一篇的署名文章,且为作者。著作:①《临证脉学十六讲》姚梅龄,石强(整理,等同作者)②《儿科疾病效验秘方》石强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基于中医‘痰“、”饮“理论的泽漆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瘀毒’机制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等省级课题5项,“微格教学在中医脉诊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中医问诊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省级教改课题两项;主持厅级课题三项,参加省、厅课题六项。“脉图标准与相关参数研究”获天津市科学进步奖三等奖,“中医临证脉学十六讲”获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第一章 《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课程定位
一、《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意义
第二章 观察症状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切入点
一、症状的内涵
二、明辨症状
三、牢记特征性症状
四、症状名词术语的规范化
五、双向翻译
第三章 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
一、全面收集病情资料
二、系统收集病情资料
三、病证结合
四、诊辨结合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交织进行
六、动态观察
第四章 以主症为中心的四诊思维线索
一、主症的诊断意义
二、确定主症的方法
三、围绕主症进行询查
四、围绕主症进行诊病
五、围绕主症进行辨证
第五章 医患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医患沟通的概念
二、医患沟通的意义
三、医患沟通的常见模式
四、医患沟通技能要素
五、医患沟通技能的增强
六、医患沟通的主要流程
第六章 问诊训练
第一节 问诊的流程
一、接诊流程
二、中医临床问诊的准备工作
三、中医临床问诊的一般流程
四、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失眠为例)
五、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咳嗽为例)
六、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腹痛为例)
七、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结合六经辨证,以外感发热为例)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二便
八、问妇女
九、问男子
十、问小儿
第三节 问诊训练
一、问诊案例示范
二、纠错训练
……
第七章 望诊
第八章 望舌
第九章 望小儿指纹
第十章 闻诊
第十一章 脉诊
第十二章 按诊
第十三章 病案书写
-
内容简介:
一般而言,中医学与西医学比较,其整体恒动、辨证论治,是为突出的两大学术特点。前者集中反映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后者集中反映在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临床基础部分。
时至当代,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中医学的规范课程体系衍化出了“四大经典课程”,即内经学、伤寒学、金匮学和温病学,业已成为具中医特色的核心课程。然而,随着中医药院校课程改革的推动,此四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及教学力度却一度在消减,导致大多数学生中医素质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重归经典,提升素质,又成了现今中医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提高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效果似乎不仅仅是通过增加教学时数就能根本解决的,而优化实质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乃是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
剖析现行的四大经典可以发现,除内经学因与中医基础理论关联密切而被纳入基础医学学科的范畴外,其余的伤寒学、金匮学和温病学,则已合并构成了中医学所特有的另一种学科门类——中医临床基础学(西医学只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大块)。它提示我们:在中医学中,有一块基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特有的学术领域,其涵盖了中医经典的主体部分。那么,这个主体部分的学术核心是什么呢?它如何能将三类不同的课程贯通一体?如何堪当中医“临床基础”的称谓呢?我们在长期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这个学术核心就是经典的辨证论治学体系!因为无论是伤寒学、金匮学还是温病学,虽然在具体内容上讨论的疾病种类、诊治方法、方证知识各有侧重,但其所要展示的精神实质、核心技能都是同一个指向,即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框架,不同的是证治内容与辨证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中医经典的辨证论治体系,并由此成为中医临床各科发挥辨证论治特色与优势的共同基础。也就是说,中医临床的共同基础是辨证论治方法,中医理论与临床关联的基础也是辨证论治方法,中医临床基础学就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统一体!
-
作者简介:
石强,医学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副教授;在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省市杂志发表过不止一篇的署名文章,且为作者。著作:①《临证脉学十六讲》姚梅龄,石强(整理,等同作者)②《儿科疾病效验秘方》石强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基于中医‘痰“、”饮“理论的泽漆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瘀毒’机制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等省级课题5项,“微格教学在中医脉诊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中医问诊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省级教改课题两项;主持厅级课题三项,参加省、厅课题六项。“脉图标准与相关参数研究”获天津市科学进步奖三等奖,“中医临证脉学十六讲”获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课程定位
一、《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中医四诊技能实训》的意义
第二章 观察症状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切入点
一、症状的内涵
二、明辨症状
三、牢记特征性症状
四、症状名词术语的规范化
五、双向翻译
第三章 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
一、全面收集病情资料
二、系统收集病情资料
三、病证结合
四、诊辨结合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交织进行
六、动态观察
第四章 以主症为中心的四诊思维线索
一、主症的诊断意义
二、确定主症的方法
三、围绕主症进行询查
四、围绕主症进行诊病
五、围绕主症进行辨证
第五章 医患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医患沟通的概念
二、医患沟通的意义
三、医患沟通的常见模式
四、医患沟通技能要素
五、医患沟通技能的增强
六、医患沟通的主要流程
第六章 问诊训练
第一节 问诊的流程
一、接诊流程
二、中医临床问诊的准备工作
三、中医临床问诊的一般流程
四、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失眠为例)
五、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咳嗽为例)
六、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以腹痛为例)
七、如何围绕主诉深入询问(结合六经辨证,以外感发热为例)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二便
八、问妇女
九、问男子
十、问小儿
第三节 问诊训练
一、问诊案例示范
二、纠错训练
……
第七章 望诊
第八章 望舌
第九章 望小儿指纹
第十章 闻诊
第十一章 脉诊
第十二章 按诊
第十三章 病案书写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7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57%
-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4%
-
八五品
河南省鹤壁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3.4%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08%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31%
-
全新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3.44%
-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3.36%
-
5
九五品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5.47%
-
八品
山西省临汾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6.81%
-
八品
山西省临汾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6.81%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3.55%
-
全新
湖南省长沙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6.28%
-
5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03%
-
全新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5%
-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87.85%
-
5
八五品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1.18%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4%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8.93%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79.71%
-
全新
天津市河北区
03月05日前发货
成功完成率78.31%
-
全新
广东省东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6%
-
全新
山东省临沂市
平均发货23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9%
-
全新
上海市徐汇区
平均发货23小时
成功完成率87.96%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92.31%
-
7
九品
河南省周口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6.06%
-
全新
上海市长宁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95%
-
全新
上海市长宁区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95%
-
2
八五品
内蒙古包头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5.54%
-
九五品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90.94%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79.71%
-
2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90.08%
-
2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90.08%
-
2
全新
上海市黄浦区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87.88%
-
2
八五品
内蒙古包头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1.97%
-
3
九五品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7小时
成功完成率93.98%
-
5
九五品
浙江省丽水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2%
-
全新
河南省平顶山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2.96%
-
八五品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0.65%
-
5
八五品
浙江省丽水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2%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8%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3.74%
-
全新
吉林省松原市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79.39%
-
八五品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75.31%
-
3
九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