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509339145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3页
字数: 32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   司法批复是最高司法机关针对行政审判实务中疑难、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的答复意见。行政诉讼法的内容比较原则。按照法律规定,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时,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意见既对该具体案件有约束力,也对同类案件有参考价值。因此,司法批复具有类似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司法批复属于广义的司法解释的范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是对司法批复的解释,实务意味浓厚。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又不仅仅是实务书籍,在阐述相关实务问题时,也闪耀着理论的光芒,相信对于行政法学研究也会有所助益。   梁凤云,山西盂县人,1974年生,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获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在博士研究生期间,荣获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一等奖、一等奖学金等。个人专著有:《行政诉讼判决研究》(博士论文)、《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法律适用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合著有:司法部律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一般行政法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国家赔偿法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国家赔偿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等三十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行政法论丛》、《行政法学研究》、《公法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起诉受理部分
    一、起诉期限
    1.法律规定行政案件起诉期限短于行政法规规定的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应当按照行政机关告知的起诉期限计算
    2.未告知当事人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致使当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
    3.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不同
    4.行政机关于行政诉讼法实施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知道内容的起诉期限的计算
    5.后来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期限的计算,
    6.对《若干解释》第42条“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理解
    二、复议前置
    7.当事人不服相当于县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所作的申诉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8.原《交通管理处罚程序补充规定》第10条的规定可以视为复议前置
    9.《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的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行为应当行政复议前置
    10.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
    三、行政诉讼法的溯及力
    1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生效之前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溯及力
    12.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生效之前,且原《贯彻意见》尚未生效,行政诉讼法和原《贯彻意见》不具有溯及力
    13.当事人起诉的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施行以前,起诉时行政诉讼法已施行且未超过起诉期限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溯及力
    四、不具有强制力行为的受理
    74.自愿基础上的集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
    15.行政机关的提议行为不具有强制力

    受案范围部分
    一、刑事司法行为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
    16.监视居住行为不可诉
    17.刑事搜查、扣押等专门调查行为不可诉
    18.公安机关依照行政法律和行政规范作出的行为应当界定为行政行为
    19.名为刑事侦查实为插手经济纠纷的扣押财产行为的可诉性
    20.受理和审理阶段对刑事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
    21.刑事司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
    一、侵犯经营自主权行为的可诉性
    22.行政机关因对其下属部门的指令形成的关系属于内部行政关系
    23.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划拨行为属于侵犯经营自主权的行为
    24.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5.对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行为属于侵犯经营自主权的行为
    三、行政机关基于司法机关行为作出的行为的可诉性
    26.行政机关基于会议纪要和人民法院通知作出的行为的可诉性
  • 内容简介:
      司法批复是最高司法机关针对行政审判实务中疑难、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的答复意见。行政诉讼法的内容比较原则。按照法律规定,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时,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意见既对该具体案件有约束力,也对同类案件有参考价值。因此,司法批复具有类似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司法批复属于广义的司法解释的范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是对司法批复的解释,实务意味浓厚。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起诉受理卷》又不仅仅是实务书籍,在阐述相关实务问题时,也闪耀着理论的光芒,相信对于行政法学研究也会有所助益。
  • 作者简介:
      梁凤云,山西盂县人,1974年生,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获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在博士研究生期间,荣获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一等奖、一等奖学金等。个人专著有:《行政诉讼判决研究》(博士论文)、《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法律适用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合著有:司法部律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一般行政法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国家赔偿法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国家赔偿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等三十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行政法论丛》、《行政法学研究》、《公法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 目录:
    起诉受理部分
    一、起诉期限
    1.法律规定行政案件起诉期限短于行政法规规定的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应当按照行政机关告知的起诉期限计算
    2.未告知当事人诉权或者起诉期限,致使当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其起诉期限从当事人实际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时计算
    3.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不同
    4.行政机关于行政诉讼法实施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知道内容的起诉期限的计算
    5.后来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起诉期限的计算,
    6.对《若干解释》第42条“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理解
    二、复议前置
    7.当事人不服相当于县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所作的申诉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8.原《交通管理处罚程序补充规定》第10条的规定可以视为复议前置
    9.《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的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行为应当行政复议前置
    10.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
    三、行政诉讼法的溯及力
    1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生效之前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溯及力
    12.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生效之前,且原《贯彻意见》尚未生效,行政诉讼法和原《贯彻意见》不具有溯及力
    13.当事人起诉的行政行为发生在行政诉讼法施行以前,起诉时行政诉讼法已施行且未超过起诉期限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溯及力
    四、不具有强制力行为的受理
    74.自愿基础上的集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
    15.行政机关的提议行为不具有强制力

    受案范围部分
    一、刑事司法行为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
    16.监视居住行为不可诉
    17.刑事搜查、扣押等专门调查行为不可诉
    18.公安机关依照行政法律和行政规范作出的行为应当界定为行政行为
    19.名为刑事侦查实为插手经济纠纷的扣押财产行为的可诉性
    20.受理和审理阶段对刑事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
    21.刑事司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
    一、侵犯经营自主权行为的可诉性
    22.行政机关因对其下属部门的指令形成的关系属于内部行政关系
    23.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划拨行为属于侵犯经营自主权的行为
    24.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5.对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行为属于侵犯经营自主权的行为
    三、行政机关基于司法机关行为作出的行为的可诉性
    26.行政机关基于会议纪要和人民法院通知作出的行为的可诉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