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010146409
定价: 66.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4页
字数: 330千字
原版书名: Georg Wilhelm Friderich Hegel Werke in Zwanzig Banden 16: Vorlesungen Uber Die Philosophie Der Religion I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33人买过
  • 《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和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思想状态或概念向实存的转化,并扬弃有限的实存形式而达到绝对精神的过程。黑格尔把宗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的宗教,一类是绝对的宗教。在特定的宗教中又包括自然宗教(直接宗教、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向自由的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和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犹太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绝对的宗教(基督教)是完善的宗教,是精神自为存在的宗教,是自身在其中已变得客观的宗教,即基督教。在此宗教中,普遍的与个别的精神、无限的与有限的精神不可分割;它们的绝对同一即是该宗教及其内容。黑格尔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论证理性和宗教、知识与信仰的同一性,把上帝等同于精神和理念本身,把真理说成是人对上帝的认识或上帝在人身上的自我认识,从而实现哲学与神学的统一。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第16、17卷译者序

    导论

    A.宗教哲学与其前提和诸时代原则的关系

     I.宗教与自由、世界的意识的分裂

     Ⅱ.宗教哲学对哲学和宗教的态度

      1.哲学与一般宗教的关系

      2.宗教哲学与哲学体系的关系

      3.宗教哲学与实定宗教的关系

     Ⅲ.宗教意识的诸时代原则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1.哲学与当代对诸特定教条的冷漠

      2.对诸教条的历史探讨

      3.哲学与直接知识

    B.预先的问题

    C.分类

     I.宗教的普遍概念

      1.普遍性之环节

      2.特殊性环节或差别领域

      3.差别的扬弃,或崇拜

     Ⅱ.判断或特定的宗教

     Ⅲ.启示的宗教

    第一部分 宗教的概念

     A.论上帝

     B.宗教关系

      I.宗教观点的必然性

      Ⅱ.宗教意识的诸形式

       1.感觉的形式

       2.直观

       3.表象

      Ⅲ.宗教关系在思维形式中的必然性和中介

       1.表象的辩证进展

       2.宗教意识在其本身中的中介

       a.直接知识与中介

       b.作为观察和反思的间接知识

       α.感性实存中的有限性

       B.基于反思观点的有限性

       γ.对有限性的理性考察

       c.向宗教的思辨概念的过渡

       3.宗教的思辨概念

     C.崇拜

      I.信仰

      Ⅱ.崇拜的规定性和诸特殊形式

      Ⅲ.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向下一部分的过渡

    第二部分 特定的宗教

     分类

     第一章 自然宗教

      I.直接的宗教

       1.巫术

       2.巫术宗教的客观规定

       3.巫术宗教中的崇拜

      Ⅱ.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

       形而上学的概念

       1.中国宗教或度的宗教

       a.中国宗教的普遍规定性

       b.中国宗教的历史实存

       c.崇拜

       2.幻想的宗教[印度的宗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这一阶段客观内容的表象

       c.崇拜

       3.己内存在的宗教[佛教,喇嘛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该宗教的历史实存

       c.崇拜

      Ⅲ.向自由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

       1.善或光明的宗教[袄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该宗教的实存

       c.崇拜

       2.叙利亚宗教或苦难的宗教

       3.谜之宗教[埃及的宗教]

       a.这一阶段的概念之规定

       b.这一阶段的具体表象

       c.崇拜

    编辑对第16卷和第17卷的说明

    重要术语德汉对照表及索引

    人名(或神名)德汉对照表
  • 内容简介:
    《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和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思想状态或概念向实存的转化,并扬弃有限的实存形式而达到绝对精神的过程。黑格尔把宗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的宗教,一类是绝对的宗教。在特定的宗教中又包括自然宗教(直接宗教、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向自由的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和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犹太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绝对的宗教(基督教)是完善的宗教,是精神自为存在的宗教,是自身在其中已变得客观的宗教,即基督教。在此宗教中,普遍的与个别的精神、无限的与有限的精神不可分割;它们的绝对同一即是该宗教及其内容。黑格尔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论证理性和宗教、知识与信仰的同一性,把上帝等同于精神和理念本身,把真理说成是人对上帝的认识或上帝在人身上的自我认识,从而实现哲学与神学的统一。
  •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 目录:
    第16、17卷译者序

    导论

    A.宗教哲学与其前提和诸时代原则的关系

     I.宗教与自由、世界的意识的分裂

     Ⅱ.宗教哲学对哲学和宗教的态度

      1.哲学与一般宗教的关系

      2.宗教哲学与哲学体系的关系

      3.宗教哲学与实定宗教的关系

     Ⅲ.宗教意识的诸时代原则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1.哲学与当代对诸特定教条的冷漠

      2.对诸教条的历史探讨

      3.哲学与直接知识

    B.预先的问题

    C.分类

     I.宗教的普遍概念

      1.普遍性之环节

      2.特殊性环节或差别领域

      3.差别的扬弃,或崇拜

     Ⅱ.判断或特定的宗教

     Ⅲ.启示的宗教

    第一部分 宗教的概念

     A.论上帝

     B.宗教关系

      I.宗教观点的必然性

      Ⅱ.宗教意识的诸形式

       1.感觉的形式

       2.直观

       3.表象

      Ⅲ.宗教关系在思维形式中的必然性和中介

       1.表象的辩证进展

       2.宗教意识在其本身中的中介

       a.直接知识与中介

       b.作为观察和反思的间接知识

       α.感性实存中的有限性

       B.基于反思观点的有限性

       γ.对有限性的理性考察

       c.向宗教的思辨概念的过渡

       3.宗教的思辨概念

     C.崇拜

      I.信仰

      Ⅱ.崇拜的规定性和诸特殊形式

      Ⅲ.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向下一部分的过渡

    第二部分 特定的宗教

     分类

     第一章 自然宗教

      I.直接的宗教

       1.巫术

       2.巫术宗教的客观规定

       3.巫术宗教中的崇拜

      Ⅱ.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

       形而上学的概念

       1.中国宗教或度的宗教

       a.中国宗教的普遍规定性

       b.中国宗教的历史实存

       c.崇拜

       2.幻想的宗教[印度的宗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这一阶段客观内容的表象

       c.崇拜

       3.己内存在的宗教[佛教,喇嘛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该宗教的历史实存

       c.崇拜

      Ⅲ.向自由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

       1.善或光明的宗教[袄教]

       a.该宗教的概念

       b.该宗教的实存

       c.崇拜

       2.叙利亚宗教或苦难的宗教

       3.谜之宗教[埃及的宗教]

       a.这一阶段的概念之规定

       b.这一阶段的具体表象

       c.崇拜

    编辑对第16卷和第17卷的说明

    重要术语德汉对照表及索引

    人名(或神名)德汉对照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皈信
[美]刘易斯·兰博(Lewis R. Rambo)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六辑)
何星亮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研究(总第15期)
张风雷 编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R.H. 托尼 著;赵月瑟/夏镇平 译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学理论新探
金泽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事务条例(2017年修订藏汉对照)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 译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事务条例(大字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事务条例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法律出版社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社会学(第七辑)
李华伟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人类学(第九辑)
陈进国;王超文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学(修订本)
段德智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与现代性
PETER 著;[荷兰]PETER、VAN、DER、VEER、聂家昕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著;庄亦男 译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莱布尼兹微积分 科学元典丛书
[德]莱布尼兹 著;李保滨 汉 译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什么是现象学?(修订版)(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德]亚历山大·席勒 著;李岱巍 译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伦理体系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黑格尔著作集(第2卷)耶拿时期著作(1801-1807)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著作集第3卷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宗教哲学讲演录2: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小逻辑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黑格尔政治著作选
[德]黑格尔 著
宗教哲学讲演录1:黑格尔著作集第16卷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德]黑格尔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