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解构: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研究

认同与解构: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03989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3人买过
  •   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包括朱天心、苏伟贞等,是蜚声华语文坛的作家群体。《认同与解构: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研究》通过作品细读呈现了这一作家群体的特殊魅力。她们身处弱势,却姿态强悍。作为外省人,她们书写了外省几代人的认同危机,作品既解剖外省人的身份构成,也在不被认同的环境中还原历史、祛魅政治,探寻认同的多种可能;作为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们对都市文明的变动性与同质性持审慎态度,探寻身份与文明的新危机;作为女性作家,她们为女性发声,同时也发出超过性别的生命大疑问。   司方维(1983—),女,山东青岛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曹两度赴台访学参会,获全国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参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另在《暨南大学学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核心期刊和《香港文学》《文学评论》等香港地区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序
    引言

    第一章 认同想象:以眷村书写为中心
    第一节 眷村在文学中的位移
    第二节 认同的多重面向及其流变
    第三节 乡关何处:认同之危机

    第二章 身份的建构与解构
    第一节 在地认同
    第二节 重现历史
    第三节 祛魅政治

    第三章 都市的多重魅影
    第一节 都市:身份演练的新场域
    第二节 都市文明的双重面貌
    第三节 绝种的危机

    第四章 女性身份的三维书写
    第一节 第二性的泥沼
    第二节 神性的救赎
    第三节 人性的关怀
    结论
    附录一 台北访谈录
    附录二 研究资料要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包括朱天心、苏伟贞等,是蜚声华语文坛的作家群体。《认同与解构: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研究》通过作品细读呈现了这一作家群体的特殊魅力。她们身处弱势,却姿态强悍。作为外省人,她们书写了外省几代人的认同危机,作品既解剖外省人的身份构成,也在不被认同的环境中还原历史、祛魅政治,探寻认同的多种可能;作为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们对都市文明的变动性与同质性持审慎态度,探寻身份与文明的新危机;作为女性作家,她们为女性发声,同时也发出超过性别的生命大疑问。
  • 作者简介:
      司方维(1983—),女,山东青岛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曹两度赴台访学参会,获全国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参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另在《暨南大学学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核心期刊和《香港文学》《文学评论》等香港地区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认同想象:以眷村书写为中心
    第一节 眷村在文学中的位移
    第二节 认同的多重面向及其流变
    第三节 乡关何处:认同之危机

    第二章 身份的建构与解构
    第一节 在地认同
    第二节 重现历史
    第三节 祛魅政治

    第三章 都市的多重魅影
    第一节 都市:身份演练的新场域
    第二节 都市文明的双重面貌
    第三节 绝种的危机

    第四章 女性身份的三维书写
    第一节 第二性的泥沼
    第二节 神性的救赎
    第三节 人性的关怀
    结论
    附录一 台北访谈录
    附录二 研究资料要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