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6
版次: 1
ISBN: 9787517904953
定价: 1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8页
字数: 4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8人买过
  •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继续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插图文化。包括插图文化的开端、佛教对雕版艺术的影响、雕版插图、清代插图、西方文化对插图的影响等。   徐小蛮,副编审,从事古籍出版工作近四十年,专业方为古籍版本目录学与出版史研究。著有论文:《版本源流考》,《徐光启及其研究价值》,《及其研究价值》,《为光明而奋斗的记录——》,《清代上海及江浙地区家谱的刊行研究》,《清代上海版刻丛书叙略》,《佛教与中国版画艺术》,《国宝〈程氏墨苑〉新论》,《徽派名作〈程氏墨苑〉中的佛教版画》等。著作有:《清籍琐仪》,《版画》,《舞蹈艺术》《中国古代插图史》(合著),《中国古代测字》(合著)等。
      
      王福康,编审,从事科技出版工作四十余年。长期关注出版史、科技史研究,发表有《清末的科学杂志》、《中国古代插图本科技要籍略叙》、《中国的玉书与》、《试论陶宗仪的编辑思想》(合著)等出版史、科技史论文。著作有:《中国古代插图史》(合著),《中国古代测字》(合著),《发明奇观》,《人类文明的光明使者——千奇百怪的古灯》,《古灯》等。
      
      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第六章 插图文化的开端
    第一节 图画·图形·文字
    第二节 简帛上的插图
    一、简牍上的插图
    二、帛书中的插图
    第三节 早期纸本中的插图
    一、佛经插图
    二、变文插图
    三、故事插图
    四、历书插图
    五、实用图书插图
    小结

    第七章 佛教催生了雕版艺术之花
    第一节 最早的雕版插图
    第二节 佛经扉页画和经卷插图
    一、单幅佛画
    二、经卷扉页画
    三、经卷插图
    第三节 《大藏经》中的插图
    第四节 佛教书籍中的插图
    一、《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二、《天竺灵签》
    三、《梁皇宝忏》
    四、《圜悟禅师语录》
    五、《释氏源流》
    六、《水陆道场神鬼图像》
    七、《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
    八、《离六堂集》
    第五节 佛经插图对书籍插图的影响
    一、从扉页画到卷首插图
    二、对书籍版式的影响
    三、对插图中的款识的影响
    小结

    第八章 雕版插图的兴起
    第一节 在雕版印刷推动下的书籍插图
    第二节 以图解经的经书插图
    第三节 以图明史的史书插图
    第四节 以图娱民的小说、戏曲插图
    第五节 以图释文的实用书籍插图
    小结

    第九章 雕版插图的黄金时代
    第一节 市民文化的需求催生书籍插图的繁荣
    第二节 各种流派争奇斗艳
    一、建安派
    二、金陵派
    三、武林派
    四、徽派
    第三节 徽派刻工硕果累累
    第四节 小说、戏曲插图,繁花似锦
    一、千姿百态的小说插图
    二、百花争艳的戏曲插图
    第五节 画家投入插图事业
    一、丁云鹏和《养正图解》
    二、张梦征和《青楼韵语》
    三、钱贡和《环翠堂园景图》
    四、汪耕和《坐隐先生精订捷径棋谱》
    五、刘素明和《丹桂记》
    六、顾正谊和《笔花楼新声》
    第六节 余辉闪耀
    一、苏州的书籍插图
    二、吴兴的书籍插图
    小结

    第十章 清代插图的风韵
    第一节 武英殿刻书
    第二节 精工雕琢的殿本
    一、《万寿盛典图》
    二、《南巡盛典》
    三、《避暑山庄诗图》
    四、《钦定授时通考》
    五、《皇朝礼器图式》
    六、《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七、《钦定授衣广训》
    第三节 余音袅袅
    第四节 画家的杰作
    一、具有鲜明个性的陈洪绶《水浒叶子》等作品
    二、萧云从和他的光辉千秋的大作品
    三、心积数十年的上官周《晚笑堂画传》
    四、清代后期插图中的一面旗帜——改琦的《红楼梦图咏》
    五、奇古夸张的任熊《剑侠像传》等作品
    第五节 不该遗忘的明清手绘插图
    小结

    第十一章 三部巨帙的插图研究
    第一节 《永乐大典》
    一、《永乐大典》小史
    二、《永乐大典》中的插图
    第二节 《古今图书集成》
    一、《古今图书集成》小史
    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插图
    第三节 《四库全书》
    一、《四库全书》小史
    二、《四库全书》中的插图
    小结

    第十二章 在西风的浸润下
    第一节 插图内容的改变-西方信息进入画面
    一、从《程氏墨苑》中的天主教宣传画到《坤舆图说》介绍西方古代文明的《西洋七奇图说》
    二、从《三才图会》画不真实的外国人到《皇清职贡图》惟妙惟肖的外国人画像
    三、从《崇祯历书》的冷遇到《西洋新法历书》的刊行
    四、从冲破“天下观”的《坤舆万国全图》到“全球观”的《地球图说》
    五、从西方传教士撰述世界地理新知的《职方外纪》到中国人自己著述世界地理的开山之作《海国图志》
    六、从翻译《远西奇器图说》、《诸器图说》到清末图书翻译机构
    第二节 绘图方式的改变——透视法、明暗法
    一、西方插图与杜勒
    二、受西洋画法浸染的焦秉贞《耕织图》
    三、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和他的弟子们的作品
    第三节 插图制作的改变——铅印、石印、铜版印刷
    一、铅印技术的传入
    二、石印技术的发明
    三、石印技术传入中国
    四、石印小说、戏曲插图
    五、石印蒙学教科书插图
    六、铜版画插图
    小结

    附录1 插图画家名录
    附录2 插图木刻家名录
    附录3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继续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插图文化。包括插图文化的开端、佛教对雕版艺术的影响、雕版插图、清代插图、西方文化对插图的影响等。
  • 作者简介:
      徐小蛮,副编审,从事古籍出版工作近四十年,专业方为古籍版本目录学与出版史研究。著有论文:《版本源流考》,《徐光启及其研究价值》,《及其研究价值》,《为光明而奋斗的记录——》,《清代上海及江浙地区家谱的刊行研究》,《清代上海版刻丛书叙略》,《佛教与中国版画艺术》,《国宝〈程氏墨苑〉新论》,《徽派名作〈程氏墨苑〉中的佛教版画》等。著作有:《清籍琐仪》,《版画》,《舞蹈艺术》《中国古代插图史》(合著),《中国古代测字》(合著)等。
      
      王福康,编审,从事科技出版工作四十余年。长期关注出版史、科技史研究,发表有《清末的科学杂志》、《中国古代插图本科技要籍略叙》、《中国的玉书与》、《试论陶宗仪的编辑思想》(合著)等出版史、科技史论文。著作有:《中国古代插图史》(合著),《中国古代测字》(合著),《发明奇观》,《人类文明的光明使者——千奇百怪的古灯》,《古灯》等。
      
      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 目录:
    第六章 插图文化的开端
    第一节 图画·图形·文字
    第二节 简帛上的插图
    一、简牍上的插图
    二、帛书中的插图
    第三节 早期纸本中的插图
    一、佛经插图
    二、变文插图
    三、故事插图
    四、历书插图
    五、实用图书插图
    小结

    第七章 佛教催生了雕版艺术之花
    第一节 最早的雕版插图
    第二节 佛经扉页画和经卷插图
    一、单幅佛画
    二、经卷扉页画
    三、经卷插图
    第三节 《大藏经》中的插图
    第四节 佛教书籍中的插图
    一、《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二、《天竺灵签》
    三、《梁皇宝忏》
    四、《圜悟禅师语录》
    五、《释氏源流》
    六、《水陆道场神鬼图像》
    七、《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
    八、《离六堂集》
    第五节 佛经插图对书籍插图的影响
    一、从扉页画到卷首插图
    二、对书籍版式的影响
    三、对插图中的款识的影响
    小结

    第八章 雕版插图的兴起
    第一节 在雕版印刷推动下的书籍插图
    第二节 以图解经的经书插图
    第三节 以图明史的史书插图
    第四节 以图娱民的小说、戏曲插图
    第五节 以图释文的实用书籍插图
    小结

    第九章 雕版插图的黄金时代
    第一节 市民文化的需求催生书籍插图的繁荣
    第二节 各种流派争奇斗艳
    一、建安派
    二、金陵派
    三、武林派
    四、徽派
    第三节 徽派刻工硕果累累
    第四节 小说、戏曲插图,繁花似锦
    一、千姿百态的小说插图
    二、百花争艳的戏曲插图
    第五节 画家投入插图事业
    一、丁云鹏和《养正图解》
    二、张梦征和《青楼韵语》
    三、钱贡和《环翠堂园景图》
    四、汪耕和《坐隐先生精订捷径棋谱》
    五、刘素明和《丹桂记》
    六、顾正谊和《笔花楼新声》
    第六节 余辉闪耀
    一、苏州的书籍插图
    二、吴兴的书籍插图
    小结

    第十章 清代插图的风韵
    第一节 武英殿刻书
    第二节 精工雕琢的殿本
    一、《万寿盛典图》
    二、《南巡盛典》
    三、《避暑山庄诗图》
    四、《钦定授时通考》
    五、《皇朝礼器图式》
    六、《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七、《钦定授衣广训》
    第三节 余音袅袅
    第四节 画家的杰作
    一、具有鲜明个性的陈洪绶《水浒叶子》等作品
    二、萧云从和他的光辉千秋的大作品
    三、心积数十年的上官周《晚笑堂画传》
    四、清代后期插图中的一面旗帜——改琦的《红楼梦图咏》
    五、奇古夸张的任熊《剑侠像传》等作品
    第五节 不该遗忘的明清手绘插图
    小结

    第十一章 三部巨帙的插图研究
    第一节 《永乐大典》
    一、《永乐大典》小史
    二、《永乐大典》中的插图
    第二节 《古今图书集成》
    一、《古今图书集成》小史
    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插图
    第三节 《四库全书》
    一、《四库全书》小史
    二、《四库全书》中的插图
    小结

    第十二章 在西风的浸润下
    第一节 插图内容的改变-西方信息进入画面
    一、从《程氏墨苑》中的天主教宣传画到《坤舆图说》介绍西方古代文明的《西洋七奇图说》
    二、从《三才图会》画不真实的外国人到《皇清职贡图》惟妙惟肖的外国人画像
    三、从《崇祯历书》的冷遇到《西洋新法历书》的刊行
    四、从冲破“天下观”的《坤舆万国全图》到“全球观”的《地球图说》
    五、从西方传教士撰述世界地理新知的《职方外纪》到中国人自己著述世界地理的开山之作《海国图志》
    六、从翻译《远西奇器图说》、《诸器图说》到清末图书翻译机构
    第二节 绘图方式的改变——透视法、明暗法
    一、西方插图与杜勒
    二、受西洋画法浸染的焦秉贞《耕织图》
    三、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和他的弟子们的作品
    第三节 插图制作的改变——铅印、石印、铜版印刷
    一、铅印技术的传入
    二、石印技术的发明
    三、石印技术传入中国
    四、石印小说、戏曲插图
    五、石印蒙学教科书插图
    六、铜版画插图
    小结

    附录1 插图画家名录
    附录2 插图木刻家名录
    附录3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园林图像卷
许浩 著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上)
徐小蛮、王福康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佛教图像卷 下
于向东 著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佛教图像卷 上
于向东 著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宋代卷(上)
邵晓峰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魏晋南北朝卷
姚义斌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宋代卷(下)
邵晓峰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元代卷
刘中玉 著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皮影卷
沈眠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儒学图像卷
周贇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秦汉卷(下)
武利华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秦汉卷(上)
武利华 著;韩丛耀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上)
徐小蛮、王福康 著;韩丛耀 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直斋书录解题
徐小蛮、顾美华 点校;陈振孙 撰
中华图像文化史 插图卷(下)
中国古代插图史
徐小蛮、王福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