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80234345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1页
字数: 2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 一个经过重新调整的中国,更好地结合其天生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不仅将会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而且也会发展得更快,同时更加不可能发生崩溃,由此它会成为世界增长的一个更好的发动机。
    虽然美国和中国不是盟国,虽然各种复杂问题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分歧,但他们既不是敌人也不是命中注定会成为敌人。铭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在这两支军队在其他领域互为防范时,他们也可能会恰好发现彼此在某种情景下可以一起开展工作。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对中国的力量、对它在今天的国际重?性,以及对它的年复一年不断增长的影响的感受,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在通常会做出这种表述,即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那么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会得到有效应对。总之,中国的“崛起”比预期要来得更快。 C.弗雷德·伯格斯坦

        自1981年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办以来,伯格斯坦一直任该所所长,1997~2005年的8年间,他是世界上被引用率最高的智库经济学家。同时,他被《诚实投资的价值》杂志评为“谁真正影响市场”的前50人之一,被《今日美国》报评为改变人们生活的10人之一。

        伯格斯坦1967~1971年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亨利·基辛格的助理,负责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协调工作。1977~1981年,任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部长助理。1980~1981年,任负责货币政策的副部长。在1993~1995年的APEC论坛上,伯格斯坦任名人小组主席并负责起草了三大报告,其中“2010~2020年区域间自由贸易和开放贸易”报告被1993年和1994年APEC高峰论坛所采用。
        查尔斯·弗里曼

        中文名傅立民(本书统用此名——译者注),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傅立民讲席的主席。傅立民讲席是由傅立民基金会为推动中国研究以及促进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理解而创设的。傅立民本人与这个基金无任何关系。他集中关注大中华地区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变革,以及美中关系,尤其关注经济与贸易事务。傅立民是在担任“中国法律业务联理”(China Alliance)常务董事两年以后加入CSIS的。“中国法律业务联理”是美国与加拿大四家律师事务所开展协作的一个机构,它为客户在中国开展贸易与投资、了解美国政府对华战略等提供咨询服务。

        在2002年早期至2005年下半年,傅立民曾任中国事务方面的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是美国首席中国贸易谈判代表。他在形成关于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整体贸易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期间,他见证了美国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全球贸易框架中的各种努力,并为解决广泛的市场准入问题及其他贸易问题,代表美国与中国进行了谈判。
        尼古拉斯·R.拉迪

        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资深专家。拉迪于1968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75年在密歇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5~1983年,曾任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1983~1995年,供职于华盛顿大学,并任该校亨利·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院长。1984~1989年,任中国项目的主席。1995~2003年,任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高级研究员。1997~2000年,兼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的Frederick Frank讲座教授。2003年3月,拉迪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加入国际经济研究所。

        拉迪还是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中国季刊》、《亚洲商业杂志》、《中国评论》和《中国经济评论》的编委。

        拉迪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台湾自由贸易协定展望》(与丹尼尔·罗斯合著,2004年版);《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布鲁金斯学会,2002年版);《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布鲁金斯学会,1998年版)
        德里克·J.米切尔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部高级研究员,负责与亚洲相关的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米切尔在弗莱彻大学获得法律和外交硕士学位,并在中国南京大学学习两年中文,成为东亚安全问题的记者和电视评论家。1986~1988年,任职于爱德华·M.肯尼迪参议员办公室。1988~1989年,任台湾《中国邮报》的编辑和记者。1993~1997年,担任华盛顿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事务部高级职员,负责亚洲和苏联相关问题的研究。米切尔推动和引导了该研究、所加强对亚洲的长期研究,并致力于美国、缅甸、柬埔寨、格鲁吉亚、巴基斯坦和泰国的民主发展课题研究。1997~2001年,米切尔进入五角大楼,任美国国防部长特别助理,负责亚洲和太平洋事务。米切尔是美国国防部出版的“1998年东亚战略报告”的主笔之一,于2001年荣获美国国防部颁发的“杰出公共服务奖”。2001年,米切尔加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序言
    导演
    第一章:中国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挑战
    中国发出的全面挑战
    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能源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外援方面的挑战
    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应对中国挑战的新方式
    结论

    第二章:中国对其未来的各种论争
    决策型知识分子的作用
    当前的动态
    重新评价改革
    针对发展的论争
    政策回应
    对民主的论争
    称一称官方路线的分量
    外交政策:和平崛起还是民族主义的崛起
    处在论争之中的民族主义
    对中国的整合
    展望

    第三章: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中国政治改革的演进:有用民主、增量民主、以及风格独特的民主
    理论联系实际
    依法行政:一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方法
    推进党内民主
    继续奉行“多党合作”
    基层不断扩大的民主和开放
    深圳:一个“政治特区”?
    言辞与现实
    持续存在的对党的支持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否处于中央的主导之下
    从权力下放到权力再集中
    20世纪80年代的权力下放
    20世纪9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权力再集中的尝试
    造成中央与地方摩擦的现时因素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制度上的缺陷
    地方和个人的所得收入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对关键政策造成影响
    环境政策
    知识产权政策
    消费者/产品安全政策
    劳动和贸易法
    对于胡和温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中央正在采取的措施
    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政策建议

    第五章:中国的腐败:危机还是常态
    腐败已经升至平稳
    “地方上的盗贼统治”的威胁
    党面临考验
    对腐败原因的讨论
    与腐败作斗争——中国撤出了吗
    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中国可持续经济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增长根源
    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再研究
    对全球经济的增长
    对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的提倡
    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
    汇率政策
    价格政策
    中国对消费拉动的增长的追求
    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
    汇率政策
    价格政策
    乐观还是悲观

    第七章:中国的发展对能源造成的影响
    中国能源需求的变化
    投资带动的能源奇迹
    能源价格与环境成本
    土地与建设
    资本与合并
    对地方以及全球的影响
    能源安全
    环境保护
    就业、收入与增长
    对国际商务活动造成的冲击
    国内反应
    对整体宏观调整的关系
    中国经济调整的能源之路
    结论与政策议程
    能源安全与角色的变化无常
    气候变化

    第八章:美国为什么要关心台湾
    大陆为什么关心台湾
    美国一直以来为什么关心台湾
    美国为什么仍要关心台湾
    美国支持的限度
    应对台湾僵局的非传统方式
    今天美国应该如何看待台湾

    第九章:中国的军事现代化
    中国对其军事需求的评估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支柱1:新型武器装备、技术,以及战力的研制、采购、获取和部署
    支柱2:制度和体制改革
    支柱3:新作战理论的形成
    中国军事现代化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人民解放军未来的现代化
    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反应

    第十章:中国与世界
    中国外交政策背后的目的和原则的演化
    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软实力的作用
    中国的国际关系
    大国
    美国
    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洲
    邻国
    发展中世界
    中国对国际体制的影响
    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对美国的意义

    第十一章:结语
    参考文献
    重要词汇英汉对照
    顾问委员会会
    致谢
    译者后记
  • 内容简介:
    一个经过重新调整的中国,更好地结合其天生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不仅将会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而且也会发展得更快,同时更加不可能发生崩溃,由此它会成为世界增长的一个更好的发动机。
    虽然美国和中国不是盟国,虽然各种复杂问题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分歧,但他们既不是敌人也不是命中注定会成为敌人。铭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在这两支军队在其他领域互为防范时,他们也可能会恰好发现彼此在某种情景下可以一起开展工作。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对中国的力量、对它在今天的国际重?性,以及对它的年复一年不断增长的影响的感受,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在通常会做出这种表述,即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那么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会得到有效应对。总之,中国的“崛起”比预期要来得更快。
  • 作者简介:
    C.弗雷德·伯格斯坦

        自1981年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办以来,伯格斯坦一直任该所所长,1997~2005年的8年间,他是世界上被引用率最高的智库经济学家。同时,他被《诚实投资的价值》杂志评为“谁真正影响市场”的前50人之一,被《今日美国》报评为改变人们生活的10人之一。

        伯格斯坦1967~1971年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亨利·基辛格的助理,负责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协调工作。1977~1981年,任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部长助理。1980~1981年,任负责货币政策的副部长。在1993~1995年的APEC论坛上,伯格斯坦任名人小组主席并负责起草了三大报告,其中“2010~2020年区域间自由贸易和开放贸易”报告被1993年和1994年APEC高峰论坛所采用。
        查尔斯·弗里曼

        中文名傅立民(本书统用此名——译者注),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傅立民讲席的主席。傅立民讲席是由傅立民基金会为推动中国研究以及促进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理解而创设的。傅立民本人与这个基金无任何关系。他集中关注大中华地区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变革,以及美中关系,尤其关注经济与贸易事务。傅立民是在担任“中国法律业务联理”(China Alliance)常务董事两年以后加入CSIS的。“中国法律业务联理”是美国与加拿大四家律师事务所开展协作的一个机构,它为客户在中国开展贸易与投资、了解美国政府对华战略等提供咨询服务。

        在2002年早期至2005年下半年,傅立民曾任中国事务方面的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是美国首席中国贸易谈判代表。他在形成关于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整体贸易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期间,他见证了美国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全球贸易框架中的各种努力,并为解决广泛的市场准入问题及其他贸易问题,代表美国与中国进行了谈判。
        尼古拉斯·R.拉迪

        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资深专家。拉迪于1968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75年在密歇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5~1983年,曾任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1983~1995年,供职于华盛顿大学,并任该校亨利·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院长。1984~1989年,任中国项目的主席。1995~2003年,任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高级研究员。1997~2000年,兼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的Frederick Frank讲座教授。2003年3月,拉迪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加入国际经济研究所。

        拉迪还是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中国季刊》、《亚洲商业杂志》、《中国评论》和《中国经济评论》的编委。

        拉迪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台湾自由贸易协定展望》(与丹尼尔·罗斯合著,2004年版);《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布鲁金斯学会,2002年版);《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布鲁金斯学会,1998年版)
        德里克·J.米切尔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部高级研究员,负责与亚洲相关的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米切尔在弗莱彻大学获得法律和外交硕士学位,并在中国南京大学学习两年中文,成为东亚安全问题的记者和电视评论家。1986~1988年,任职于爱德华·M.肯尼迪参议员办公室。1988~1989年,任台湾《中国邮报》的编辑和记者。1993~1997年,担任华盛顿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事务部高级职员,负责亚洲和苏联相关问题的研究。米切尔推动和引导了该研究、所加强对亚洲的长期研究,并致力于美国、缅甸、柬埔寨、格鲁吉亚、巴基斯坦和泰国的民主发展课题研究。1997~2001年,米切尔进入五角大楼,任美国国防部长特别助理,负责亚洲和太平洋事务。米切尔是美国国防部出版的“1998年东亚战略报告”的主笔之一,于2001年荣获美国国防部颁发的“杰出公共服务奖”。2001年,米切尔加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 目录:
    序言
    导演
    第一章:中国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挑战
    中国发出的全面挑战
    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能源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外援方面的挑战
    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应对中国挑战的新方式
    结论

    第二章:中国对其未来的各种论争
    决策型知识分子的作用
    当前的动态
    重新评价改革
    针对发展的论争
    政策回应
    对民主的论争
    称一称官方路线的分量
    外交政策:和平崛起还是民族主义的崛起
    处在论争之中的民族主义
    对中国的整合
    展望

    第三章: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中国政治改革的演进:有用民主、增量民主、以及风格独特的民主
    理论联系实际
    依法行政:一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方法
    推进党内民主
    继续奉行“多党合作”
    基层不断扩大的民主和开放
    深圳:一个“政治特区”?
    言辞与现实
    持续存在的对党的支持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否处于中央的主导之下
    从权力下放到权力再集中
    20世纪80年代的权力下放
    20世纪9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权力再集中的尝试
    造成中央与地方摩擦的现时因素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制度上的缺陷
    地方和个人的所得收入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对关键政策造成影响
    环境政策
    知识产权政策
    消费者/产品安全政策
    劳动和贸易法
    对于胡和温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中央正在采取的措施
    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政策建议

    第五章:中国的腐败:危机还是常态
    腐败已经升至平稳
    “地方上的盗贼统治”的威胁
    党面临考验
    对腐败原因的讨论
    与腐败作斗争——中国撤出了吗
    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中国可持续经济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增长根源
    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再研究
    对全球经济的增长
    对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的提倡
    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
    汇率政策
    价格政策
    中国对消费拉动的增长的追求
    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
    汇率政策
    价格政策
    乐观还是悲观

    第七章:中国的发展对能源造成的影响
    中国能源需求的变化
    投资带动的能源奇迹
    能源价格与环境成本
    土地与建设
    资本与合并
    对地方以及全球的影响
    能源安全
    环境保护
    就业、收入与增长
    对国际商务活动造成的冲击
    国内反应
    对整体宏观调整的关系
    中国经济调整的能源之路
    结论与政策议程
    能源安全与角色的变化无常
    气候变化

    第八章:美国为什么要关心台湾
    大陆为什么关心台湾
    美国一直以来为什么关心台湾
    美国为什么仍要关心台湾
    美国支持的限度
    应对台湾僵局的非传统方式
    今天美国应该如何看待台湾

    第九章:中国的军事现代化
    中国对其军事需求的评估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支柱1:新型武器装备、技术,以及战力的研制、采购、获取和部署
    支柱2:制度和体制改革
    支柱3:新作战理论的形成
    中国军事现代化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人民解放军未来的现代化
    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反应

    第十章:中国与世界
    中国外交政策背后的目的和原则的演化
    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软实力的作用
    中国的国际关系
    大国
    美国
    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洲
    邻国
    发展中世界
    中国对国际体制的影响
    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对美国的意义

    第十一章:结语
    参考文献
    重要词汇英汉对照
    顾问委员会会
    致谢
    译者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
王进喜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儿童社交技能训练手册
劳伦斯·E. 夏皮罗,朱丽叶·霍姆斯 著,蔡冠宇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战后的研究政策——无尽的前沿的政治学
丹尼尔·李·克莱因曼 著, 龚旭,李正风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
李卓键 著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刑法评解(套装全2册)
李立丰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政治中的偏妄之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海军指挥官法律手册
李强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走向IMO·数学奥林匹克丛书)
张思汇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新孤立主义的兴起
孙冰岩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反智传统:文化与社会如何塑造美国对智识的态度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贫困问题(原书第三版)
约翰·艾斯兰
系列丛书 / 更多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
王进喜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儿童社交技能训练手册
劳伦斯·E. 夏皮罗,朱丽叶·霍姆斯 著,蔡冠宇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战后的研究政策——无尽的前沿的政治学
丹尼尔·李·克莱因曼 著, 龚旭,李正风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
李卓键 著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刑法评解(套装全2册)
李立丰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政治中的偏妄之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海军指挥官法律手册
李强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走向IMO·数学奥林匹克丛书)
张思汇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新孤立主义的兴起
孙冰岩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反智传统:文化与社会如何塑造美国对智识的态度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贫困问题(原书第三版)
约翰·艾斯兰
相关图书 / 更多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条解
王进喜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儿童社交技能训练手册
劳伦斯·E. 夏皮罗,朱丽叶·霍姆斯 著,蔡冠宇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战后的研究政策——无尽的前沿的政治学
丹尼尔·李·克莱因曼 著, 龚旭,李正风 译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
李卓键 著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刑法评解(套装全2册)
李立丰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政治中的偏妄之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海军指挥官法律手册
李强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走向IMO·数学奥林匹克丛书)
张思汇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新孤立主义的兴起
孙冰岩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反智传统:文化与社会如何塑造美国对智识的态度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揭开美国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密码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美国的贫困问题(原书第三版)
约翰·艾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