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511821966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6页
字数: 31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33人买过
  •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基本上属于“建构理性主义”的范畴,应当遵行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从“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和“现代诉讼观(或二元诉讼观)”的角度,试图准确而系统地阐释民事诉讼目的论、价值论、诉权论、标的论、安定论、关系论、行为论和既判力论等基础理论,努力赋予其可适用的品性,旨在消除“从程序到程序”式的研究所产生的局限,从而建构体系化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及程序制度。 邵明,1969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博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和科研工作小组成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监督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法学、证据法学及司法制度。出版《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独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民事诉讼法学》(独著)、《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独著)、《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独著)、《民事诉讼法》(合著,国家级规划教材)等著作3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论诉的利益》、《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民事调解》、《论民事诉讼证据裁判原则》、《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宪法视野中的民事诉讼正当程序》、《析现代民事证明责任的减免》、《论民事诉讼安定性原理》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司法部重点项目、“985”自由探索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 导论
    一、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体系
    二、法系视野中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一)法系视野中的诉讼目的
    (二)法系视野中的诉讼标的
    (三)法系视野中的既判力
    三、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一: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
    (一)正当性与正当程序
    (二)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权
    (三)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程序价值
    (四)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实体价值、目的和既判力
    四、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二:现代诉讼观
    (一)实体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二)诉讼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三)二元诉讼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一:诉讼目的论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含义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学术简史
    (一)一元说
    (二)多元说
    (三)民事诉讼目的学说之评析
    (四)司法能动主义和司法限制主义
    三、民事诉讼的多元目的
    (一)多元目的
    (二)多元论的根据
    四、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和解释论意义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意义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解释论意义

    第二章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二:诉讼价值论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和主要构成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
    (二)民事诉讼价值的主要构成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
    (一)程序公正
    (二)程序效率
    (三)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率
    三、民事诉讼的实体价值
    (一)法院判决认定事实真实
    (二)法院判决适用法律正确
    (三)执行名义得以执行
    四、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
    (一)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存在关联性
    (二)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各有独立性
    (三)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之冲突与权衡

    第三章民事诉讼“启动”理论:民事诉权论
    一、民事诉权的学术简史
    (一)诉权学说的产生原因和学术价值
    (二)私法诉权说
    (三)公法诉权说
    (四)诉权否定说
    二、现代民事诉权的内涵
    (一)民事诉权是当事人向国家法院请求的公权
    ……
    第四章民事诉讼“客体”理论:诉讼标的论
    第五章民事诉讼“安定”和“过程”理论:诉讼安定论与诉讼关系论、诉讼行为论
    第六章民事诉讼“终结”理论:既判力论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基本上属于“建构理性主义”的范畴,应当遵行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从“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和“现代诉讼观(或二元诉讼观)”的角度,试图准确而系统地阐释民事诉讼目的论、价值论、诉权论、标的论、安定论、关系论、行为论和既判力论等基础理论,努力赋予其可适用的品性,旨在消除“从程序到程序”式的研究所产生的局限,从而建构体系化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及程序制度。
  • 作者简介:
    邵明,1969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博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和科研工作小组成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监督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法学、证据法学及司法制度。出版《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独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民事诉讼法学》(独著)、《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独著)、《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独著)、《民事诉讼法》(合著,国家级规划教材)等著作3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就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论诉的利益》、《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民事调解》、《论民事诉讼证据裁判原则》、《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宪法视野中的民事诉讼正当程序》、《析现代民事证明责任的减免》、《论民事诉讼安定性原理》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司法部重点项目、“985”自由探索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
  • 目录:
    导论
    一、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体系
    二、法系视野中的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一)法系视野中的诉讼目的
    (二)法系视野中的诉讼标的
    (三)法系视野中的既判力
    三、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一: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
    (一)正当性与正当程序
    (二)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权
    (三)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程序价值
    (四)现代正当程序保障原理与民事诉讼实体价值、目的和既判力
    四、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之二:现代诉讼观
    (一)实体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二)诉讼法一元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三)二元诉讼观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一:诉讼目的论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含义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学术简史
    (一)一元说
    (二)多元说
    (三)民事诉讼目的学说之评析
    (四)司法能动主义和司法限制主义
    三、民事诉讼的多元目的
    (一)多元目的
    (二)多元论的根据
    四、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和解释论意义
    (一)民事诉讼目的之立法论意义
    (二)民事诉讼目的之解释论意义

    第二章民事诉讼“基石”理论二:诉讼价值论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和主要构成
    (一)民事诉讼价值的学术简史
    (二)民事诉讼价值的主要构成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
    (一)程序公正
    (二)程序效率
    (三)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率
    三、民事诉讼的实体价值
    (一)法院判决认定事实真实
    (二)法院判决适用法律正确
    (三)执行名义得以执行
    四、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
    (一)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存在关联性
    (二)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各有独立性
    (三)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之冲突与权衡

    第三章民事诉讼“启动”理论:民事诉权论
    一、民事诉权的学术简史
    (一)诉权学说的产生原因和学术价值
    (二)私法诉权说
    (三)公法诉权说
    (四)诉权否定说
    二、现代民事诉权的内涵
    (一)民事诉权是当事人向国家法院请求的公权
    ……
    第四章民事诉讼“客体”理论:诉讼标的论
    第五章民事诉讼“安定”和“过程”理论:诉讼安定论与诉讼关系论、诉讼行为论
    第六章民事诉讼“终结”理论:既判力论
    主要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付立庆 著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背叛程序正义: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
魏晓娜 著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程序合法性研究:以刑事诉讼法为范例
李奋飞 著
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控审分离论
刘计划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