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精读

孙子兵法精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506078795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4页
分类: 军事
  •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或《孙子》,是中国和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兵书,素有“兵典”“武经”“百代兵家之师”等美誉。《孙子兵法》虽只有十三篇、约六千余字,但内容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具有中国智慧的一本书。关于孙武的生平史料记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经》《荀子?议兵篇》《国语?魏语》《韩非子?五蠹篇》都有《孙子兵法》的引文和相关孙武的生平史料。当然,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上也有许多记载,而关于《孙子兵法》著作的流传在文献上则有不同的记载。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但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又见《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兵法》二卷,《孙子八阵图》一卷,亡”。《艺文志》或《经籍志》这类书目都是著者在当时其所见书的实录,何以解释这些记载的异同无法考证。到了《唐书?艺文志》则著录:“《孙子兵法》十三卷,孙武撰,魏武帝注。”关于《孙子》的作者和年代,秦汉之时还没有争论。到了南宋,叶适提出怀疑(见《习学记言序目》),认为《孙子兵法》不是孙武所作,而是“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山林处士所为”。他的理由为《孙子兵法》前称十三篇,后称八十二篇,前后矛盾。  梁启超也认为“未必孙武所著,当是战国人依托”。另外有学者则坚持认为《孙子兵法》为战国时孙膑的著作。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在《汉书?艺文志》里记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齐孙子兵法》八十九篇,大概汉以后《孙膑兵法》就佚失了。从《隋书?艺文志》开始,就看不到历代著录了。由此,后人对孙武与孙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有了许多的猜测。冯友兰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是《齐孙子兵法》八十三篇的一部分。其理由是《孙子兵法》中说的“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春秋末期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包括日本汉学家斋藤掘堂的《孙子辨》也认为孙武、孙膑为一人。历史上的争论,一直到20 世纪的70 年代被彻底解决了。《孙子兵法》为孙武所作的看法,现在可以证实了。  1972 年,在山东临沂的银雀山发现汉墓出土的竹简(约七百枚)中,有三百枚简,近三千字。其中二千字与今本《孙子兵法》十三篇相同。另发现四百余枚,约一万一千字,似为《吴孙子兵法》,即为孙膑所作。失传达一千七百年的《吴孙子兵法》重见天日,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争论的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和写作年代的问题。  1975 年,整理出版了《孙膑兵法校理》。其后亦有学者继续考证,认为四百枚简中,有部分或为其他兵法。此研究还在进行中,尚有许多疑点还没有完全确定。《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巨大,三国以后历代注解之人众多。其中以曹操注解最为著名。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孙子十家集注》,明嘉靖本。以天津古籍书店1991年版较好。北宋开始,以“武经七书”《孙子》《吴子》《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司马法》为武科考试经典,一直延续到明清朝。   王守常,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与宗教学知名专家,作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三大团体之一“中国文化书院”的早期参与者,是中国新时期“国学”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曾任《东方文化集成》“中国文化编”及著名学界集刊《学人》杂志联合主编、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等。  主要有《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需要返本开新》、《以德治兵者得天下:解读》、《重读》、《十力语要》、《原儒》、《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哲学卷》、《人间关怀——近代佛教文化论著辑要》、《重读孙子兵法》、《“儒藏”汇编之康有为论语注》、《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等著作。 自序
    第一章始计
    第二章作战
    第三章谋攻
    第四章军形
    第五章兵势
    第六章虚实
    第七章军争
    第八章九变
    第九章行军
    第十章地形
    第十一章九地
    第十二章火攻
    第十三章用间
    附录1孙子传
    附录2孙子兵法的世界影响
    后记孙子兵法的世界影响
  •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或《孙子》,是中国和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兵书,素有“兵典”“武经”“百代兵家之师”等美誉。《孙子兵法》虽只有十三篇、约六千余字,但内容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具有中国智慧的一本书。关于孙武的生平史料记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经》《荀子?议兵篇》《国语?魏语》《韩非子?五蠹篇》都有《孙子兵法》的引文和相关孙武的生平史料。当然,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上也有许多记载,而关于《孙子兵法》著作的流传在文献上则有不同的记载。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但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又见《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兵法》二卷,《孙子八阵图》一卷,亡”。《艺文志》或《经籍志》这类书目都是著者在当时其所见书的实录,何以解释这些记载的异同无法考证。到了《唐书?艺文志》则著录:“《孙子兵法》十三卷,孙武撰,魏武帝注。”关于《孙子》的作者和年代,秦汉之时还没有争论。到了南宋,叶适提出怀疑(见《习学记言序目》),认为《孙子兵法》不是孙武所作,而是“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山林处士所为”。他的理由为《孙子兵法》前称十三篇,后称八十二篇,前后矛盾。  梁启超也认为“未必孙武所著,当是战国人依托”。另外有学者则坚持认为《孙子兵法》为战国时孙膑的著作。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在《汉书?艺文志》里记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齐孙子兵法》八十九篇,大概汉以后《孙膑兵法》就佚失了。从《隋书?艺文志》开始,就看不到历代著录了。由此,后人对孙武与孙膑,《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有了许多的猜测。冯友兰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是《齐孙子兵法》八十三篇的一部分。其理由是《孙子兵法》中说的“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春秋末期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包括日本汉学家斋藤掘堂的《孙子辨》也认为孙武、孙膑为一人。历史上的争论,一直到20 世纪的70 年代被彻底解决了。《孙子兵法》为孙武所作的看法,现在可以证实了。  1972 年,在山东临沂的银雀山发现汉墓出土的竹简(约七百枚)中,有三百枚简,近三千字。其中二千字与今本《孙子兵法》十三篇相同。另发现四百余枚,约一万一千字,似为《吴孙子兵法》,即为孙膑所作。失传达一千七百年的《吴孙子兵法》重见天日,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争论的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和写作年代的问题。  1975 年,整理出版了《孙膑兵法校理》。其后亦有学者继续考证,认为四百枚简中,有部分或为其他兵法。此研究还在进行中,尚有许多疑点还没有完全确定。《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巨大,三国以后历代注解之人众多。其中以曹操注解最为著名。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孙子十家集注》,明嘉靖本。以天津古籍书店1991年版较好。北宋开始,以“武经七书”《孙子》《吴子》《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司马法》为武科考试经典,一直延续到明清朝。
  • 作者简介:
      王守常,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与宗教学知名专家,作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三大团体之一“中国文化书院”的早期参与者,是中国新时期“国学”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曾任《东方文化集成》“中国文化编”及著名学界集刊《学人》杂志联合主编、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等。  主要有《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需要返本开新》、《以德治兵者得天下:解读》、《重读》、《十力语要》、《原儒》、《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哲学卷》、《人间关怀——近代佛教文化论著辑要》、《重读孙子兵法》、《“儒藏”汇编之康有为论语注》、《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等著作。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始计
    第二章作战
    第三章谋攻
    第四章军形
    第五章兵势
    第六章虚实
    第七章军争
    第八章九变
    第九章行军
    第十章地形
    第十一章九地
    第十二章火攻
    第十三章用间
    附录1孙子传
    附录2孙子兵法的世界影响
    后记孙子兵法的世界影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