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8
版次: 1
ISBN: 9787511567666
定价: 8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9页
字数: 533.000千字
分类: 文学
5人买过
  •   1941年,《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首次提出“美国世纪”这一概念。此后,关于“美国世纪”的时间界定便颇多争议,有观点认为这一时间始于19世纪90年代,也有观点认为始自二战之后。进入21世纪,随着“9·11”事件的发生,“美国世纪是否终结”成为华盛顿的新话题。

      美国正在走向衰退吗?本书作者以冷静平和、生动细腻的笔触,将驻美6年多的亲身经历及所闻所感所思娓娓道来,呈现了一幅当代美国的立体画卷,全方位剖析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及其原因。

      从入驻华盛顿第一天落笔到最终成书,《撕裂的美国》跨越十余载,可谓 “十年磨一剑”。作者笔下的美国是多样的、复杂的,他以探究的目光、客观的记录、诚恳的态度为有兴趣深入了解、认识、理解美国的读者打开了一扇独特之门。   温宪,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3年,在法国巴黎参加“记者在欧洲”项目学习。1991年8月—1998年1月,两度出任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记者、人民日报驻南非首任记者。后任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2009年5月—2015年11月,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2018年—2020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著有《特朗普评传》《闯荡南非》《黑人骄子曼德拉》《我是非洲人——姆贝基传》,主编《洞悉世界的眼睛》《历史的脚步》《万里走边关》《行走与静思》等,与人合著《怎样做驻外记者》。曾多次被评为“优秀驻外记者”,其新闻作品十余次在全国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目录

    自序:2351个日夜的意义与情结

    写在前面的话:独家专访拜登为中美关系助力

     

    01. 在美国当记者,你必须格外坚韧

    02. 外国记者中心的“采访之旅”

    03. 美国总统的身后名

    04. 面对渐趋极化的撕裂,奥巴马很无奈

    05. 种族矛盾——永远的伤痛

    06. 南北战争结束的关键词是“妥协”,然后呢?

    07. 美国人?不,白天不懂夜的黑

    08. “占领华盛顿”:社会撕裂脓包的破裂

    09. 目击政府停摆,撕裂极化的“堰塞湖”

    10. 总统大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11. 美式民主:可圈可点,“猫腻”也不少

    12. 爱国主义的悖论,安全与自由的纠结

    13. 美墨边界隔离墙,再高也枉然

    14. 印第安人保留地与阿米什人的迷思

    15. 华人:曾经屈辱,奋力抗争,韧性拼搏

    16. 白宫前的反战示威挡不住军工复合体

    17. 到处都是开放的博物馆,CIA 和 FBI 除外

    18. 枪文化与枪政治,悲剧的死结

    19. 这是法律!”

    20. 创新,就要容忍失败

    21. 企业与城市,点子与路子

    22. 衰落?美国很焦虑

    23. 中国:美国战略焦虑聚焦点

    24. “怎样看美国”与新闻博物馆头版展示

    25. 陈纳德和那些二战抗日老兵们

    26. 郁闷的海明威,梭罗并不超脱

    27. 丰富多彩、五味杂陈的美国人

    28. 与美国政要、学者面对面

     
  • 内容简介:
      1941年,《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首次提出“美国世纪”这一概念。此后,关于“美国世纪”的时间界定便颇多争议,有观点认为这一时间始于19世纪90年代,也有观点认为始自二战之后。进入21世纪,随着“9·11”事件的发生,“美国世纪是否终结”成为华盛顿的新话题。

      美国正在走向衰退吗?本书作者以冷静平和、生动细腻的笔触,将驻美6年多的亲身经历及所闻所感所思娓娓道来,呈现了一幅当代美国的立体画卷,全方位剖析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及其原因。

      从入驻华盛顿第一天落笔到最终成书,《撕裂的美国》跨越十余载,可谓 “十年磨一剑”。作者笔下的美国是多样的、复杂的,他以探究的目光、客观的记录、诚恳的态度为有兴趣深入了解、认识、理解美国的读者打开了一扇独特之门。
  • 作者简介:
      温宪,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3年,在法国巴黎参加“记者在欧洲”项目学习。1991年8月—1998年1月,两度出任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记者、人民日报驻南非首任记者。后任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2009年5月—2015年11月,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2018年—2020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著有《特朗普评传》《闯荡南非》《黑人骄子曼德拉》《我是非洲人——姆贝基传》,主编《洞悉世界的眼睛》《历史的脚步》《万里走边关》《行走与静思》等,与人合著《怎样做驻外记者》。曾多次被评为“优秀驻外记者”,其新闻作品十余次在全国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 目录:
    目录

    自序:2351个日夜的意义与情结

    写在前面的话:独家专访拜登为中美关系助力

     

    01. 在美国当记者,你必须格外坚韧

    02. 外国记者中心的“采访之旅”

    03. 美国总统的身后名

    04. 面对渐趋极化的撕裂,奥巴马很无奈

    05. 种族矛盾——永远的伤痛

    06. 南北战争结束的关键词是“妥协”,然后呢?

    07. 美国人?不,白天不懂夜的黑

    08. “占领华盛顿”:社会撕裂脓包的破裂

    09. 目击政府停摆,撕裂极化的“堰塞湖”

    10. 总统大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11. 美式民主:可圈可点,“猫腻”也不少

    12. 爱国主义的悖论,安全与自由的纠结

    13. 美墨边界隔离墙,再高也枉然

    14. 印第安人保留地与阿米什人的迷思

    15. 华人:曾经屈辱,奋力抗争,韧性拼搏

    16. 白宫前的反战示威挡不住军工复合体

    17. 到处都是开放的博物馆,CIA 和 FBI 除外

    18. 枪文化与枪政治,悲剧的死结

    19. 这是法律!”

    20. 创新,就要容忍失败

    21. 企业与城市,点子与路子

    22. 衰落?美国很焦虑

    23. 中国:美国战略焦虑聚焦点

    24. “怎样看美国”与新闻博物馆头版展示

    25. 陈纳德和那些二战抗日老兵们

    26. 郁闷的海明威,梭罗并不超脱

    27. 丰富多彩、五味杂陈的美国人

    28. 与美国政要、学者面对面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艺术——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研究
罗益民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记忆
[英]丹妮·阿特金斯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
洪放 著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天堂:聚焦阿富汗战争10周年
闫亮 著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枪声
美狄亚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星条旗
吴苏林 著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
丁捷 著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公平:社会流动性以及孩子们的前景
邓肯·埃克斯利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的梦境
兰思思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之地
[美]查克·温迪格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人头脑的逻辑
赵宇明 编;冯琦 主编;赵宇光
撕裂的美国:一位常驻美国记者的深度观察
撕裂与迷惘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