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01053278
定价: 9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35人买过
  •   南海I号沉船发现于1987年8月,1989年11月首次开展水下考古调查,至2001年重启调查,再历经多次大规模调查,直至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南海I号沉船从其发现到调查再到打捞出水,可谓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中的一段传奇,凝聚了诸多水下考古人的心血,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水下考古的发端并不是如一些宣传报导所说的那样源于南海I号沉船的发现,但其对于水下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毫无疑问的,更何况沉船本身所具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国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所发现的保存好、出水文物精美、品种丰富的沉船,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的一艘公元12世纪时期的沉船。南海I号沉船沉没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之上,是一个信息十分丰富的文化载体,折射出古代中国在世界航海和海外贸易中曾拥有的辉煌与骄傲。南海I号沉船的调查、发掘,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乃至中国航海史、海外交通史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南海I号沉船的遗物品种丰富,数量庞大,其中尤以瓷器为突出,几乎囊括了南宋时期南方主要的外销瓷窑口和瓷器品种,有些遗物的器形甚至是传世品及以往陆地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过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论及南海I号沉船的价值和意义时,不能不深深地缅怀著名考古学家、中国水下考古的奠基者、南海I号沉船的命名者——俞伟超先生。俞伟超先生在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期间,凭其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责任心和学术上的高瞻远瞩,尤其是对前沿学科的高度敏锐,他主动承担了创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国家任务,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设立了国内头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俞伟超先生为提升中国考古学的水平,着力进行的开创性工作之一,直接推动了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俞先生曾亲自担任首任南海I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的队长,主持了1989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南海I号沉船首次预备调查。此次调查初步确定了沉船的概位,获得了沉船海域海况、气象等方面的一手资料,明确了今后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克服海水透明度极差的困难。尽管日后因种种原因此项合作未能继续,但作为中国水下考古正式起步的标志,此次工作在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
    一 海陆地理与岛礁形势
    二 气候条件与海水状况
    三 地质资料与沉船环境

    第三章 调查工作概况
    第一节 沉船发现与1989年调查
    第二节 2001~2004年水下调查
    一 2001年水下考古调查与定位
    二 2002年水下考古试掘
    三 2003年水下考古探摸与调查
    1.沉船保存现状的调查
    2.流速和流向的测定
    3.沉船方向
    4.泥样采集
    5.木样采集
    6.航线数据采集
    7.采集遗物情况
    四 2004年沉船环境与工程数据调查
    1.沉船环境调查
    2.工程数据采集

    第四章 出水遗物
    第一节 陶瓷器
    一 龙泉窑青瓷
    1.碗
    2.盏
    3.盘
    4.碟
    5.钵
    二 景德镇窑青白瓷
    1.碗
    2.盏
    3.盘
    4.器盖
    三 德化窑青白瓷
    1.大碗
    2.盖碗
    3.盏
    4.盘
    5.执壶
    6.长颈瓶
    7.葫芦瓶
    8.双系小罐
    9.四系小罐
    10.盒
    11.器盖
    四 闽清义窑瓷器
    (一)青白瓷
    1.碗
    2.盘
    (二)青瓷
    1.碗
    2.盏
    五 晋江磁灶窑瓷器
    (一)黑釉瓷
    1.碗
    2.四系罐
    3.扁腹罐
    (二)酱釉瓷
    1.梅瓶
    2.罐
    (三)青瓷
    1.大罐
    (四)绿釉瓷
    1.碗
    2.盘
    3.葫芦瓶
    4.长颈瓶
    六 其他窑瓷器
    (一)龙泉窑系青瓷
    1.碗
    (二)福清东张窑黑釉瓷
    1.盏
    第二节 金属器
    一 金环
    二 银锭
    三 铜环
    四 铜钱
    1.开元通宝
    2.乾元重宝
    3.宋元通宝
    4.淳化元宝
    5.成平元宝
    6.景德元宝
    7.祥符元宝
    8.祥符通宝
    9.皇宋通宝
    10.天禧通宝
    11.天圣元宝
    12.至和元宝
    13.嘉祜通宝
    14.熙宁重宝
    15.熙宁元宝
    16.元丰通宝
    17.元祜通宝
    18.绍圣元宝
    19.圣宋元宝
    20.崇宁重宝
    21.大观通宝
    22.政和通宝
    23.宣和通宝
    24.建炎通宝
    25.绍兴通宝
    26.绍兴元宝
    27.乾道元宝

    第五章 出水瓷器的便携式XRF
    产地分析
    一 分析方法
    二 样品和分析结果
    1.青白瓷
    2.青瓷
    3.黑釉及酱釉瓷
    三 结论

    第六章 结语
    一 关于沉船的初步认识
    1.沉船主体尺度
    2.船体材质
    3.船体保存状况
    4.文物及分布
    5.周围堆积
    二 相关问题分析
    1.沉船年代与性质
    2.沉没原因及遗址堆积

    附录一 南海I号沉船调查工作记事(1987-2007)
    附录二 采集木样树种鉴定报告
    附录三 南海I号沉船文献资料目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南海I号沉船发现于1987年8月,1989年11月首次开展水下考古调查,至2001年重启调查,再历经多次大规模调查,直至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南海I号沉船从其发现到调查再到打捞出水,可谓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中的一段传奇,凝聚了诸多水下考古人的心血,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水下考古的发端并不是如一些宣传报导所说的那样源于南海I号沉船的发现,但其对于水下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毫无疑问的,更何况沉船本身所具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国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所发现的保存好、出水文物精美、品种丰富的沉船,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的一艘公元12世纪时期的沉船。南海I号沉船沉没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之上,是一个信息十分丰富的文化载体,折射出古代中国在世界航海和海外贸易中曾拥有的辉煌与骄傲。南海I号沉船的调查、发掘,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乃至中国航海史、海外交通史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南海I号沉船的遗物品种丰富,数量庞大,其中尤以瓷器为突出,几乎囊括了南宋时期南方主要的外销瓷窑口和瓷器品种,有些遗物的器形甚至是传世品及以往陆地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过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论及南海I号沉船的价值和意义时,不能不深深地缅怀著名考古学家、中国水下考古的奠基者、南海I号沉船的命名者——俞伟超先生。俞伟超先生在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期间,凭其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责任心和学术上的高瞻远瞩,尤其是对前沿学科的高度敏锐,他主动承担了创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国家任务,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设立了国内头个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俞伟超先生为提升中国考古学的水平,着力进行的开创性工作之一,直接推动了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俞先生曾亲自担任首任南海I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的队长,主持了1989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南海I号沉船首次预备调查。此次调查初步确定了沉船的概位,获得了沉船海域海况、气象等方面的一手资料,明确了今后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克服海水透明度极差的困难。尽管日后因种种原因此项合作未能继续,但作为中国水下考古正式起步的标志,此次工作在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
    一 海陆地理与岛礁形势
    二 气候条件与海水状况
    三 地质资料与沉船环境

    第三章 调查工作概况
    第一节 沉船发现与1989年调查
    第二节 2001~2004年水下调查
    一 2001年水下考古调查与定位
    二 2002年水下考古试掘
    三 2003年水下考古探摸与调查
    1.沉船保存现状的调查
    2.流速和流向的测定
    3.沉船方向
    4.泥样采集
    5.木样采集
    6.航线数据采集
    7.采集遗物情况
    四 2004年沉船环境与工程数据调查
    1.沉船环境调查
    2.工程数据采集

    第四章 出水遗物
    第一节 陶瓷器
    一 龙泉窑青瓷
    1.碗
    2.盏
    3.盘
    4.碟
    5.钵
    二 景德镇窑青白瓷
    1.碗
    2.盏
    3.盘
    4.器盖
    三 德化窑青白瓷
    1.大碗
    2.盖碗
    3.盏
    4.盘
    5.执壶
    6.长颈瓶
    7.葫芦瓶
    8.双系小罐
    9.四系小罐
    10.盒
    11.器盖
    四 闽清义窑瓷器
    (一)青白瓷
    1.碗
    2.盘
    (二)青瓷
    1.碗
    2.盏
    五 晋江磁灶窑瓷器
    (一)黑釉瓷
    1.碗
    2.四系罐
    3.扁腹罐
    (二)酱釉瓷
    1.梅瓶
    2.罐
    (三)青瓷
    1.大罐
    (四)绿釉瓷
    1.碗
    2.盘
    3.葫芦瓶
    4.长颈瓶
    六 其他窑瓷器
    (一)龙泉窑系青瓷
    1.碗
    (二)福清东张窑黑釉瓷
    1.盏
    第二节 金属器
    一 金环
    二 银锭
    三 铜环
    四 铜钱
    1.开元通宝
    2.乾元重宝
    3.宋元通宝
    4.淳化元宝
    5.成平元宝
    6.景德元宝
    7.祥符元宝
    8.祥符通宝
    9.皇宋通宝
    10.天禧通宝
    11.天圣元宝
    12.至和元宝
    13.嘉祜通宝
    14.熙宁重宝
    15.熙宁元宝
    16.元丰通宝
    17.元祜通宝
    18.绍圣元宝
    19.圣宋元宝
    20.崇宁重宝
    21.大观通宝
    22.政和通宝
    23.宣和通宝
    24.建炎通宝
    25.绍兴通宝
    26.绍兴元宝
    27.乾道元宝

    第五章 出水瓷器的便携式XRF
    产地分析
    一 分析方法
    二 样品和分析结果
    1.青白瓷
    2.青瓷
    3.黑釉及酱釉瓷
    三 结论

    第六章 结语
    一 关于沉船的初步认识
    1.沉船主体尺度
    2.船体材质
    3.船体保存状况
    4.文物及分布
    5.周围堆积
    二 相关问题分析
    1.沉船年代与性质
    2.沉没原因及遗址堆积

    附录一 南海I号沉船调查工作记事(1987-2007)
    附录二 采集木样树种鉴定报告
    附录三 南海I号沉船文献资料目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技术与实践
李纯厚 等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主权与海洋权利法理研究
黄瑶;李任远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海洋化学
张元标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沉积物类型图 石学法等著
石学法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百咏瀛海论/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文献丛书
[宋]方信孺、[清]张自牧 著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
王东晓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的历史与主权
(英)安东尼˙卡蒂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灾害
陈泓君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鸢乌贼渔业生物学
陈新军;陆化杰;林东明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渔业资源变化趋势及管理策略
杜飞雁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泡沫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美]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南海精卫
荆永鸣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考古工作文件汇编
国家文物局 著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2)
国家文物局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中国文物年鉴·2021
国家文物局 著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发掘报告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海南省文物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解读
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解读》课题组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2021)
国家文物局 著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集(2022)
国家文物局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202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 编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中国文物年鉴(2020)
国家文物局 编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万里长城(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图录)(汉英对照)
国家文物局 编
南海1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套装上下册)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
国家文物局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