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0
版次: 1
ISBN: 9787562078371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4页
字数: 1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经验的理论著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与此相应,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群团组织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是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吸纳、整合、协调、协商的有机平台,不仅在过去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今天和今后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的关键性主体资源和有力支撑性力量,具有“顶天立地”的结构方位;社会组织成为中国协商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这不仅拓展了协商民主建设的渠道、空间、平台,而且助推了社会组织的成长、成熟、成型;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倡导耦合、平衡、共赢等社会价值,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整体性、一体化程度具有积极效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良性发育与有序成长的征程中,党的功能与价值非但不能“缺席”,而应积极“在场”,因为党是社会组织健康成长的“导航仪”和“方向盘”;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中国社会组织有序成长的必由之路,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这两大核心议题。新时代中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崛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   康晓强,1982年生,福建惠安人。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组织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4部。在《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第一章 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团体的发展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进程
    三、改革开放以来基金会的发展进程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组织发展相关理论
    一、托克维尔结社自由思想的基本逻辑
    二、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逻辑
    三、萨拉蒙社会组织理论的基本逻辑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团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
    一、群团组织的中国逻辑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群团组织改革的新进展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组织是中国协商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
    一、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定性
    三、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四、助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建设的发展路径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一、结构维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治理
    二、社会组织是建构社会治理秩序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三、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中国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构成性要素
    三、中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历史嬗变逻辑
    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主要特征
    五、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转型
    六、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战略考量
    七、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经验的理论著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与此相应,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群团组织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是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吸纳、整合、协调、协商的有机平台,不仅在过去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今天和今后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的关键性主体资源和有力支撑性力量,具有“顶天立地”的结构方位;社会组织成为中国协商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这不仅拓展了协商民主建设的渠道、空间、平台,而且助推了社会组织的成长、成熟、成型;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倡导耦合、平衡、共赢等社会价值,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整体性、一体化程度具有积极效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良性发育与有序成长的征程中,党的功能与价值非但不能“缺席”,而应积极“在场”,因为党是社会组织健康成长的“导航仪”和“方向盘”;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中国社会组织有序成长的必由之路,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这两大核心议题。新时代中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崛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
  • 作者简介:
      康晓强,1982年生,福建惠安人。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组织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4部。在《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团体的发展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进程
    三、改革开放以来基金会的发展进程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组织发展相关理论
    一、托克维尔结社自由思想的基本逻辑
    二、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逻辑
    三、萨拉蒙社会组织理论的基本逻辑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团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
    一、群团组织的中国逻辑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群团组织改革的新进展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组织是中国协商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
    一、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定性
    三、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四、助推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建设的发展路径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一、结构维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治理
    二、社会组织是建构社会治理秩序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三、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中国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构成性要素
    三、中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历史嬗变逻辑
    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主要特征
    五、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转型
    六、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战略考量
    七、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化的资本:美国大型工业公司的兴起
(美)威廉·G.罗伊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建构的逻辑: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