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独创性视角下的文学影视经典丛书)

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独创性视角下的文学影视经典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3
版次: 1
ISBN: 978756712860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7页
字数: 2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3人买过
  • 《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以作者的文学穿越论为批评理论和方法,《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从尊重生命、人性和独创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力图把握文学经典在作家“个体化理解”上的共同性,以及作家在独创性上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对学界既定的经典认知有新解和突破。 吴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中国文化理论原创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何为理论》《穿越中国当代思想》《否定主义美学》《本体性否定》《否定本体论》等10多部著作,主编《原创》集刊、“中国视角:穿越西方现代美学丛书”,发表文、史、哲各类论文370余篇。 引言 文学穿越观念现实/001 
    文与道: 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002 
    为何是“文以穿道”?/009 
    穿道之初: 突破现有文化观念后个体化意蕴的敞开/015 
    穿道之后: 建立作品文化表象后的个体化理解/021 
    穿道张力为什么会消解观念?/027 
    穿越观念现实的文学意义/036 
    第一讲 为什么要从独创性看文学经典/041 
    我们如何让世界尊敬?/042 
    幸福靠什么?/046 
    精神家园与独创性/053 
    第二讲 文学性的差异: 以顾城、莫言为例/057 
    顾城迷惘的原因在哪里?/058 
    莫言、金庸怎样理解中国人?/069 
    第三讲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如何理解个体价值?/073 
    爱情、亲情都不能考虑“得到”/074 
    没有爱人、亲人和朋友,一个人靠什么快乐?渡边为什么始终是孤独的?/087 
    第四讲 《窗边的小豆豆》: 生命可以这样教育/091 
    生命: 如何敞开与规范?/092 
    生命敞开后是怎样的?/097 
    生命是怎样成长的?/101 
    第五讲 《荷塘月色》《边城》美在哪里? /107 
    美是什么/108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美吗?/111 
    翠翠是否要对自己的爱情悲剧负责?/115 
    第六讲 《狂人日记》《伤逝》: 
    文学如何审视西方人道主义?/121 
    《狂人日记》究竟批判了什么?/122 
    子君与涓生有“爱情”吗?/127 
    “娜拉走后怎么办”为什么是鲁迅的独特问题?/132 
    第七讲 《金锁记》: 文学如何理解和表现中国人的善与恶?/137 
    如何理解善与恶?/138 
    恶来自“唯有金钱可以抓住”的文化/141 
    张爱玲对传统文化和西方启蒙文化的同时穿越/147 
    第八讲 《红楼梦》补了什么天?/153 
    《红楼梦》是什么样的小说?/154 
    《红楼梦》弥补了怎样的缺陷?/156 
    如何理解宝玉的不专一?/161 
    第九讲 猪八戒为什么是真正的主人公?/165 
    孙悟空吃蟠桃和猪八戒吃西瓜/166 
    孙悟空和猪八戒谁是英雄?/169 
    西天取经的依附性和猪八戒的批判性/172 
    第十讲 《水浒传》的表层内容和深层意味/177 
    对《水浒传》一些问题的探讨/178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问题在哪里?/183 
    怎样理解《水浒传》的表层内容和深层意味?/187 
    第十一讲 《金瓶梅》: 中国人健康的欲望应该是怎样的?/193 
    《金瓶梅》不是色情和训诫小说/194 
    虚伪文化和享乐文化的双重批判/198 
    《金瓶梅》的独特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答?/203 
    第十二讲 唐诗宋词: 如何辨析好作品的价值差异?/207 
    《泊秦淮》的单一与《枫桥夜泊》的丰富/208 
    李清照的寂寞与陈子昂的孤独/215 
    为什么苏轼作品的文学价值最高?/219 
    关于类型化作品/228 
    第十三讲 苏轼穿越现实的实践/231 
    不在意政治权力/232 
    最难在于“去欲”/238 
    儒、释、道概括不了/245 
    第十四讲 《史记》: 中国最早的人道主义作品/253 
    为了一家之言的司马迁/254 
    从“一视同仁”到“一视同人”/260 
    关于《货殖列传》/264 
    谁是真正的英雄?/267 
    第十五讲 《离骚》: 如何理解屈原的圣性追求/271 
    如何看待“先王美政”?/272 
    怎样理解屈原的自杀?/278 
    荷花出淤泥: 虽有染而不变其质/283 
    后记/286 

  • 内容简介:
    《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以作者的文学穿越论为批评理论和方法,《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从尊重生命、人性和独创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力图把握文学经典在作家“个体化理解”上的共同性,以及作家在独创性上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对学界既定的经典认知有新解和突破。
  • 作者简介:
    吴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中国文化理论原创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何为理论》《穿越中国当代思想》《否定主义美学》《本体性否定》《否定本体论》等10多部著作,主编《原创》集刊、“中国视角:穿越西方现代美学丛书”,发表文、史、哲各类论文370余篇。
  • 目录:
    引言 文学穿越观念现实/001 
    文与道: 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002 
    为何是“文以穿道”?/009 
    穿道之初: 突破现有文化观念后个体化意蕴的敞开/015 
    穿道之后: 建立作品文化表象后的个体化理解/021 
    穿道张力为什么会消解观念?/027 
    穿越观念现实的文学意义/036 
    第一讲 为什么要从独创性看文学经典/041 
    我们如何让世界尊敬?/042 
    幸福靠什么?/046 
    精神家园与独创性/053 
    第二讲 文学性的差异: 以顾城、莫言为例/057 
    顾城迷惘的原因在哪里?/058 
    莫言、金庸怎样理解中国人?/069 
    第三讲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如何理解个体价值?/073 
    爱情、亲情都不能考虑“得到”/074 
    没有爱人、亲人和朋友,一个人靠什么快乐?渡边为什么始终是孤独的?/087 
    第四讲 《窗边的小豆豆》: 生命可以这样教育/091 
    生命: 如何敞开与规范?/092 
    生命敞开后是怎样的?/097 
    生命是怎样成长的?/101 
    第五讲 《荷塘月色》《边城》美在哪里? /107 
    美是什么/108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美吗?/111 
    翠翠是否要对自己的爱情悲剧负责?/115 
    第六讲 《狂人日记》《伤逝》: 
    文学如何审视西方人道主义?/121 
    《狂人日记》究竟批判了什么?/122 
    子君与涓生有“爱情”吗?/127 
    “娜拉走后怎么办”为什么是鲁迅的独特问题?/132 
    第七讲 《金锁记》: 文学如何理解和表现中国人的善与恶?/137 
    如何理解善与恶?/138 
    恶来自“唯有金钱可以抓住”的文化/141 
    张爱玲对传统文化和西方启蒙文化的同时穿越/147 
    第八讲 《红楼梦》补了什么天?/153 
    《红楼梦》是什么样的小说?/154 
    《红楼梦》弥补了怎样的缺陷?/156 
    如何理解宝玉的不专一?/161 
    第九讲 猪八戒为什么是真正的主人公?/165 
    孙悟空吃蟠桃和猪八戒吃西瓜/166 
    孙悟空和猪八戒谁是英雄?/169 
    西天取经的依附性和猪八戒的批判性/172 
    第十讲 《水浒传》的表层内容和深层意味/177 
    对《水浒传》一些问题的探讨/178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问题在哪里?/183 
    怎样理解《水浒传》的表层内容和深层意味?/187 
    第十一讲 《金瓶梅》: 中国人健康的欲望应该是怎样的?/193 
    《金瓶梅》不是色情和训诫小说/194 
    虚伪文化和享乐文化的双重批判/198 
    《金瓶梅》的独特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答?/203 
    第十二讲 唐诗宋词: 如何辨析好作品的价值差异?/207 
    《泊秦淮》的单一与《枫桥夜泊》的丰富/208 
    李清照的寂寞与陈子昂的孤独/215 
    为什么苏轼作品的文学价值最高?/219 
    关于类型化作品/228 
    第十三讲 苏轼穿越现实的实践/231 
    不在意政治权力/232 
    最难在于“去欲”/238 
    儒、释、道概括不了/245 
    第十四讲 《史记》: 中国最早的人道主义作品/253 
    为了一家之言的司马迁/254 
    从“一视同仁”到“一视同人”/260 
    关于《货殖列传》/264 
    谁是真正的英雄?/267 
    第十五讲 《离骚》: 如何理解屈原的圣性追求/271 
    如何看待“先王美政”?/272 
    怎样理解屈原的自杀?/278 
    荷花出淤泥: 虽有染而不变其质/283 
    后记/286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穿越文化观念的文学经典(独创性视角下的文学影视经典丛书)
依附启蒙观念的当代文学
吴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