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8
ISBN: 978752033192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7页
1人买过
  •   本书的思路是,基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具体的是指货币信息弱势产生市场诚信问题,以信息剩余论及其制度设计来平衡信息,拆除市场失信的信息基础,并运用到医疗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等各种市场的诚信治理中;信息视角的市场治理理论及其机制设计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诚信治理、引导市场主体以诚信为其行为底线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第一章市场治理概论...6
    第一节市场治理的涵义、主体、对象和途径...6
    一、市场治理的涵义和主体...6
    二、市场治理的对象...6
    三、市场治理的途径...8
    第二节信息视角的市场治理研究的缘起——新型市场失灵...10
    一、规则失灵与市场失灵...10
    二、新型市场失灵的形成及其解释力...14
    三、新型市场失灵与传统市场失灵的异同分析...17
    第三节市场治理的目标...24
    一、市场治理最核心的目标诚信交易...24
    二、市场治理的诚信目标不同于伦理学、金融学和法学意义的诚信24
    第四节市场诚信治理的意义...27
    一、市场治理关乎市场存亡...27
    二、市场治理的效率意义...29
    第二章市场治理的实践理论回顾及其评价...30
    第一节历史上世界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0
    一、奴隶制经济时期的熟人社会治理...30
    二、封建制经济时期的行会治理...30
    三、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时期的契约治理...30
    四、现代、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1
    五、我国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3
    六、马克思的市场治理理论...34
    第二节已有市场治理模式的分类评价...34
    一、道德教化的局限性...34
    二、自由竞争的局限性...35
    三、制度治理的局限性...37
    第三章市场治理模式的创新——信息剩余论...58
    第一节信息剩余的含义...58
    一、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与信息剩余...58
    二、约拉姆·巴泽尔产权理论与垄断条款理论的启示61
    三、信息剩余论的实践基础...62
    第二节信息剩余的作用...63
    一、信息剩余促成基础契约...63
    二、信息剩余使基础契约有效执行...65
    三、信息剩余减少基础契约纠纷...66
    第三节信息剩余的作用机理...67
    一、利益相容机制...67
    二、信息平衡机制...68
    第四节信息剩余的特点...70
    一、避免潜在损害...70
    二、信息剩余的内在约束...70
    三、信息剩余不同于道德准则...71
    四、信息剩余的低成本...71
    第五节信息剩余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比较...72
    一、信息剩余不同于信息不对称...73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沿革...73
    第四章基于信息剩余理论的制度建设...75
    第一节退货制度的经济学诠释...75
    一、退货制度生成的根源...75
    二、退货制度是一种信息剩余制度...76
    三、退货制度的作用机理...77
    四、退货制度的制度优势...79
    第二节作为补充性契约的信息剩余制度建设...81
    一、补充性契约的概念及其由来...81
    二、补充性契约的效力及其作用机理...82
    三、信息剩余的独占...85
    四、补充性契约的扩展——专家导购制...85
    五、契约效力的根源...86
    六、制度空间与私有信息的化解...87
    第五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劳动力市场分配问题...97
    第一节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97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97
    二、信息优势者分余...99
    第二节初次分配失衡的化解路径...100
    一、“自我人力资本提升”的微观化解路径...100
    二、“多元在场性合作社会治理模式”的宏观化解路径103
    第六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民工市场问题...107
    第一节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的比较研究...107
    一、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三个概念的诠释107
    二、三个概念的多维比较...108
    第二节三个概念及其比较研究的意义...110
    一、三个剩余、农民工消费结构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相互促进110
    二、三个剩余理论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诠释...114
    三、对现实经济问题诠释和引导的路径拓宽...114
    四、马克思资本逻辑与信息逻辑的关系...115
    第七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商业保险市场问题...117
    第一节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与理赔难...117
    一、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117
    二、理赔难——货币信息弱势的最主要表现...119
    三、怎样看待保险欺诈这种“货币强势”现象...121
    第二节商业保险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危害与化解...122
    一、保险诚信使保险人面临危机...122
    二、投保人的回避效应、缄口效应和抬腿效应...123
    三、保险人是保险诚信关键...128
    四、被保险人的诚信问题...129
    第八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教育市场问题...131
    第一节教研室连带责任制度设计原则...131
    一、奖惩对称原则...131
    二、激励相容原则...131
    三、管理系统化原则...132
    第二节连带责任制度的制定...132
    一、连带内容...132
    二、连带责任特点...135
    第三节连带责任制度的有效性机理...135
    一、利益相关机制...136
    二、效用强化机制...136
    三、组织歧视机制...137
    四、教研室声誉机制...138
    第九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138
    第一节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38
    一、社会现实中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凸显...138
    二、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39
    第二节人才培养的困惑...140
    一、家庭投资的困惑...140
    二、贷款机构的困惑...141
    三、人才聘用者的困惑...142
    四、国家的困惑...142
    第三节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危害及出路...143
    一、对投资人的重要影响...143
    二、人力资本投资者的公平回报...144
    第十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债务市场问题...144
    第一节债务市场中的诚信关系...144
    一、债务诚信的根基...145
    二、债务的歉疚机制...146
    第二节债务市场诚信建设制度化...146
    一、多因素合力...146
    二、诚信记录的一票否决制...146
    第十一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循环经济问题...147
    第一节研究背景...147
    一、实践背景...147
    二、政策背景...148
    三、理论背景...151
    第二节河北省循环经济研究现状...151
    一、研究目的...151
    二、研究意义...153
    三、研究现状分析...153
    第三节河北省循环经济内容...154
    一、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的含义...155
    二、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的现状...155
    三、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危害157
    四、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成因158
    五、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出路164
    六、对策和建议...167
    第十二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公共政策问题...168
    第一节信息成本的降低对公共政策的需求...168
    一、信号失灵...168
    二、信号维护方式的成本比较及其选择...169
    第二节信号规制与制度交易...170
    一、制度交易的分类...170
    二、信号规制的归属...171
    三、规制信号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171
    第三节公共政策制度的多级委托代理风险...174
    一、利私本能与社会角色冲突的本质规定...174
    二、利私本能和社会角色的冲突是委托人风险产生的根源176
    三、启示...178
    第十三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医疗市场问题...178
    第一节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及其矛盾...179
    一、医患关系的多个视角...179
    二、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表现及危害...183
    三、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原因...185
    第二节病人治疗跟踪制...188
    一、已有应对措施及其局限性...188
    二、病人治疗跟踪的制度安排...196
    第十四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问题199
    第一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诚信问题...199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表现...199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总体布局的危害201
    第二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202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202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信息视角的治理机制设计204
    第十五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网络市场问题...205
    第一节网络市场的诚信问题...205
    一、网络市场的特点...205
    二、网络市场的货币信息弱势...206
    第二节网络市场治理机制...207
    一、拆包后付款...207
    二、网络市场治理机制的博弈论诠释208
  • 内容简介:
      本书的思路是,基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具体的是指货币信息弱势产生市场诚信问题,以信息剩余论及其制度设计来平衡信息,拆除市场失信的信息基础,并运用到医疗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等各种市场的诚信治理中;信息视角的市场治理理论及其机制设计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诚信治理、引导市场主体以诚信为其行为底线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 目录:

    第一章市场治理概论...6
    第一节市场治理的涵义、主体、对象和途径...6
    一、市场治理的涵义和主体...6
    二、市场治理的对象...6
    三、市场治理的途径...8
    第二节信息视角的市场治理研究的缘起——新型市场失灵...10
    一、规则失灵与市场失灵...10
    二、新型市场失灵的形成及其解释力...14
    三、新型市场失灵与传统市场失灵的异同分析...17
    第三节市场治理的目标...24
    一、市场治理最核心的目标诚信交易...24
    二、市场治理的诚信目标不同于伦理学、金融学和法学意义的诚信24
    第四节市场诚信治理的意义...27
    一、市场治理关乎市场存亡...27
    二、市场治理的效率意义...29
    第二章市场治理的实践理论回顾及其评价...30
    第一节历史上世界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0
    一、奴隶制经济时期的熟人社会治理...30
    二、封建制经济时期的行会治理...30
    三、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时期的契约治理...30
    四、现代、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1
    五、我国市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33
    六、马克思的市场治理理论...34
    第二节已有市场治理模式的分类评价...34
    一、道德教化的局限性...34
    二、自由竞争的局限性...35
    三、制度治理的局限性...37
    第三章市场治理模式的创新——信息剩余论...58
    第一节信息剩余的含义...58
    一、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与信息剩余...58
    二、约拉姆·巴泽尔产权理论与垄断条款理论的启示61
    三、信息剩余论的实践基础...62
    第二节信息剩余的作用...63
    一、信息剩余促成基础契约...63
    二、信息剩余使基础契约有效执行...65
    三、信息剩余减少基础契约纠纷...66
    第三节信息剩余的作用机理...67
    一、利益相容机制...67
    二、信息平衡机制...68
    第四节信息剩余的特点...70
    一、避免潜在损害...70
    二、信息剩余的内在约束...70
    三、信息剩余不同于道德准则...71
    四、信息剩余的低成本...71
    第五节信息剩余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比较...72
    一、信息剩余不同于信息不对称...73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沿革...73
    第四章基于信息剩余理论的制度建设...75
    第一节退货制度的经济学诠释...75
    一、退货制度生成的根源...75
    二、退货制度是一种信息剩余制度...76
    三、退货制度的作用机理...77
    四、退货制度的制度优势...79
    第二节作为补充性契约的信息剩余制度建设...81
    一、补充性契约的概念及其由来...81
    二、补充性契约的效力及其作用机理...82
    三、信息剩余的独占...85
    四、补充性契约的扩展——专家导购制...85
    五、契约效力的根源...86
    六、制度空间与私有信息的化解...87
    第五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劳动力市场分配问题...97
    第一节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97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初次分配失衡的必然性...97
    二、信息优势者分余...99
    第二节初次分配失衡的化解路径...100
    一、“自我人力资本提升”的微观化解路径...100
    二、“多元在场性合作社会治理模式”的宏观化解路径103
    第六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民工市场问题...107
    第一节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的比较研究...107
    一、价值剩余、产权剩余和信息剩余三个概念的诠释107
    二、三个概念的多维比较...108
    第二节三个概念及其比较研究的意义...110
    一、三个剩余、农民工消费结构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相互促进110
    二、三个剩余理论对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诠释...114
    三、对现实经济问题诠释和引导的路径拓宽...114
    四、马克思资本逻辑与信息逻辑的关系...115
    第七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商业保险市场问题...117
    第一节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与理赔难...117
    一、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117
    二、理赔难——货币信息弱势的最主要表现...119
    三、怎样看待保险欺诈这种“货币强势”现象...121
    第二节商业保险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危害与化解...122
    一、保险诚信使保险人面临危机...122
    二、投保人的回避效应、缄口效应和抬腿效应...123
    三、保险人是保险诚信关键...128
    四、被保险人的诚信问题...129
    第八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教育市场问题...131
    第一节教研室连带责任制度设计原则...131
    一、奖惩对称原则...131
    二、激励相容原则...131
    三、管理系统化原则...132
    第二节连带责任制度的制定...132
    一、连带内容...132
    二、连带责任特点...135
    第三节连带责任制度的有效性机理...135
    一、利益相关机制...136
    二、效用强化机制...136
    三、组织歧视机制...137
    四、教研室声誉机制...138
    第九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138
    第一节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38
    一、社会现实中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凸显...138
    二、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根源...139
    第二节人才培养的困惑...140
    一、家庭投资的困惑...140
    二、贷款机构的困惑...141
    三、人才聘用者的困惑...142
    四、国家的困惑...142
    第三节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矛盾的危害及出路...143
    一、对投资人的重要影响...143
    二、人力资本投资者的公平回报...144
    第十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债务市场问题...144
    第一节债务市场中的诚信关系...144
    一、债务诚信的根基...145
    二、债务的歉疚机制...146
    第二节债务市场诚信建设制度化...146
    一、多因素合力...146
    二、诚信记录的一票否决制...146
    第十一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循环经济问题...147
    第一节研究背景...147
    一、实践背景...147
    二、政策背景...148
    三、理论背景...151
    第二节河北省循环经济研究现状...151
    一、研究目的...151
    二、研究意义...153
    三、研究现状分析...153
    第三节河北省循环经济内容...154
    一、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的含义...155
    二、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的现状...155
    三、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危害157
    四、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成因158
    五、河北省循环经济的企业微观动力机制问题的出路164
    六、对策和建议...167
    第十二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公共政策问题...168
    第一节信息成本的降低对公共政策的需求...168
    一、信号失灵...168
    二、信号维护方式的成本比较及其选择...169
    第二节信号规制与制度交易...170
    一、制度交易的分类...170
    二、信号规制的归属...171
    三、规制信号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171
    第三节公共政策制度的多级委托代理风险...174
    一、利私本能与社会角色冲突的本质规定...174
    二、利私本能和社会角色的冲突是委托人风险产生的根源176
    三、启示...178
    第十三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医疗市场问题...178
    第一节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及其矛盾...179
    一、医患关系的多个视角...179
    二、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表现及危害...183
    三、医疗消费中货币信息弱势的原因...185
    第二节病人治疗跟踪制...188
    一、已有应对措施及其局限性...188
    二、病人治疗跟踪的制度安排...196
    第十四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问题199
    第一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诚信问题...199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表现...199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总体布局的危害201
    第二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202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的成因...202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诚信问题信息视角的治理机制设计204
    第十五章信息剩余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网络市场问题...205
    第一节网络市场的诚信问题...205
    一、网络市场的特点...205
    二、网络市场的货币信息弱势...206
    第二节网络市场治理机制...207
    一、拆包后付款...207
    二、网络市场治理机制的博弈论诠释20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第2版)
贾卓生、张树玲、李京、吕小刚、陈兵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物理系统安全
(澳)萨基卜·阿里,等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熊伟、陈浩、陈荦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一本通(第二版)
王树文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差:看透大数据背后的底层逻辑
(英) 保罗·古德温 著,文通天下 出品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32小时通关
薛大龙 副主编 王开景 田禾 韩玉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安全法研究(第二版)
马民虎 方婷著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可视化设计
周承君、姜朝阳、王之娇 著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检索与深度学习
郭嘉丰 兰艳艳 程学旗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助推,或适得其反--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
(美) 卡斯·R.桑斯坦 著,杨帅华 译
信息视角下的市场治理研究
信息学竞赛宝典 动态规划
张新华 胡向荣 伍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