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2-07
版次: 1
ISBN: 978701010944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6页
字数: 210千字
分类: 艺术
13人买过
  • 从中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基本的脉络是在近现代绘画中情节叙事因素不是增加而是减弱了。而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中,情节性绘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从抗战开始到20年代末是其兴盛时期。如果我们盘点20世纪重要的绘画作品,其代表性的作品往往都是情节性绘画。这一文化现象本身非常值得深思。
    情节性绘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情节性绘画为什么会在特定的时期盛行?而在另一时期为什么淡出?艺术为政治服务和艺术的自律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其在情节性绘画的发展中怎样体现?《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通过对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中的叙事、情节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情节性绘画”这一绘画样式在中国20世纪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盛衰原因。 绪论第一章  情节性绘画概述  第一节  “情节性绘画”的概念辨析    一、“情节性绘画”的概念和使用    二、“情节性绘画”的含义分析    三、绘画叙事的特点    四、情节叙事与绘画本体语言之间的矛盾性  第二节  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管窥  第三节  西方情节性绘画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1949年之前的情节性绘画  第一节  20世纪情节性绘画的先声    一、社会变革与情节性绘画的兴起    二、从叙事内容看《点石斋画报》    三、西方写实观念和技法的引入  第二节  徐悲鸿的艺术主张号隋节  性绘画    一、徐悲鸿的写实主张    二、“二徐之争”    三、徐悲鸿作品的情节性表现    四、徐悲鸿对情节性绘画发展的影响    五、其他写实画家的情节性绘画  第三节  鲁迅所倡导的左翼木刻与情节性绘画    一、鲁迅的美术活动    二、鲁迅的艺术观点    三、鲁迅与左翼美术运动    四、左翼木刻运动作品分析    五、鲁迅在情节性绘画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与情节性绘画的大量兴起    一、文化上的战线    二、抗日战争中的情节性绘画  第五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情节性绘画    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背景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    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情节性绘画的勃兴    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第三章  1949年之后的情节性绘画  第一节  新年画运动和中国画改造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新年画运动中的情节性绘画    二、中国画的改造与情节性绘画的发展    三、中国画的情节性作品    四、中国画改造的结果  第二节  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其对美术的影响    一、知识分子改造的背景与事实    二、美术改造的一般方式    三、美术创作方面的改造    四、知识分子改造的影响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情节性绘画    一、苏联影响的政治原因和苏联美术的传播    二、苏联的情节性绘画    三、马克西莫夫训练班与送出留学    四、在学习苏联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三面红旗”“两结合”与“社会主义教育”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三面红旗”与绘画情节内容的变化    二、“两结合”思想与情节叙事的变化    三、阶级斗争的绘画主题和情节表现  第五节  “文革”美术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文革”的社会背景    二、“文革”美术作品叙事内容的变化与样板化    三、“三结合”创作方法对作品的规约    四、“文革”后期对技法的重视与绘画的自律演进  第六节  伤痕美术中的情节性表现和向乡土写实的转变    一、“后文革”时期的情节性绘画    二、伤痕美术作品    三、伤痕美术的淡出    四、乡土现实主义与情节叙事因素的弱化  第七节  情节性绘画淡出历史舞台    一、对“内容决定形式”的怀疑    二、政治与艺术关系的改变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怀疑和批判    四、“自我表现”的新趋势    五、绘画的多元格局第四章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分析  第一节  情节性绘画在中国20世纪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清末至抗日战争前)    二、兴起阶段(抗战开始至1949年)    三、中兴阶段(1949—1978年)    四、淡出阶段(1979年之后)  第二节  情节性绘画的内在矛盾    一、情节叙事和绘画本体语言的矛盾性在美术发展中的体现    二、二者的矛盾性在中国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三、绘画发展的“反向”潮流  第三节  情节性绘画的大众审美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一、艺术样式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二、处于通俗艺术与精英艺术之间的情节性绘画    三、从美术接受的角度理解情节性绘画    四、情节性绘画的社会功能第四节  情节性绘画与意识形态话语构建    一、情节性绘画与意识形态的话语构建    二、情节性绘画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结语  激进还是保守的情节性绘画附录  附录1  中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性绘画作品  附录2  与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相关的文艺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 内容简介:
    从中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基本的脉络是在近现代绘画中情节叙事因素不是增加而是减弱了。而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中,情节性绘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从抗战开始到20年代末是其兴盛时期。如果我们盘点20世纪重要的绘画作品,其代表性的作品往往都是情节性绘画。这一文化现象本身非常值得深思。
    情节性绘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情节性绘画为什么会在特定的时期盛行?而在另一时期为什么淡出?艺术为政治服务和艺术的自律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其在情节性绘画的发展中怎样体现?《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通过对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中的叙事、情节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情节性绘画”这一绘画样式在中国20世纪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盛衰原因。
  • 目录:
    绪论第一章  情节性绘画概述  第一节  “情节性绘画”的概念辨析    一、“情节性绘画”的概念和使用    二、“情节性绘画”的含义分析    三、绘画叙事的特点    四、情节叙事与绘画本体语言之间的矛盾性  第二节  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管窥  第三节  西方情节性绘画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1949年之前的情节性绘画  第一节  20世纪情节性绘画的先声    一、社会变革与情节性绘画的兴起    二、从叙事内容看《点石斋画报》    三、西方写实观念和技法的引入  第二节  徐悲鸿的艺术主张号隋节  性绘画    一、徐悲鸿的写实主张    二、“二徐之争”    三、徐悲鸿作品的情节性表现    四、徐悲鸿对情节性绘画发展的影响    五、其他写实画家的情节性绘画  第三节  鲁迅所倡导的左翼木刻与情节性绘画    一、鲁迅的美术活动    二、鲁迅的艺术观点    三、鲁迅与左翼美术运动    四、左翼木刻运动作品分析    五、鲁迅在情节性绘画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与情节性绘画的大量兴起    一、文化上的战线    二、抗日战争中的情节性绘画  第五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情节性绘画    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背景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    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情节性绘画的勃兴    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第三章  1949年之后的情节性绘画  第一节  新年画运动和中国画改造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新年画运动中的情节性绘画    二、中国画的改造与情节性绘画的发展    三、中国画的情节性作品    四、中国画改造的结果  第二节  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其对美术的影响    一、知识分子改造的背景与事实    二、美术改造的一般方式    三、美术创作方面的改造    四、知识分子改造的影响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情节性绘画    一、苏联影响的政治原因和苏联美术的传播    二、苏联的情节性绘画    三、马克西莫夫训练班与送出留学    四、在学习苏联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三面红旗”“两结合”与“社会主义教育”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三面红旗”与绘画情节内容的变化    二、“两结合”思想与情节叙事的变化    三、阶级斗争的绘画主题和情节表现  第五节  “文革”美术中的情节性绘画    一、“文革”的社会背景    二、“文革”美术作品叙事内容的变化与样板化    三、“三结合”创作方法对作品的规约    四、“文革”后期对技法的重视与绘画的自律演进  第六节  伤痕美术中的情节性表现和向乡土写实的转变    一、“后文革”时期的情节性绘画    二、伤痕美术作品    三、伤痕美术的淡出    四、乡土现实主义与情节叙事因素的弱化  第七节  情节性绘画淡出历史舞台    一、对“内容决定形式”的怀疑    二、政治与艺术关系的改变    三、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怀疑和批判    四、“自我表现”的新趋势    五、绘画的多元格局第四章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分析  第一节  情节性绘画在中国20世纪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清末至抗日战争前)    二、兴起阶段(抗战开始至1949年)    三、中兴阶段(1949—1978年)    四、淡出阶段(1979年之后)  第二节  情节性绘画的内在矛盾    一、情节叙事和绘画本体语言的矛盾性在美术发展中的体现    二、二者的矛盾性在中国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三、绘画发展的“反向”潮流  第三节  情节性绘画的大众审美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一、艺术样式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二、处于通俗艺术与精英艺术之间的情节性绘画    三、从美术接受的角度理解情节性绘画    四、情节性绘画的社会功能第四节  情节性绘画与意识形态话语构建    一、情节性绘画与意识形态的话语构建    二、情节性绘画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结语  激进还是保守的情节性绘画附录  附录1  中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性绘画作品  附录2  与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相关的文艺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百题大过关 高考历史:基础选择百题(修订版)
王雄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版理想树高考必刷卷 42套强区名校模拟卷汇编 地理 东北版
杨文彬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小学期末考场作文100篇四年级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4年级期末考场作文写作技巧范文辅导作文书
开心作文研究中心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4秋-小学状元英语笔记四年级(外研版)上册
成海蛟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5年级上册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4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核心考点法条必背(拓朴·应试法律法规汇编系列)
拓朴法考 组编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4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 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给水排水专业
冯萃敏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2年级上册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百题大过关 小题小卷:中考英语(修订版)
杨筱娟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一本课本预习笔记 小学数学课本预习笔记4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同步教材名师批注讲解 小学数学课本教材讲解全解随堂笔记预习RJ版
一本考试研究中心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4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
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
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
2025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法强化训练六年级 小学语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书人教版
开心 阅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