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坳村调查

掌坳村调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501798827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5页
字数: 2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2人买过
  •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大塘乡的东端,距县城8公里,到乡政府5公里,省道炉榕线从中穿过,交通极为便利,上可走州府凯里及省府贵阳、下可走黎从榕,是贵州出入广西的必经通道。截至2008年年底掌坳村共有171户,709人,除外来媳妇有一小部分是汉族外,其他均为苗族。
    全村共分为两个自然寨,即掌坳和南亮。掌坳大寨为吴姓,包含第一,二、三、五4个村民小组,据会计吴道雄说大寨只有一家姓台,是当年从丹江镇陶窑村随姐姐嫁过来的,其余的全姓吴;南亮小寨为杨姓,包含第四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489.528亩,其中田(水田)408.282亩,土(山坡耕地)81.246亩,森林覆盖面积2818亩。2008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2000元,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及出外打工,是比较典型的贵州苗族村寨。 第一部分村庄
    一、掌坳村概况及历史变迁
    (一)掌坳村概况
    (二)掌坳村历史变迁
    二、人口
    (一)概况
    (二)人口结构
    (三)人口素质
    (四)人口政策
    (五)城镇化
    三、农业生产
    (一)农业生产环境
    (二)农业生产过程及成本
    (三)农业生产关系
    (四)农业生产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四、政治组织
    (一)政治组织的历史变迁
    (二)党支部与党建工作
    (三)村委会与村务工作
    (四)计划生育组织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五、传统文化与工艺
    (一)语言与文字
    (二)民间艺术
    (三)乡风民俗
    六、社会事业
    (一)教育
    (二)医疗
    (三)养老
    (四)就业
    七、旅游经济
    (一)县域旅游资源和布局规划
    (二)掌坳旅游开发现状
    (三)掌坳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退耕还林与林权制度改革
    (一)退耕还林
    (二)林权制度改革

    第二部分农户
    九、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家庭
    (一)传统农业种植户吴道红家
    十、艺人家庭
    (一)木匠吴道文家
    (二)刺绣高手张民猫家
    (三)靠手艺致富的吴道仓家
    (四)民族文化艺人吴德帮家
    (五)兼有鼓头和建筑师名衔的多才艺人吴绍龙家
    十一、寨老家庭
    (一)寨老吴廷全家
    (二)现任寨老吴庭学家
    十二,打工家庭
    (一)打工致富户吴胜忠家
    (二)留守家庭吴廷镇家
    (三)奏响外出务工主题曲的吴志刚家
    十三、贫困家庭
    (一)养猪专业户吴耐英家
    (二)村子里的五保户吴正兴家
    十四、其他家庭
    (一)个体工商户吴仕贵家
    (二)乡村医生任明秀家
    (三)儿孙满堂的李文英老人家
    (四)富裕的小康之户吴德珍家

    第三部分村民
    十五,村干部代表访谈
    (一)年轻的治保i任吴呈岑
    (二)老实本分的村长吴道安
    (三)经历丰富的老村干吴道雄
    (四)务农致富的老支书吴往山
    十六、寨老访谈
    (一)德高望重的吴德岳
    (二)令人敬仰的吴廷邦
    十七、文化工作者访谈
    (一)小学退休老教师吴正芳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吴廷和
    (三)乡村小学青年女教师吴桂英
    十八、普通农民
    (一)朴实辛劳的农民吴胜华
    (二)务实进取的农民吴兆锋
    十九、打工者
    (一)农民工典型吴启州
    (二)待业的返乡者昊鑫
    (三)经历外出打工历练的吴廷俊
    二十、其他典型人物访谈
    (一)退休职工吴庭发
    (二)坚忍负重的金琴
    (三)精明能干的吴秀才
    (四)教育的受益者吴青艳
    (五)老当益壮的商人吴庭章
    (六)苗寨里的汉族姑娘谭碧艳
    (七)身残志坚的苗家汉子吴道伟
    (八)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妇女杨金珍

    附录
    附录1:大塘乡掌坳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2:大塘乡掌坳村村规民约
    附录3:大塘乡掌坳村旅游发展纲要(2010—2015年)
    附录4:雷山县大塘乡掌坳村2009—2013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
    附录5:掌坳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附录6:掌坳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
    附录7:掌坳村调查问卷选
  • 内容简介: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大塘乡的东端,距县城8公里,到乡政府5公里,省道炉榕线从中穿过,交通极为便利,上可走州府凯里及省府贵阳、下可走黎从榕,是贵州出入广西的必经通道。截至2008年年底掌坳村共有171户,709人,除外来媳妇有一小部分是汉族外,其他均为苗族。
    全村共分为两个自然寨,即掌坳和南亮。掌坳大寨为吴姓,包含第一,二、三、五4个村民小组,据会计吴道雄说大寨只有一家姓台,是当年从丹江镇陶窑村随姐姐嫁过来的,其余的全姓吴;南亮小寨为杨姓,包含第四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489.528亩,其中田(水田)408.282亩,土(山坡耕地)81.246亩,森林覆盖面积2818亩。2008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2000元,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及出外打工,是比较典型的贵州苗族村寨。
  • 目录:
    第一部分村庄
    一、掌坳村概况及历史变迁
    (一)掌坳村概况
    (二)掌坳村历史变迁
    二、人口
    (一)概况
    (二)人口结构
    (三)人口素质
    (四)人口政策
    (五)城镇化
    三、农业生产
    (一)农业生产环境
    (二)农业生产过程及成本
    (三)农业生产关系
    (四)农业生产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四、政治组织
    (一)政治组织的历史变迁
    (二)党支部与党建工作
    (三)村委会与村务工作
    (四)计划生育组织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五、传统文化与工艺
    (一)语言与文字
    (二)民间艺术
    (三)乡风民俗
    六、社会事业
    (一)教育
    (二)医疗
    (三)养老
    (四)就业
    七、旅游经济
    (一)县域旅游资源和布局规划
    (二)掌坳旅游开发现状
    (三)掌坳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退耕还林与林权制度改革
    (一)退耕还林
    (二)林权制度改革

    第二部分农户
    九、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的家庭
    (一)传统农业种植户吴道红家
    十、艺人家庭
    (一)木匠吴道文家
    (二)刺绣高手张民猫家
    (三)靠手艺致富的吴道仓家
    (四)民族文化艺人吴德帮家
    (五)兼有鼓头和建筑师名衔的多才艺人吴绍龙家
    十一、寨老家庭
    (一)寨老吴廷全家
    (二)现任寨老吴庭学家
    十二,打工家庭
    (一)打工致富户吴胜忠家
    (二)留守家庭吴廷镇家
    (三)奏响外出务工主题曲的吴志刚家
    十三、贫困家庭
    (一)养猪专业户吴耐英家
    (二)村子里的五保户吴正兴家
    十四、其他家庭
    (一)个体工商户吴仕贵家
    (二)乡村医生任明秀家
    (三)儿孙满堂的李文英老人家
    (四)富裕的小康之户吴德珍家

    第三部分村民
    十五,村干部代表访谈
    (一)年轻的治保i任吴呈岑
    (二)老实本分的村长吴道安
    (三)经历丰富的老村干吴道雄
    (四)务农致富的老支书吴往山
    十六、寨老访谈
    (一)德高望重的吴德岳
    (二)令人敬仰的吴廷邦
    十七、文化工作者访谈
    (一)小学退休老教师吴正芳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吴廷和
    (三)乡村小学青年女教师吴桂英
    十八、普通农民
    (一)朴实辛劳的农民吴胜华
    (二)务实进取的农民吴兆锋
    十九、打工者
    (一)农民工典型吴启州
    (二)待业的返乡者昊鑫
    (三)经历外出打工历练的吴廷俊
    二十、其他典型人物访谈
    (一)退休职工吴庭发
    (二)坚忍负重的金琴
    (三)精明能干的吴秀才
    (四)教育的受益者吴青艳
    (五)老当益壮的商人吴庭章
    (六)苗寨里的汉族姑娘谭碧艳
    (七)身残志坚的苗家汉子吴道伟
    (八)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妇女杨金珍

    附录
    附录1:大塘乡掌坳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2:大塘乡掌坳村村规民约
    附录3:大塘乡掌坳村旅游发展纲要(2010—2015年)
    附录4:雷山县大塘乡掌坳村2009—2013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
    附录5:掌坳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附录6:掌坳村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规民约
    附录7:掌坳村调查问卷选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掌坳村调查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掌坳村调查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掌坳村调查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掌坳村调查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掌坳村调查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掌坳村调查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掌坳村调查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掌坳村调查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掌坳村调查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掌坳村调查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掌坳村调查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掌坳村调查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掌坳村调查
资本经济学道 法 术 技
刘永佶 著
掌坳村调查
诸子思想
刘永佶
掌坳村调查
中国政治经济学探究 经济矛盾实证抽象
刘永佶
掌坳村调查
黑格尔哲学
刘永佶 著
掌坳村调查
博视经济(第一辑)
刘永佶 编
掌坳村调查
中国农村经济:理论探索与田野调研
刘永佶
掌坳村调查
民族经济——民族与发展
刘永佶 主编
掌坳村调查
中国农村经济——探索与思考
刘永佶 主编
掌坳村调查
经济中国.第五辑
刘永佶 主编
掌坳村调查
新农村.三
刘永佶 主编
掌坳村调查
经济中国.第四辑
刘永佶 主编
掌坳村调查
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 : 孔子与毛泽东
刘永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