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2
版次: 2
ISBN: 978730219299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重点介绍由香农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编码的理论和实现原理。全书分7章,在介绍了有关信息度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信道容量、率失真函数,以及无失真信源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密码学中的理论知识及其实现原理。《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注重概念,采用通俗的文字,联系目前实际通信系统,用较多的例题和图不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实现原理,尽量减少繁杂的公式定理证明。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内容小结和大量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便于读者学习,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有配套电子教案。
      曹雪虹,南京工程学院副校长,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设“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产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内容包括无线通信、多媒体传输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收录。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其中主编《信息论与编码》被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基础》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已经被全国百余所高校选用,累计印刷20余次,销售量超过10万册。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习题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
    2.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
    2.1.1  无记忆信源
    2.1.2  有记忆信源
    2.1.3  马尔可夫信源

    2.2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
    2.2.1  自信息量
    2.2.2  离散信源熵
    2.2.3  互信息
    2.2.4  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
    2.2.5  熵的性质

    2.3  离散序列信源熵
    2.3.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3.2  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4  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
    2.4.1  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
    2.4.2  波形信源熵
    2.4.3  最大熵定理
    2.5  冗余度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  信道的分类
    3.1.2  信道参数
    3.1.3  信道容量的定义

    3.2  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3.2.1  无干扰离散信道
    3.2.2  对称DMC信道
    3.2.3  准对称DMC信道
    3.2.4  一般DMC信道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4.1  连续单符号加性信道
    3.4.2  多维无记忆加性连续信道
    3.4.3  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3.5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4.1  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
    4.1.1  失真函数
    4.1.2  平均失真
    4.1.3  信息率失真函数R(D)
    4.1.4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4.1.5  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道容量的比较
    4.2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D)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信源编码
    5.1  编码的定义
    5.2  无失真信源编码
    5.2.1  定长编码定理
    5.2.2  变长编码定理
    5.2.3  最佳变长编码
    5.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5.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
    5.4.1  游程编码
    5.4.2  算术编码
    5.4.3  矢量量化
    5.4.4  预测编码
    5.4.5  变换编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信道编码
    第7章  加密编码
    附录  本书所用符号及含义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重点介绍由香农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编码的理论和实现原理。全书分7章,在介绍了有关信息度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信道容量、率失真函数,以及无失真信源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密码学中的理论知识及其实现原理。《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注重概念,采用通俗的文字,联系目前实际通信系统,用较多的例题和图不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实现原理,尽量减少繁杂的公式定理证明。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内容小结和大量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便于读者学习,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有配套电子教案。
  • 作者简介:
      曹雪虹,南京工程学院副校长,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设“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产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内容包括无线通信、多媒体传输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收录。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其中主编《信息论与编码》被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基础》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论与编码》已经被全国百余所高校选用,累计印刷20余次,销售量超过10万册。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习题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
    2.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
    2.1.1  无记忆信源
    2.1.2  有记忆信源
    2.1.3  马尔可夫信源

    2.2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
    2.2.1  自信息量
    2.2.2  离散信源熵
    2.2.3  互信息
    2.2.4  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
    2.2.5  熵的性质

    2.3  离散序列信源熵
    2.3.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3.2  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

    2.4  连续信源熵和互信息
    2.4.1  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
    2.4.2  波形信源熵
    2.4.3  最大熵定理
    2.5  冗余度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
    3.1.1  信道的分类
    3.1.2  信道参数
    3.1.3  信道容量的定义

    3.2  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3.2.1  无干扰离散信道
    3.2.2  对称DMC信道
    3.2.3  准对称DMC信道
    3.2.4  一般DMC信道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4.1  连续单符号加性信道
    3.4.2  多维无记忆加性连续信道
    3.4.3  限时限频限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3.5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4.1  平均失真和信息率失真函数
    4.1.1  失真函数
    4.1.2  平均失真
    4.1.3  信息率失真函数R(D)
    4.1.4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4.1.5  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道容量的比较
    4.2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D)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信源编码
    5.1  编码的定义
    5.2  无失真信源编码
    5.2.1  定长编码定理
    5.2.2  变长编码定理
    5.2.3  最佳变长编码
    5.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5.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
    5.4.1  游程编码
    5.4.2  算术编码
    5.4.3  矢量量化
    5.4.4  预测编码
    5.4.5  变换编码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信道编码
    第7章  加密编码
    附录  本书所用符号及含义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应考指导
刘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2024)
陈仲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
系列丛书 / 更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应考指导
刘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2024)
陈仲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应考指导
刘刚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2024)
陈仲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信息论与编码(第2版)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