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关中影戏叙论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关中影戏叙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2013-04
版次: 1
ISBN: 9787534763236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0页
字数: 4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   《关中影戏叙论》:戏的剧本与剧目、音乐唱腔以及关中影戏与民俗、造型艺术等内容。 康保成(1952年生),男,河南郑州人。博士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任教。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近年来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1] 出版著作7部,古籍整理6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绪论
    一、中国影戏的流派划分与“关中影戏(系)”的界定
    二、“关中影戏(系)”研究综述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关中影戏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关中影戏的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节“中国影戏源于陕西说”补证
    第三节关中影戏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关中影戏的传播与分布
    第一节关中影戏诸声腔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
    第二节关中影戏诸声腔在其他省区的传播与分布

    第三章关中影戏的剧本剧目
    第一节关中影戏剧本剧目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关中影戏剧本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碗碗腔影戏剧作家李芳桂及剧目剧本考辨
    第四节关中影戏剧本剧目

    第四章关中影戏的音乐声腔
    第一节关中影戏声腔的类型及其源流
    第二节关中影戏诸声腔

    第五章关中影戏的班社组织
    第一节关中影戏班社的组织结构与内部分工
    第二节关中影戏班社的经营运作
    第三节关中影戏班社的技艺传承、著名班社及传承人

    第六章关中影戏与民俗
    第一节戏神崇拜
    第二节“请戏”习俗
    第三节演出程序
    第四节行规行话
    第五节禁忌

    第七章关中皮影的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关中皮影的造型艺术及其种类
    第二节关中皮影的制作工艺
    第三节当代关中皮影雕刻主要艺人及其技艺传承
    第四节当前关中皮影的生产经营活动
    余音关中影戏的衰微原因与保护现状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关中影戏叙论》:戏的剧本与剧目、音乐唱腔以及关中影戏与民俗、造型艺术等内容。
  • 作者简介:
    康保成(1952年生),男,河南郑州人。博士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任教。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近年来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1] 出版著作7部,古籍整理6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 目录:
    绪论
    一、中国影戏的流派划分与“关中影戏(系)”的界定
    二、“关中影戏(系)”研究综述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关中影戏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关中影戏的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节“中国影戏源于陕西说”补证
    第三节关中影戏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关中影戏的传播与分布
    第一节关中影戏诸声腔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
    第二节关中影戏诸声腔在其他省区的传播与分布

    第三章关中影戏的剧本剧目
    第一节关中影戏剧本剧目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关中影戏剧本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碗碗腔影戏剧作家李芳桂及剧目剧本考辨
    第四节关中影戏剧本剧目

    第四章关中影戏的音乐声腔
    第一节关中影戏声腔的类型及其源流
    第二节关中影戏诸声腔

    第五章关中影戏的班社组织
    第一节关中影戏班社的组织结构与内部分工
    第二节关中影戏班社的经营运作
    第三节关中影戏班社的技艺传承、著名班社及传承人

    第六章关中影戏与民俗
    第一节戏神崇拜
    第二节“请戏”习俗
    第三节演出程序
    第四节行规行话
    第五节禁忌

    第七章关中皮影的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关中皮影的造型艺术及其种类
    第二节关中皮影的制作工艺
    第三节当代关中皮影雕刻主要艺人及其技艺传承
    第四节当前关中皮影的生产经营活动
    余音关中影戏的衰微原因与保护现状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