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评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4
版次: 1
ISBN: 9787307052710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2页
字数: 293千字
分类: 历史
12人买过
  • 汤用彤,哈佛三杰之一,“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衡派中坚,新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学贯中西印的国学大师,尤其以中国佛教史研究饮誉海内外,人称“研究佛教史而卓然成家者,舍汤用彤先生之外,当难再觅第二人”,国外学者高度赞扬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著作为“价值至高的工具与导引”。他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创造了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他所做的贡献和同时代的伟大人物一样,至今我们还在进行千百次的尝试。《汤用彤评传》出版13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文集的形式再版该书,也是对汤用彤先生的缅怀。
    《汤用彤评传》谨慎地采用传记文学的色彩,把汤先生的生平、学术。贡献烘染得情色并茂、丝丝入扣;详细考察了汤氏学贯中西思想发展的路向,以及学术系统工程建设对其治学的催化与导引;重点探讨了汤氏在中国佛教史研究方面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全面梳理了其魏晋玄学、印度哲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集中反映了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伟大贡献。书前有汤一介先生的长序,书后附汤用彤先生学术年表。有学者在《光明日报》上评价其他人著作时曾指出:“麻天祥博士的《汤用彤评传》,就十分大胆地揉进了传记文学的色彩,写的十分优美动人,令人赞叹不已。” 麻天祥,男,1948年5月生于河南清化。20世纪80年代初,弃医从文,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初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宗教医学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已出版学术专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汤用彤评传》,主编大型历史资料《民国学案》等16种23册,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红楼梦学刊》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40余篇。曾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第1章生平及思想发展的路向
    1.1幼承庭训
    1.2清华学堂
    1.3大洋彼岸
    1.4故国新论

    第2章文化观念的系统工程建设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催化与导引
    2.1奠基与初创
    2.2选择与完成
    2.3实践与调燮

    第3章中国佛教史研究(上)
    比较宗教学研究

    第4章中国佛教史研究(下)
    4.1乾嘉考据之学的应用
    4.2史论结合的表述形式

    第5章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详略得失之比较
    5.1汤用彤、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研究之比较
    5.2汤用彤、梁启超佛教史研究及佛学观念之比较
    5.3汤用彤、胡适禅宗史及禅学研究之比较

    第6章魏晋玄学研究(上)
    6.1魏晋思想的渊源、发展和流别
    6.2玄学的政治思想
    6.3玄学的自然观
    6.4玄学的人生观

    第7章魏晋玄学研究(下)
    7.1玄学的方法论——言意之辨
    7.2玄学与音乐、绘画
    7.3玄学与文学理论

    第8章印度哲学史研究简介
    8.1印度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8.2印度哲学的形态与特征
    附录汤用彤学术行年简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汤用彤,哈佛三杰之一,“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衡派中坚,新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学贯中西印的国学大师,尤其以中国佛教史研究饮誉海内外,人称“研究佛教史而卓然成家者,舍汤用彤先生之外,当难再觅第二人”,国外学者高度赞扬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著作为“价值至高的工具与导引”。他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创造了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他所做的贡献和同时代的伟大人物一样,至今我们还在进行千百次的尝试。《汤用彤评传》出版13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文集的形式再版该书,也是对汤用彤先生的缅怀。
    《汤用彤评传》谨慎地采用传记文学的色彩,把汤先生的生平、学术。贡献烘染得情色并茂、丝丝入扣;详细考察了汤氏学贯中西思想发展的路向,以及学术系统工程建设对其治学的催化与导引;重点探讨了汤氏在中国佛教史研究方面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全面梳理了其魏晋玄学、印度哲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集中反映了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伟大贡献。书前有汤一介先生的长序,书后附汤用彤先生学术年表。有学者在《光明日报》上评价其他人著作时曾指出:“麻天祥博士的《汤用彤评传》,就十分大胆地揉进了传记文学的色彩,写的十分优美动人,令人赞叹不已。”
  • 作者简介:
    麻天祥,男,1948年5月生于河南清化。20世纪80年代初,弃医从文,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初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宗教医学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已出版学术专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汤用彤评传》,主编大型历史资料《民国学案》等16种23册,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红楼梦学刊》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40余篇。曾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 目录:
    第1章生平及思想发展的路向
    1.1幼承庭训
    1.2清华学堂
    1.3大洋彼岸
    1.4故国新论

    第2章文化观念的系统工程建设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催化与导引
    2.1奠基与初创
    2.2选择与完成
    2.3实践与调燮

    第3章中国佛教史研究(上)
    比较宗教学研究

    第4章中国佛教史研究(下)
    4.1乾嘉考据之学的应用
    4.2史论结合的表述形式

    第5章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详略得失之比较
    5.1汤用彤、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研究之比较
    5.2汤用彤、梁启超佛教史研究及佛学观念之比较
    5.3汤用彤、胡适禅宗史及禅学研究之比较

    第6章魏晋玄学研究(上)
    6.1魏晋思想的渊源、发展和流别
    6.2玄学的政治思想
    6.3玄学的自然观
    6.4玄学的人生观

    第7章魏晋玄学研究(下)
    7.1玄学的方法论——言意之辨
    7.2玄学与音乐、绘画
    7.3玄学与文学理论

    第8章印度哲学史研究简介
    8.1印度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8.2印度哲学的形态与特征
    附录汤用彤学术行年简表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全集(全7卷)
汤用彤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选集
孙尚扬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学记
汤一介、赵建永 编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集(套装共4册)/荆楚文库
汤用彤 著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选集
汤一介 编选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讲西方哲学-经典维新(第一辑)-一部完整的西方哲学史
汤用彤 著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评传/湖北国学大师评传丛书
赵建永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先生编年事辑
赵建永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佛学与哲学思想论集
汤用彤 著;沈伟华、杨维中 编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集
汤用彤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
赵建永 著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评传
赵建永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汤用彤评传
禅宗语录鉴赏辞典
麻天祥 主编
汤用彤评传
中国哲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麻天祥;秦平;乐胜奎
汤用彤评传
国学大师丛书:汤用彤评传
麻天祥 著
汤用彤评传
首届云南景谷佛迹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麻天祥 主编
汤用彤评传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麻天祥
汤用彤评传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
麻天祥 主编
汤用彤评传
汤用彤评传
麻天祥 著
汤用彤评传
揽月:麻天祥随笔二集
麻天祥 著
汤用彤评传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麻天祥 著
汤用彤评传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
麻天祥
汤用彤评传
境外谈佛
麻天祥 著
汤用彤评传
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
麻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