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6
版次: 1
ISBN: 9787811083576
定价: 1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8页
字数: 1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1人买过
  •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以晚清湖湘理学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主要研究清咸同(1851-1874)年问的湖湘理学群体,对嘉道(1796-1850)、光绪(1875-1908)时期的湖湘理学群体并不予以详细考察。这主要是考虑到,晚清湖湘理学群体起于嘉道,盛于咸同,到光绪年间已经衰颓。而且,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咸同年间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交织,内忧与外患的叠合,中央与地方同治天下局面的形成,旨在“求强”、“求富”的自强运动的发轫,凡此种种,都绕不开湖湘理学群体。可以说,“同治中兴”离不开理学复兴,理学复兴离不开这一时期湖湘理学群体的努力。因此,清咸同年间的湖湘理学群体更具有研究上的典型意义与价值。
    程朱理学作为元明以来的官方哲学,在清代已经呈现出种种衰落迹象。清初,在康熙帝的大力提倡下,程朱理学也仍然居于学界的统治地位。然而,自乾嘉汉学兴起之后,清代学风发生转变。许多士人往往只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诵读程朱的著述,一旦考中,就将它们束之高阁,转而研习汉学诗赋,以博取在学界的声名。程朱理学受到多数士人的厌弃,被长期冷落。直至道咸以后,清王朝鉴于政治上和学术上出现的双重危机形势,把挽回危机的希望寄托于程朱理学的重振,各地的理学士人也逐渐活跃起来,纷纷举起振兴程朱理学的旗帜,终于在同治年间酿成了一个短暂的理学复兴局面。 张晨怡,1976年出生,女,浙江绍兴人。汉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开设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化概论等课程。已发表主要学术论文《罗泽南与晚清理学复兴》、《罗泽南及其弟子与“同治中兴”》、《略论清同治年间的理学复兴》、《罗泽南理学思想论略》、《清道光年间理学士人在京交游述论》、《困而知学——湘军理学家罗泽南的早年历程》、《抗战文学的区域特征与主题演变》等十余篇论文。 绪论
    第一章区域文化传统与资源
    第一节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区域文化传统
    第二节区域文化传统如何转化为资源

    第二章湖湘理学士人的集结
    第一节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最初形成
    一、曾国藩与二仙的结识
    二、曾、左、胡的早年交往
    三、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行动
    四、湖湘理学士人的最初集结

    第二节一个典型案例:以罗泽南为中心的子群体
    一、罗泽南与同辈湖湘理学士人
    二、罗泽南与罗门弟子

    第三章湖湘理学群体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学术论辨与调和:湖湘理学群体守道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义理经世:湖湘理学群体救时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湖湘理学群体的社会实践
    第一节湘军网络的形成与维系
    第二节重建社会秩序的理想与实践

    第五章秩序重建的成功与失败
    第一节“同治天下”——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二节文化政治视野下的晩清湖理学群体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以晚清湖湘理学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主要研究清咸同(1851-1874)年问的湖湘理学群体,对嘉道(1796-1850)、光绪(1875-1908)时期的湖湘理学群体并不予以详细考察。这主要是考虑到,晚清湖湘理学群体起于嘉道,盛于咸同,到光绪年间已经衰颓。而且,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咸同年间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交织,内忧与外患的叠合,中央与地方同治天下局面的形成,旨在“求强”、“求富”的自强运动的发轫,凡此种种,都绕不开湖湘理学群体。可以说,“同治中兴”离不开理学复兴,理学复兴离不开这一时期湖湘理学群体的努力。因此,清咸同年间的湖湘理学群体更具有研究上的典型意义与价值。
    程朱理学作为元明以来的官方哲学,在清代已经呈现出种种衰落迹象。清初,在康熙帝的大力提倡下,程朱理学也仍然居于学界的统治地位。然而,自乾嘉汉学兴起之后,清代学风发生转变。许多士人往往只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诵读程朱的著述,一旦考中,就将它们束之高阁,转而研习汉学诗赋,以博取在学界的声名。程朱理学受到多数士人的厌弃,被长期冷落。直至道咸以后,清王朝鉴于政治上和学术上出现的双重危机形势,把挽回危机的希望寄托于程朱理学的重振,各地的理学士人也逐渐活跃起来,纷纷举起振兴程朱理学的旗帜,终于在同治年间酿成了一个短暂的理学复兴局面。
  • 作者简介:
    张晨怡,1976年出生,女,浙江绍兴人。汉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开设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化概论等课程。已发表主要学术论文《罗泽南与晚清理学复兴》、《罗泽南及其弟子与“同治中兴”》、《略论清同治年间的理学复兴》、《罗泽南理学思想论略》、《清道光年间理学士人在京交游述论》、《困而知学——湘军理学家罗泽南的早年历程》、《抗战文学的区域特征与主题演变》等十余篇论文。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区域文化传统与资源
    第一节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区域文化传统
    第二节区域文化传统如何转化为资源

    第二章湖湘理学士人的集结
    第一节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最初形成
    一、曾国藩与二仙的结识
    二、曾、左、胡的早年交往
    三、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行动
    四、湖湘理学士人的最初集结

    第二节一个典型案例:以罗泽南为中心的子群体
    一、罗泽南与同辈湖湘理学士人
    二、罗泽南与罗门弟子

    第三章湖湘理学群体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学术论辨与调和:湖湘理学群体守道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义理经世:湖湘理学群体救时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湖湘理学群体的社会实践
    第一节湘军网络的形成与维系
    第二节重建社会秩序的理想与实践

    第五章秩序重建的成功与失败
    第一节“同治天下”——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二节文化政治视野下的晩清湖理学群体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张晨怡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张晨怡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张晨怡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1912:帝国的终结
张晨怡 著
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
罗泽南理学思想研究
张晨怡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