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544747356
定价: 49.8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24页
字数: 37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鉴宝丛书
  •   本书集中国玺印篆刻之珍品,收录了著名博物馆玺印篆刻精华,用一千余幅图片,系统地诠释了中国玺印篆刻艺术风格,如先秦、西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玉玺、官印、私印、肖形印以及篆、隶、行、草等字体在篆刻艺术上的演变进程,从专业的角度,向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鉴别玺印篆刻艺术的要点,如用料、材质、钮印造型和图案纹饰等。这是一部收藏鉴别玺印篆刻的小百科。本书对每一方经典篆刻印在不同时期的篆法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诠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供收藏者赏析学习。   张学,京城著名收藏家、学者,著有《中国唐青花研究》和《中国官窑研究》等。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客座教授。 9 古代玺印之源流 
    古印上的文字可以代表中国文字字体、字形的全部,自秦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字体,没有在古印中见不到的,如最古的鸟篆、龙文、大篆、小篆等。而且印文的书写和镌刻都出自名家之手,非常认真。 
    17 春秋战国玺印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迎来了“百家争鸣”。当时文书往来、货物流通的封检及器物制作的信用,多以玺印为凭证,并且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与行使职权的信物。玺印,则主要是根据各诸侯国的文字风格、印文字体独立形制而立论。 
    43 秦两汉玺印 
    秦统一文字为规范的小篆, 在玺印、官印、私印上采用“田字格”“日字格”均布四字为特征。秦汉时设立掌管符玺的官署。各种质料、钮式、印绶分别与“玺”“章”“印”三种称名相对应,作为等级的标志。 
    81 魏晋南北朝玺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章制度作为当时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被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官印制作虽然仍基本延续了秦汉制度,但印文、形制等都比较粗犷。私印,仍是沿用汉印制,而少有变化,唯字体多采用当时流行的魏碑体、篆白文、朱文小篆、鸟虫文等。 
    91 隋唐五代玺印 
    隋唐时期,官印的制作和使用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印文内容由官员个人的官职名称转变为官署名称。唐代官印改由专人保管,官署印印面增大,钮式简化但增高增大,多用方形钮、长形圆钮,印文改用朱文小篆。印文布局对称,字体纤细端庄,有书法之感。 
    105 宋辽金元玺印 
    宋代的官印制度继承唐代官印制度并有所发展。钮式为橛钮,印文笔画变化曲折,形成“九叠篆”体,为辽、西夏、金、元时期官印所沿用。印的背面绝大多数刻有年款。宋代文人名号、斋室印和闲章也反映了都市经济的繁荣。 
    137 明朝玺印篆刻 
    明代印制,官印继承金元式样,印文、形制均有严格的规范,而完全成为信验的工具了。明代私印除使用小篆外,并以古文入印,文人篆刻流派兴起和繁盛在明中期。石质印章篆刻普及,便利了当时文人书画的空前发展,也推动了和书画创作有密切关系的文人篆刻的兴起。 
    165 清朝玺印篆刻 
    清朝因版图疆域大,管理区域设行政官印比较多,地方官印以铜质为主。印钮多同明制,印文特点为满汉对照,既有监造机构名和年款,也有以帝王年号为首的编号。汉文多用篆体,直取秦汉篆文而略作艺术变形;满文则有楷、篆两种。清中期文人篆刻进入盛期,各种流派孳乳,风格鲜明多样。晚清时期金石家多擅长篆刻,具有个性,强调秦汉传统,不趋时尚而各具风貌。
  •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国玺印篆刻之珍品,收录了著名博物馆玺印篆刻精华,用一千余幅图片,系统地诠释了中国玺印篆刻艺术风格,如先秦、西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玉玺、官印、私印、肖形印以及篆、隶、行、草等字体在篆刻艺术上的演变进程,从专业的角度,向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鉴别玺印篆刻艺术的要点,如用料、材质、钮印造型和图案纹饰等。这是一部收藏鉴别玺印篆刻的小百科。本书对每一方经典篆刻印在不同时期的篆法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诠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供收藏者赏析学习。
  • 作者简介:
      张学,京城著名收藏家、学者,著有《中国唐青花研究》和《中国官窑研究》等。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客座教授。
  • 目录:
    9 古代玺印之源流 
    古印上的文字可以代表中国文字字体、字形的全部,自秦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字体,没有在古印中见不到的,如最古的鸟篆、龙文、大篆、小篆等。而且印文的书写和镌刻都出自名家之手,非常认真。 
    17 春秋战国玺印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迎来了“百家争鸣”。当时文书往来、货物流通的封检及器物制作的信用,多以玺印为凭证,并且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与行使职权的信物。玺印,则主要是根据各诸侯国的文字风格、印文字体独立形制而立论。 
    43 秦两汉玺印 
    秦统一文字为规范的小篆, 在玺印、官印、私印上采用“田字格”“日字格”均布四字为特征。秦汉时设立掌管符玺的官署。各种质料、钮式、印绶分别与“玺”“章”“印”三种称名相对应,作为等级的标志。 
    81 魏晋南北朝玺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章制度作为当时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被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官印制作虽然仍基本延续了秦汉制度,但印文、形制等都比较粗犷。私印,仍是沿用汉印制,而少有变化,唯字体多采用当时流行的魏碑体、篆白文、朱文小篆、鸟虫文等。 
    91 隋唐五代玺印 
    隋唐时期,官印的制作和使用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印文内容由官员个人的官职名称转变为官署名称。唐代官印改由专人保管,官署印印面增大,钮式简化但增高增大,多用方形钮、长形圆钮,印文改用朱文小篆。印文布局对称,字体纤细端庄,有书法之感。 
    105 宋辽金元玺印 
    宋代的官印制度继承唐代官印制度并有所发展。钮式为橛钮,印文笔画变化曲折,形成“九叠篆”体,为辽、西夏、金、元时期官印所沿用。印的背面绝大多数刻有年款。宋代文人名号、斋室印和闲章也反映了都市经济的繁荣。 
    137 明朝玺印篆刻 
    明代印制,官印继承金元式样,印文、形制均有严格的规范,而完全成为信验的工具了。明代私印除使用小篆外,并以古文入印,文人篆刻流派兴起和繁盛在明中期。石质印章篆刻普及,便利了当时文人书画的空前发展,也推动了和书画创作有密切关系的文人篆刻的兴起。 
    165 清朝玺印篆刻 
    清朝因版图疆域大,管理区域设行政官印比较多,地方官印以铜质为主。印钮多同明制,印文特点为满汉对照,既有监造机构名和年款,也有以帝王年号为首的编号。汉文多用篆体,直取秦汉篆文而略作艺术变形;满文则有楷、篆两种。清中期文人篆刻进入盛期,各种流派孳乳,风格鲜明多样。晚清时期金石家多擅长篆刻,具有个性,强调秦汉传统,不趋时尚而各具风貌。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集(九江地区文物研究)
汪建策名家工作室、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赏玩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杂项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鉴宝专家李久芳谈玉器收藏
李久芳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全六卷)
望野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佛教造像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掌眼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尹剑翔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瓷器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青铜器鉴定秘要及市场平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入门 玉器卷
郭豫斌 主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李贺 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集(九江地区文物研究)
汪建策名家工作室、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赏玩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杂项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鉴宝专家李久芳谈玉器收藏
李久芳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全六卷)
望野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佛教造像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掌眼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尹剑翔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瓷器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青铜器鉴定秘要及市场平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入门 玉器卷
郭豫斌 主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李贺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集(九江地区文物研究)
汪建策名家工作室、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赏玩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杂项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鉴宝专家李久芳谈玉器收藏
李久芳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全六卷)
望野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佛教造像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师.掌眼
秦军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尹剑翔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瓷器鉴定秘要及市场评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青铜器鉴定秘要及市场平估
牛福忠 著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入门 玉器卷
郭豫斌 主编
鉴宝丛书:玺印篆刻收藏入门图鉴
鉴宝
李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