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811355598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3页
字数: 41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播事业的发展,
      当今时代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时代,
      当今社会曰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形成。那么,媒介批评的空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空间?在媒介批评方兴未艾之际,这是一个不能不加以明确阐释的重要问题。

      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一说到“批评”,人们往往会认为就是对某种缺点和错误的指责或抨击,甚至是对某种错误思想、言行的批驳与否定,从而使“批评”一词成为一个否定性概念,尤其是“批评”与“表扬”的习惯性对举,更是大大强化了这种印象。应当说,这是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的“革命”话语与“斗争”哲学所浸染的结果。事实上,
      “批评”一词不仅具有这样的政治性含义,而且具有哲学性含义或学术性含义。在哲学或学术的意义上,批评其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判断、评论。

      因此,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并非对媒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评判,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加以抨击,乃至否定,也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做法总结经验,加以肯定,倡导推广。换言之,媒介批评既可以是否定性的批评,也可以是肯定性的批评。当然,对于缺乏媒介批评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适当强调媒介批评的否定性指向,加强对媒介现实中各种问题的分析、评论、批判,对于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不能因为强调媒介批评的反思性、批判性乃至否定性,就扔掉媒介批评的建设性、倡导性、肯定性。对于媒介批评的价值取向,我们需要辩证思维。所谓“浇花除草”、“惩恶扬善”、“祛邪扶正”之类的俗语,正好反映了否定性批评与肯定性批评的辩证关系。 卷首语:媒介批评的空间

    媒介批评理论

     为“媒介批评”正名

     拯救的期待与想象——媒介批评的预设与批评者批评

     媒介批评——权力的困境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指归

     论“媒介批评”研究的三种语境

     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

     论中国现代媒介批评中的美学视角

     论叙事话语分析作为广告批评路径的背景、意义和问题

    媒介批评思想

     游离的幽灵:对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审视

     波斯曼与莱文森对网络媒介批判性思考的独特视角

     近代中国新闻职业精神思想探析

    媒介批评现状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

     媒介批评的整体缺席与系统失语

     科学精神在媒介批评中的缺失

     我国媒介批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媒介现实问题

    中外媒介透视

    媒介文化研究

    媒介批评教育

    学术研讨综述
  •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播事业的发展,
      当今时代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时代,
      当今社会曰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形成。那么,媒介批评的空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空间?在媒介批评方兴未艾之际,这是一个不能不加以明确阐释的重要问题。

      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一说到“批评”,人们往往会认为就是对某种缺点和错误的指责或抨击,甚至是对某种错误思想、言行的批驳与否定,从而使“批评”一词成为一个否定性概念,尤其是“批评”与“表扬”的习惯性对举,更是大大强化了这种印象。应当说,这是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的“革命”话语与“斗争”哲学所浸染的结果。事实上,
      “批评”一词不仅具有这样的政治性含义,而且具有哲学性含义或学术性含义。在哲学或学术的意义上,批评其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指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判断、评论。

      因此,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并非对媒介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评判,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加以抨击,乃至否定,也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做法总结经验,加以肯定,倡导推广。换言之,媒介批评既可以是否定性的批评,也可以是肯定性的批评。当然,对于缺乏媒介批评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适当强调媒介批评的否定性指向,加强对媒介现实中各种问题的分析、评论、批判,对于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不能因为强调媒介批评的反思性、批判性乃至否定性,就扔掉媒介批评的建设性、倡导性、肯定性。对于媒介批评的价值取向,我们需要辩证思维。所谓“浇花除草”、“惩恶扬善”、“祛邪扶正”之类的俗语,正好反映了否定性批评与肯定性批评的辩证关系。
  • 目录:
    卷首语:媒介批评的空间

    媒介批评理论

     为“媒介批评”正名

     拯救的期待与想象——媒介批评的预设与批评者批评

     媒介批评——权力的困境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指归

     论“媒介批评”研究的三种语境

     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

     论中国现代媒介批评中的美学视角

     论叙事话语分析作为广告批评路径的背景、意义和问题

    媒介批评思想

     游离的幽灵:对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审视

     波斯曼与莱文森对网络媒介批判性思考的独特视角

     近代中国新闻职业精神思想探析

    媒介批评现状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

     媒介批评的整体缺席与系统失语

     科学精神在媒介批评中的缺失

     我国媒介批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媒介现实问题

    中外媒介透视

    媒介文化研究

    媒介批评教育

    学术研讨综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提要探微:新闻传播理论纵横
董天策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
董天策、陈伟军、陈林侠、王玉玮、陈文敏 编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
董天策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仁智的乐趣:山水泉石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对传播交叉领域的学理审视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1辑·2008)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
董天策 主编;范以锦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新闻传播学论稿 (平装)
董天策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
董天策 著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
公关理论导引——公共关系丛书
董天策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