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500459163
定价: 3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1页
字数: 368千字
分类: 宗教
71人买过
  • 本书以慧远思想中最核心的“真识心缘起”为主轴,所谓的“真识心缘起”,就是指的人的最终认识包含了世界宇宙所具有全体与一般,成就与破坏等相对应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圆融的特点。通过研究净影寺慧远的思想,提示出潜在于慧远著作中的思想系统,即在这圆融灵活的方法和曲尽其致的解说包裹中,存在着一个以真识心为所依体开展出来的比较谨严和一贯的系统,尽力显明慧远思想的理论根源来龙去脉及在中国佛学中的价值。 冯焕珍,字 民,别号明焕,1964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二十年前初次听闻吾国圣贤之学,欣然归向。主要论文有《说“无念”为宗》、《马祖大机大用蠡测》、《六世纪华严学传承考辨》、《净影寺慧远的行持、著述及其显实宗》、《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 导论 佛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本书研究的问题

     一 佛教、佛学与佛学研究

     二 史学式研究

     三 哲学式研究

     四 经学式研究

     五 走向平等的经学观

     六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笫一章 慧远的思想背景、行持与著述

     第一节 慧远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慧远的行持

     第三节 慧远的著述

    第二章 归宗真识心的判教观

     第一节 慧远的法界观与方法论

     第二节 慧远对判教异说的评破

     第三节 一佛乘与二藏四宗

     第四节 慧远真识心缘起系统的衡定

    第三章 如实空如实不空的真识心

     第一节 真识心的名义及其体相

     第二节 简滥与辨正

    第四章 真识心受遮蔽的根源与过程

     第一节 真与痴合的阿梨耶识

     第二节 认实为虚的妄识

     第三节 认虚为实的事识

     第四节 众生流转过程总观

    第五章 真识心开显的基础

     第一节 法报二佛性

     第二节 佛性的当现问题

     第三节 慧远佛性论的价值与局限

    第六章 真识心开显的过程

     第一节 熏转三识的教证二行

     第二节 三转成佛的三识观

    第七章 真识心的朗现

     第一节 德体无雍、妙用自在的无上菩提

     第二节 体真、德圆、用博的大般涅槊

     第三节 妙色湛然的佛身

     第四节 妙寂离相、随物应现的纯真净土

    结语 慧远的遗产

     一 诸法仗缘而起

     二 如来藏学是正宗的佛教

     三 慧远思想在中国佛学中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慧远思想中最核心的“真识心缘起”为主轴,所谓的“真识心缘起”,就是指的人的最终认识包含了世界宇宙所具有全体与一般,成就与破坏等相对应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圆融的特点。通过研究净影寺慧远的思想,提示出潜在于慧远著作中的思想系统,即在这圆融灵活的方法和曲尽其致的解说包裹中,存在着一个以真识心为所依体开展出来的比较谨严和一贯的系统,尽力显明慧远思想的理论根源来龙去脉及在中国佛学中的价值。
  • 作者简介:
    冯焕珍,字 民,别号明焕,1964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二十年前初次听闻吾国圣贤之学,欣然归向。主要论文有《说“无念”为宗》、《马祖大机大用蠡测》、《六世纪华严学传承考辨》、《净影寺慧远的行持、著述及其显实宗》、《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
  • 目录:
    导论 佛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本书研究的问题

     一 佛教、佛学与佛学研究

     二 史学式研究

     三 哲学式研究

     四 经学式研究

     五 走向平等的经学观

     六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笫一章 慧远的思想背景、行持与著述

     第一节 慧远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慧远的行持

     第三节 慧远的著述

    第二章 归宗真识心的判教观

     第一节 慧远的法界观与方法论

     第二节 慧远对判教异说的评破

     第三节 一佛乘与二藏四宗

     第四节 慧远真识心缘起系统的衡定

    第三章 如实空如实不空的真识心

     第一节 真识心的名义及其体相

     第二节 简滥与辨正

    第四章 真识心受遮蔽的根源与过程

     第一节 真与痴合的阿梨耶识

     第二节 认实为虚的妄识

     第三节 认虚为实的事识

     第四节 众生流转过程总观

    第五章 真识心开显的基础

     第一节 法报二佛性

     第二节 佛性的当现问题

     第三节 慧远佛性论的价值与局限

    第六章 真识心开显的过程

     第一节 熏转三识的教证二行

     第二节 三转成佛的三识观

    第七章 真识心的朗现

     第一节 德体无雍、妙用自在的无上菩提

     第二节 体真、德圆、用博的大般涅槊

     第三节 妙色湛然的佛身

     第四节 妙寂离相、随物应现的纯真净土

    结语 慧远的遗产

     一 诸法仗缘而起

     二 如来藏学是正宗的佛教

     三 慧远思想在中国佛学中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中大哲学文库)
冯焕珍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参禅有道:《坛经》与禅宗十二讲
冯焕珍 著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佛源妙心禅师禅要(近现代佛学名家名著)
冯焕珍 编;释明向 校阅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经藏游意——佛教义学综论
冯焕珍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佛源妙心禅师广录(全三册)
冯焕珍 编;释明向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云门宗丛书:佛源妙心禅师禅要
冯焕珍 编;释明向 校
回归本觉:净影寺慧远的真识心缘起思想研究
悟雪山琴谱(全三册)
冯焕珍 主编;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