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1
版次: 2
ISBN: 9787535527196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3页
字数: 379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9人买过
  •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由于西学的东渐,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文化挑战。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近代社会思潮的云涌风发,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之积极精神的高扬,努力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新路。 雁南男,1929年2月生,重庆市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1952年8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学任教。1960年10月调中央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编辑。1972年春至贵阳师范学院(后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先后任教员、副教授、教授。曾任该校校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优秀论文评选委员通讯评委等10多种职务。自195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著、主编史学著21种29册。 本卷导论

      一  二三十年代中国政治

      二  经济变化与阶级变化

      三  二三十年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第八编  新民主主义的酝酿与初步形成

     第一章  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革命道路的认识

        一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二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三  陈独秀对中国国情与国民革命的认识

     第二章  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探索

        一  李大钊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索

        二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考

        三  邓中夏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探索

     第三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艰苦探索

        一  共产党人寻找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提出。

        三  毛泽东对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九编  三民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分化 

     第一章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

        一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与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二  关于民族主义

        三  关于民权主义

        四  关于民生主义

     第二章  “第三党”“平民阶级的三民主义” 

        一邓演达及“第三党”。

        二  “实现三民主义”为斗争目的

        三  平民政权理论

        四  “第三党”政治思想评议

      第三章  改组派“科学的”三民主义

        一  改组派及其政治立场

        二  复活十三年改组的国民党

        三  民生主义

        四  民权主义

      第四章  戴季陶“纯正的”三民主义

        一  戴季陶及其主义

        二  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三  “纯正的”主义需要“纯正的”党

        四  中共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蒋介石“儒家化”的三民主义

        一  蒋介石及其三民主义体系 

        二  “政治建设”

        三“心理建设”

        四  “伦理建设”

     第六章  胡汉民“连环的”三民主义

        一  三民主义的连环性

        二  训政时期“以党治国” 

        三  三民主义为立法原则

    第十编  波涛迭起的社会改良思潮

     第一章  国家主义的流传

        一  国家主义的输入与流传

        二  国家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  国家主义思潮评析

     第二章  “好政府”主义的产生和破灭

        一  “好政府”主义的产生

        二  “好政府”主义的思想主张

        三  “好政府”主义的破灭

     第三章  “联省自治”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

        一  “联省自治”思潮的兴起

        二  “联省自治”思潮的内容

        三  “联省自治”思潮的影响

     第四章  废督裁兵与化兵为工思潮的兴衰

        一  废督裁兵思潮的兴起及其主张

        二  孙中山“化兵为工”主张及其影响

        三  废督裁兵与化兵为工幻想的破灭

     第五章  人权派的人权与法制思想

        一  人权派的出现及人权与法制思潮的形成

        二  人权派人权与法制思想的内容

        三  人权派人权与法制思想评说

     第六章  乡村建设思潮的发展

        一  乡村建设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二  乡村建设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三  乡村建设思潮的历史作用

    第十一编  文化领域中的思潮与论争

     第一章  东西文化论战

        一  东西文化争论的必然性

        二  《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对垒 

        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是非评说

        四  两种文明观的争执

        五  各派思想之历史命运

     第二章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一  东西文化交汇与碰撞

        二  波澜壮阔、高潮迭起的论战进程

        三科玄论战评析

     第三章  非基督教思潮的兴起

        一  非基督教思潮的兴起

        二  非基督教思潮的基本主张

        三  非基督教思潮的特点

        四  非基督教思潮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

        一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争的缘起

     ……

    第十二编 抗日救亡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上)
  • 内容简介: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由于西学的东渐,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文化挑战。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近代社会思潮的云涌风发,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之积极精神的高扬,努力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新路。
  • 作者简介:
    雁南男,1929年2月生,重庆市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1952年8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学任教。1960年10月调中央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编辑。1972年春至贵阳师范学院(后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先后任教员、副教授、教授。曾任该校校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优秀论文评选委员通讯评委等10多种职务。自195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著、主编史学著21种29册。
  • 目录:
    本卷导论

      一  二三十年代中国政治

      二  经济变化与阶级变化

      三  二三十年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第八编  新民主主义的酝酿与初步形成

     第一章  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革命道路的认识

        一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二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三  陈独秀对中国国情与国民革命的认识

     第二章  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探索

        一  李大钊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索

        二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考

        三  邓中夏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探索

     第三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艰苦探索

        一  共产党人寻找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提出。

        三  毛泽东对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九编  三民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分化 

     第一章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

        一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与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二  关于民族主义

        三  关于民权主义

        四  关于民生主义

     第二章  “第三党”“平民阶级的三民主义” 

        一邓演达及“第三党”。

        二  “实现三民主义”为斗争目的

        三  平民政权理论

        四  “第三党”政治思想评议

      第三章  改组派“科学的”三民主义

        一  改组派及其政治立场

        二  复活十三年改组的国民党

        三  民生主义

        四  民权主义

      第四章  戴季陶“纯正的”三民主义

        一  戴季陶及其主义

        二  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三  “纯正的”主义需要“纯正的”党

        四  中共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蒋介石“儒家化”的三民主义

        一  蒋介石及其三民主义体系 

        二  “政治建设”

        三“心理建设”

        四  “伦理建设”

     第六章  胡汉民“连环的”三民主义

        一  三民主义的连环性

        二  训政时期“以党治国” 

        三  三民主义为立法原则

    第十编  波涛迭起的社会改良思潮

     第一章  国家主义的流传

        一  国家主义的输入与流传

        二  国家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  国家主义思潮评析

     第二章  “好政府”主义的产生和破灭

        一  “好政府”主义的产生

        二  “好政府”主义的思想主张

        三  “好政府”主义的破灭

     第三章  “联省自治”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

        一  “联省自治”思潮的兴起

        二  “联省自治”思潮的内容

        三  “联省自治”思潮的影响

     第四章  废督裁兵与化兵为工思潮的兴衰

        一  废督裁兵思潮的兴起及其主张

        二  孙中山“化兵为工”主张及其影响

        三  废督裁兵与化兵为工幻想的破灭

     第五章  人权派的人权与法制思想

        一  人权派的出现及人权与法制思潮的形成

        二  人权派人权与法制思想的内容

        三  人权派人权与法制思想评说

     第六章  乡村建设思潮的发展

        一  乡村建设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二  乡村建设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三  乡村建设思潮的历史作用

    第十一编  文化领域中的思潮与论争

     第一章  东西文化论战

        一  东西文化争论的必然性

        二  《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对垒 

        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是非评说

        四  两种文明观的争执

        五  各派思想之历史命运

     第二章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一  东西文化交汇与碰撞

        二  波澜壮阔、高潮迭起的论战进程

        三科玄论战评析

     第三章  非基督教思潮的兴起

        一  非基督教思潮的兴起

        二  非基督教思潮的基本主张

        三  非基督教思潮的特点

        四  非基督教思潮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

        一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争的缘起

     ……

    第十二编 抗日救亡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上)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史海深潜:吴雁南文选/贵州学者文丛
吴雁南 著;《贵州学者文丛》编辑出版委员会 编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一卷
吴雁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经学史(哲学类)
吴雁南、秦雪颀、李禹阶 编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经学史
吴雁南 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清代经学史通论
吴雁南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三卷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四卷
吴雁南;苏中立;郭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