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6
版次: 1
ISBN: 9787811090758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8页
字数: 272千字
分类: 法律
10人买过
  • 本书首先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从主体性原则、人文主义、市民社会、自然法理论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其次,分析了现代社会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基本原理:程序主体性原理、分权制衡原理以及诉讼民主原理。然后,以前述原理为基础,针对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制度现代提出了渐进性的改革和完善方案。最后,运用主体性理论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进一步改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辩诉交易的确立、刑事公诉案件的调解、减刑假释程序的司法化。 刘涛,男,汉族,1973年3月生,四川南江人。1992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1996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四川省科学城人民检察院工作;1998年考回四川大学法学院,2001年毕业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毕业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 绪论

     一、本书选题之意义

     二、理论预设与展开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主体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范围之界定

      一、研究现状

      二、评析

      三、本书中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相关范畴

      一、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目的

      二、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结构

      三、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功能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主体和主体性

      一、主体和客体

      二、主体性

      三、主体性与人性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主体性理念的内涵

      一、人性尊严与人权

      二、人性缺陷(恶)

     第三节 理论渊源与确立依据之分析

      一、主体性原则角度的分析

      二、人文主义角度的分析

      三、启蒙时代自然法角度的分析

      四、市民社会理论角度的分析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

      一、程序主体性原理的含义与要求

      二、被追诉人的程序主体权

      三、被害人的程序主体权

      四、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程序主体权

     第二节 分权制衡原理

      一、政治哲学中的分权制衡理论

      二、刑事诉讼中的分权制衡

     第三节 诉讼民主原理

      一、诉讼民主的界定

      二、刑事诉讼主体民主的主要展开形式

      三、刑事诉讼主体与民主的冲突和协调

    第四章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

     第一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权的确认与完善

      二、其他权利的进一步保障

     第二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权的确认与完善

      二、其他权利的进一步保障

     第三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证人的权利保障

      二、程序主体性原理与律师的权利保障

    第五章 分权制衡原理与国家机关刑事诉讼主体之定位

     第一节 法院司法权:专政工具向民权保障转型

      一、从专政工具向权利保障转型的话语背景

      二、司法审查权的确立

     第二节  以公诉权为核心重塑检察权

      一、目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存在的问题

      二、以公诉权为核心重塑我国的检察权

      三、以公诉权为核心改革侦控关系

      四、控告原则的完善

     第三节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之保障

      一、取消人大个案监督,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二、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公诉权

    第六章 诉讼民主原理与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的基本立场

      一、诉讼民主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正确看待诉讼民主在我国的特有价值

      三、精英民主与平民司法官的相对精英化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审判主体民主化之完善

      二、追诉主体民主化之完善

      三、司法官的任期制

      四、传媒与司法机关关系之协调

    第七章 主体性理念影响下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第一节 主体性理念与公诉案件之调解

      一、 刑事调解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实践情况

      二、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建构

     第二节  主体性理念与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一、辩诉交易的一般理论与实践——以美、德为中心

      二、被告人主体性地位的承认——辩诉交易的核心价值

      三、辩诉交易在我国确立面临的障碍

      四、设立控辩协商之构想

     第三节  罪犯的主体性地位与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诉讼化

      一、我国现行减刑假释程序的结构性缺陷

      二、罪犯的主体性地位与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诉讼化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从主体性原则、人文主义、市民社会、自然法理论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其次,分析了现代社会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基本原理:程序主体性原理、分权制衡原理以及诉讼民主原理。然后,以前述原理为基础,针对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制度现代提出了渐进性的改革和完善方案。最后,运用主体性理论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进一步改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辩诉交易的确立、刑事公诉案件的调解、减刑假释程序的司法化。
  • 作者简介:
    刘涛,男,汉族,1973年3月生,四川南江人。1992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1996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四川省科学城人民检察院工作;1998年考回四川大学法学院,2001年毕业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毕业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
  • 目录:
    绪论

     一、本书选题之意义

     二、理论预设与展开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主体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范围之界定

      一、研究现状

      二、评析

      三、本书中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相关范畴

      一、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目的

      二、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结构

      三、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功能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主体和主体性

      一、主体和客体

      二、主体性

      三、主体性与人性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主体性理念的内涵

      一、人性尊严与人权

      二、人性缺陷(恶)

     第三节 理论渊源与确立依据之分析

      一、主体性原则角度的分析

      二、人文主义角度的分析

      三、启蒙时代自然法角度的分析

      四、市民社会理论角度的分析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主体制度建构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

      一、程序主体性原理的含义与要求

      二、被追诉人的程序主体权

      三、被害人的程序主体权

      四、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程序主体权

     第二节 分权制衡原理

      一、政治哲学中的分权制衡理论

      二、刑事诉讼中的分权制衡

     第三节 诉讼民主原理

      一、诉讼民主的界定

      二、刑事诉讼主体民主的主要展开形式

      三、刑事诉讼主体与民主的冲突和协调

    第四章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

     第一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权的确认与完善

      二、其他权利的进一步保障

     第二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权的确认与完善

      二、其他权利的进一步保障

     第三节 程序主体性原理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

      一、程序主体性原理与证人的权利保障

      二、程序主体性原理与律师的权利保障

    第五章 分权制衡原理与国家机关刑事诉讼主体之定位

     第一节 法院司法权:专政工具向民权保障转型

      一、从专政工具向权利保障转型的话语背景

      二、司法审查权的确立

     第二节  以公诉权为核心重塑检察权

      一、目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存在的问题

      二、以公诉权为核心重塑我国的检察权

      三、以公诉权为核心改革侦控关系

      四、控告原则的完善

     第三节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之保障

      一、取消人大个案监督,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二、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公诉权

    第六章 诉讼民主原理与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的基本立场

      一、诉讼民主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正确看待诉讼民主在我国的特有价值

      三、精英民主与平民司法官的相对精英化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主体民主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审判主体民主化之完善

      二、追诉主体民主化之完善

      三、司法官的任期制

      四、传媒与司法机关关系之协调

    第七章 主体性理念影响下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第一节 主体性理念与公诉案件之调解

      一、 刑事调解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实践情况

      二、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建构

     第二节  主体性理念与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一、辩诉交易的一般理论与实践——以美、德为中心

      二、被告人主体性地位的承认——辩诉交易的核心价值

      三、辩诉交易在我国确立面临的障碍

      四、设立控辩协商之构想

     第三节  罪犯的主体性地位与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诉讼化

      一、我国现行减刑假释程序的结构性缺陷

      二、罪犯的主体性地位与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诉讼化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实务与大数据分析指引
盈科律师事务所编 张文明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诉讼出罪论
拜荣静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7辑(2023.1)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涉财执行实务精要
梁雅丽,傅庆涛,刘嘉梁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2.7总第205辑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法评论:正当防卫 江溯
江溯 主编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法判解·第23卷
陈兴良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法学研究(2023年第1辑)
吴宏耀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诉讼移管研究 法学理论 郇顶著 新华正版
郇顶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8辑(2023.2)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办案实用手册(修订第八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指南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学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中式烹调师(高级)
刘涛 主编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
刘涛 著;沙涛;李群;于法稳;姜冬梅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调查询问心理学手册——现状与未来
刘涛 译;[英]雷.布尔 (英)蒂姆.瓦伦丁 (英)汤姆.威廉姆森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古代庄子思想批判研究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公共卫生综合技能训练
刘涛 芮宝玲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基于迈克尔加成的硫醇荧光成像探针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海带绿色高效养殖技术与实例
刘涛 编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系统结构中的刑事司法与媒体关系研究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房地产企业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民营企业刑法风险及其防范
刘涛 著
刑事诉讼主体论——诉讼法学文库;31
新农村建设实用法律丛书:医疗医药法篇
刘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