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

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53613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4页
字数: 28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围绕“经济社会关系”这一研究主线,将社会科学范式视为一束由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和理论硬核等构成的知识连续体,将范式论战视为一场整体性的社会科学运动,采用跨学科的学术眼光,对发生在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两种基本学术范式即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百年论战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和多领域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著作从实践原则与范式自觉的学术立场出发,对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困境和范式危机进行深入反思,提出了重建经济社会关系研究范式和本土社会科学范式的新思路。   马良灿,男,1979年9月生,回族,社会学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贵州省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人才省长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民政部招标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一项。曾在《中国农村观察》、《青年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社会科学研究》、《中州学刊》等CSSCI及以上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 第一章导论
    一前人研究情况评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作为知识连续体的社会科学范式
    五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范式的知识论特征

    上篇镶嵌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一斯密经济社会思想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及其呈现
    二哈耶克对形式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延展
    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形式主义范式的拓展与创新
    四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形式小农学派
    小结
    第三章韦伯古典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传承
    一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前提:客观性与价值关联
    二嵌入经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主义价值信念
    三经济社会行动的理性制约与脱嵌
    四宗教伦理规约下的清教徒经济社会行动
    五从韦伯到科尔曼:形式主义传统的延展和深化
    小结
    第四章新经济社会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延展
    一社会网络与形式嵌入说
    二社会资本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剖析
    三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形式分析
    小结
    上篇结语

    中篇实质主义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波兰尼对形式经济学的批判与实质主义传统的创生
    一经济的“形式”与“实质”涵义及特征
    二“虚拟商品”观念的引入及其对市场经济的颠覆
    三建构性市场经济与自发性社会运动
    四市场社会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成长
    小结
    第六章萨林斯对形式主义的超越及新经济人类学思想的确立
    一实践理性抑或文化理性
    二对功利主义思想与道德根基的质疑
    三嵌入象征理性中的部落民族经济社会关系
    小结
    第七章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实体小农学派
    一恰亚诺夫的家户经济的组织理论
    二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发展”还是“内卷”
    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存理性逻辑
    小结
    第八章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与转型经济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及转型经济对社会科学创新的启示
    二科尔奈对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和资源协调机制的制度分析
    三社会主义理性再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四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中的精英循环问题
    小结
    中篇结语

    下篇范式反思与重建
    第九章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互构及其困境
    一形式主义中的实质主义因素
    二实质主义中的形式主义因素
    三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面临的范式困境
    小结
    第十章实践原则与范式重建
    一实践原则及其对“总体性”人类经济社会关系的认知
    二实践原则在社会科学视域中的展开
    三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多元嵌套逻辑:一个典型范例分析
    四从实践原则到实践范式
    小结

    结论从“范式自觉”到范式重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围绕“经济社会关系”这一研究主线,将社会科学范式视为一束由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和理论硬核等构成的知识连续体,将范式论战视为一场整体性的社会科学运动,采用跨学科的学术眼光,对发生在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两种基本学术范式即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百年论战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和多领域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著作从实践原则与范式自觉的学术立场出发,对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困境和范式危机进行深入反思,提出了重建经济社会关系研究范式和本土社会科学范式的新思路。
  • 作者简介:
      马良灿,男,1979年9月生,回族,社会学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贵州省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人才省长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民政部招标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一项。曾在《中国农村观察》、《青年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社会科学研究》、《中州学刊》等CSSCI及以上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
  •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前人研究情况评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本书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作为知识连续体的社会科学范式
    五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范式的知识论特征

    上篇镶嵌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一斯密经济社会思想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及其呈现
    二哈耶克对形式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延展
    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形式主义范式的拓展与创新
    四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形式小农学派
    小结
    第三章韦伯古典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传承
    一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前提:客观性与价值关联
    二嵌入经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主义价值信念
    三经济社会行动的理性制约与脱嵌
    四宗教伦理规约下的清教徒经济社会行动
    五从韦伯到科尔曼:形式主义传统的延展和深化
    小结
    第四章新经济社会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延展
    一社会网络与形式嵌入说
    二社会资本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剖析
    三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形式分析
    小结
    上篇结语

    中篇实质主义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波兰尼对形式经济学的批判与实质主义传统的创生
    一经济的“形式”与“实质”涵义及特征
    二“虚拟商品”观念的引入及其对市场经济的颠覆
    三建构性市场经济与自发性社会运动
    四市场社会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成长
    小结
    第六章萨林斯对形式主义的超越及新经济人类学思想的确立
    一实践理性抑或文化理性
    二对功利主义思想与道德根基的质疑
    三嵌入象征理性中的部落民族经济社会关系
    小结
    第七章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实体小农学派
    一恰亚诺夫的家户经济的组织理论
    二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发展”还是“内卷”
    三农民集体行动的生存理性逻辑
    小结
    第八章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与转型经济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及转型经济对社会科学创新的启示
    二科尔奈对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和资源协调机制的制度分析
    三社会主义理性再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四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中的精英循环问题
    小结
    中篇结语

    下篇范式反思与重建
    第九章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互构及其困境
    一形式主义中的实质主义因素
    二实质主义中的形式主义因素
    三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面临的范式困境
    小结
    第十章实践原则与范式重建
    一实践原则及其对“总体性”人类经济社会关系的认知
    二实践原则在社会科学视域中的展开
    三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多元嵌套逻辑:一个典型范例分析
    四从实践原则到实践范式
    小结

    结论从“范式自觉”到范式重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
贵州回族礼俗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马良灿、刘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