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批判——解构主义翻译观专题研究

借鉴与批判——解构主义翻译观专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6
版次: 1
ISBN: 9787562448488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语言文字
8人买过
  • 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解构主义翻译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阐明它是西方主观唯心主义与东方犹太民族文化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优点是彻底的批判精神、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有效的阅读方法,其缺陷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以偏概全走极端;指出我国译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之路应当是以外译中和中译外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的翻译研究之路。   李龙泉,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翻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主攻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至今,已从事中教10年,高教18年,发表学术论文16篇,译著8部;曾获省级教学科研奖二等奖,院级科研奖二等奖;2006年 绪论 

    第一章 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一、解构主义

      1.哲学立场

      2.思维模式

      3.阅读策略

     二、解构主义翻译观

      1.德里达的“延异”论及翻译观 

      2.本雅明的“纯语言”及其翻译观 

      3.韦努蒂“异化论”及其翻译观

    第二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西方哲学思想的轨迹 

     二、东方犹太民族特性 

    第三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之借鉴与反思

     一、价值与借鉴

     二、反思与质疑

    第四章 翻译的本质属性

    第五章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思维范式

     一、中国人的地理环境及思想萌芽

     二、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萌芽

     三、儒、道哲学之前的思想观念

      1.混沌整体与万物有灵

      2.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

     四、儒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

      1.孔孟之道与中庸学说

      2.儒学的地位和影响

     五、道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

      1.老、庄哲学

      2.道的艺术

      3.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

      2.儒道互补

      3.以和为贵

      4.实践理性

    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译论的联系与特质

     一、尊崇先贤,忠信第一 

     二、知行合一,实践为重 

     三、天人合一,辞约意丰 

    第七章 辨证唯物主义与翻译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亲缘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翻译研究

      1.物质观 

      2.意识论 

      3.实践观 

      4.唯物辩证法 

      5.认识论 

      6.真理论 

    第八章 解构主义翻译观批判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 

     二、同一:差异产生的基础

     三、以偏概全的解构思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

     “叛逆观”的缘由、缺陷及危害性

     析“目的论”之不成立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弊端与缺陷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解构主义翻译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阐明它是西方主观唯心主义与东方犹太民族文化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优点是彻底的批判精神、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有效的阅读方法,其缺陷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以偏概全走极端;指出我国译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之路应当是以外译中和中译外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的翻译研究之路。
  • 作者简介:
      李龙泉,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翻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主攻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至今,已从事中教10年,高教18年,发表学术论文16篇,译著8部;曾获省级教学科研奖二等奖,院级科研奖二等奖;2006年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一、解构主义

      1.哲学立场

      2.思维模式

      3.阅读策略

     二、解构主义翻译观

      1.德里达的“延异”论及翻译观 

      2.本雅明的“纯语言”及其翻译观 

      3.韦努蒂“异化论”及其翻译观

    第二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西方哲学思想的轨迹 

     二、东方犹太民族特性 

    第三章 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之借鉴与反思

     一、价值与借鉴

     二、反思与质疑

    第四章 翻译的本质属性

    第五章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思维范式

     一、中国人的地理环境及思想萌芽

     二、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萌芽

     三、儒、道哲学之前的思想观念

      1.混沌整体与万物有灵

      2.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

     四、儒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

      1.孔孟之道与中庸学说

      2.儒学的地位和影响

     五、道家哲学基本观点简述

      1.老、庄哲学

      2.道的艺术

      3.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

      2.儒道互补

      3.以和为贵

      4.实践理性

    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译论的联系与特质

     一、尊崇先贤,忠信第一 

     二、知行合一,实践为重 

     三、天人合一,辞约意丰 

    第七章 辨证唯物主义与翻译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亲缘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翻译研究

      1.物质观 

      2.意识论 

      3.实践观 

      4.唯物辩证法 

      5.认识论 

      6.真理论 

    第八章 解构主义翻译观批判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立论与体系背离 

     二、同一:差异产生的基础

     三、以偏概全的解构思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

     “叛逆观”的缘由、缺陷及危害性

     析“目的论”之不成立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弊端与缺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