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12
版次: 1
ISBN: 9787806508954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4页
字数: 400千字
分类: 历史
10人买过
  •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是其女儿孙丹年编著的本书饱含激情,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孙铭勋如何从边远的贵州,到当时的首都南京投考陶行知先生办的晓压师范学校,成为陶1门弟子,从此长期追随陶行知进行教育改革,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历程。1927年,孙铭勋和戴自俺准备投考晓庄师范时,曾给陶先生写过一封信,陶先生亲自给他们的回信中说:“晓庄学校开办已快一年,贵州的同志一个还没有”,因此对他们准备投考晚压“极表欢迎”。并说“如果将来乡教育有到贵州的一天,两位便是第一位使者。”他们没有辜负陶先生的期望,后来都成为陶先生的得力助手,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贵州和全国传播,作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孙丹年,女,祖籍贵州平坝县,出生于重庆。l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赴拉萨,先后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艺处、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工作。1990年返回重庆,先后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市文化局创作室工作。业余发表文章计数百万字,出版 序一 孔令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向贵州籍的著名平民教育家孙铭勋学习

    序二 胡晓风金成林: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孙妈妈

    序三 刘明华:知行合一的理想主义者——读《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感言

    序四 顾久:孙铭勋映射了一个世界

    序五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师承陶先生,凝视“生活教育”放射的光芒

     第一节 黔中学子拜陶门

       在“屯堡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种植鸦片烟——民穷财尽

       军校梦的破灭

       偶然的机会,必然的选择

     第二节 小革无知依宝树

        陶行知坚持.生的观点:经由教育创造一民主国家

        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体系

        陶先生说出了孙铭勋的肺腑之言

        粱漱溟先生的晓庄观感

      孙锦勋终身事业的开端

      陶行知先生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中围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晓庄幼稚园

      努力蛮干的时期

      提出把各幼稚园集合成一个独立的学院并获得通过

      幼稚教师是一种什么人

      凝视生活教育放射的光芒

     第三节 半载蟠桃初献寿

       改造课程的酝酿时期

       预定单元:为孙中山先生“祝寿”

       进人完全由儿童自己发动的阶段

       半载蟠桃初献寿

     第四节 创办迈皋桥幼稚园

       两个学生:两盏不省油的灯

       迈皋桥幼稚园诞生

       培养优美情操,养成文明习惯

     第五节 晓庄事变

       晓庄学校被查封的原因

       孙铭勋被捕入狱

       企图斩尽杀绝晓庄事业

    第二章 学习陶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一节 青春为生活教育而燃烧

        给安徽涡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的一封信

        《涡阳乡村师范1931年计划大纲》

     第二节 新安小学与新安幼稚园

       来到江苏北部的淮安县

      ……

    第三章 天涯辗转,“过他檐下不低头”

    第四章 至死不渝,继承和维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想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是其女儿孙丹年编著的本书饱含激情,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孙铭勋如何从边远的贵州,到当时的首都南京投考陶行知先生办的晓压师范学校,成为陶1门弟子,从此长期追随陶行知进行教育改革,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历程。1927年,孙铭勋和戴自俺准备投考晓庄师范时,曾给陶先生写过一封信,陶先生亲自给他们的回信中说:“晓庄学校开办已快一年,贵州的同志一个还没有”,因此对他们准备投考晚压“极表欢迎”。并说“如果将来乡教育有到贵州的一天,两位便是第一位使者。”他们没有辜负陶先生的期望,后来都成为陶先生的得力助手,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贵州和全国传播,作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 作者简介:
    孙丹年,女,祖籍贵州平坝县,出生于重庆。l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赴拉萨,先后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艺处、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工作。1990年返回重庆,先后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市文化局创作室工作。业余发表文章计数百万字,出版
  • 目录:
    序一 孔令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向贵州籍的著名平民教育家孙铭勋学习

    序二 胡晓风金成林: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孙妈妈

    序三 刘明华:知行合一的理想主义者——读《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感言

    序四 顾久:孙铭勋映射了一个世界

    序五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师承陶先生,凝视“生活教育”放射的光芒

     第一节 黔中学子拜陶门

       在“屯堡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种植鸦片烟——民穷财尽

       军校梦的破灭

       偶然的机会,必然的选择

     第二节 小革无知依宝树

        陶行知坚持.生的观点:经由教育创造一民主国家

        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体系

        陶先生说出了孙铭勋的肺腑之言

        粱漱溟先生的晓庄观感

      孙锦勋终身事业的开端

      陶行知先生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中围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晓庄幼稚园

      努力蛮干的时期

      提出把各幼稚园集合成一个独立的学院并获得通过

      幼稚教师是一种什么人

      凝视生活教育放射的光芒

     第三节 半载蟠桃初献寿

       改造课程的酝酿时期

       预定单元:为孙中山先生“祝寿”

       进人完全由儿童自己发动的阶段

       半载蟠桃初献寿

     第四节 创办迈皋桥幼稚园

       两个学生:两盏不省油的灯

       迈皋桥幼稚园诞生

       培养优美情操,养成文明习惯

     第五节 晓庄事变

       晓庄学校被查封的原因

       孙铭勋被捕入狱

       企图斩尽杀绝晓庄事业

    第二章 学习陶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一节 青春为生活教育而燃烧

        给安徽涡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的一封信

        《涡阳乡村师范1931年计划大纲》

     第二节 新安小学与新安幼稚园

       来到江苏北部的淮安县

      ……

    第三章 天涯辗转,“过他檐下不低头”

    第四章 至死不渝,继承和维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想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陶门弟子教育家孙铭勋
中美合作所与太平洋战争
孙丹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