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302202738
定价: 3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6页
字数: 35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202人买过
  •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学生需要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产品紧密关联的人的因素,掌握各种形式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根据这一思路,《人机工程学》第1章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含义、发展、范畴、方法及其与“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第2章介绍作为设计依据的人体系统、人体尺度、感觉及其特性、知觉及其特性、人的信息处理机制、情绪与情感、运动器官及其特性、个体作业行为等方面的人因;第3~6章分别介绍人机界面设计(包括信息显示、操纵控制、计算机交互)、作业器具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环境设计等各领域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7章则从总体上介绍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人机工程设计的原理与程序;第8章以图例的形式列举了各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人机工程设计实例,可供参考和借鉴;附录A比较全面地列举了我国人机工程设计现行的国家标准名录,可供检索学习。与本教材配套出版了光盘一张,其中除包括教材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补充了大量因篇幅所限未能收入书中的图例,可供课程教学或自学欣赏所用。《人机工程学》可作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材或教辅,也可供设计人员进行相关设计时参考。 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1.1人机工程学
    1.2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
    1.3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畴
    1.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5设计“以人为本”观念下的人机工程学

    第2章系统中“人”的因素
    2.1人体系统与协调
    2.2人体尺度
    2.2.1人体测量学
    2.2.2常用人体尺度数据
    2.2.3人体尺度数据的应用
    2.2.4人体模板
    2.3感觉与感觉特性
    2.3.1视觉
    2.3.2听觉
    2.3.3嗅觉
    2.3.4味觉
    2.3.5肤觉
    2.3.6内部感觉
    2.3.7感觉的基本规律
    2.4知觉与知觉特性
    2.4.1物体知觉
    2.4.2错觉
    2.4.3知觉的基本规律
    2.5信息处理
    2.5.1信息处理机能
    2.5.2信息处理能力
    2.6情绪与情感
    2.6.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6.2情绪与情感的形式
    2.6.3情绪与情感的特性
    2.7运动器官与运动特性
    2.7.1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2.7.2肢体活动能及的范围
    2.7.3肢体的出力范围
    2.7.4肢体的动作速度和频率
    2.7.5肌肉的负荷
    2.8个体作业行为
    2.8.1技能作业中的动作研究
    2.8.2动作分析与动作经济原则

    第3章人机界面设计
    3.1信息显示设计
    3.1.1信息显示器概述
    3.1.2视觉显示设计
    3.1.3听觉显示设计
    3.1.4触觉显示设计
    3.1.5嗅觉显示设计
    3.1.6多通道显示设计
    3.1.7显示器选用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3.2操纵控制设计
    3.2.1操纵控制器概述
    3.2.2手动操纵控制设计
    3.2.3脚动操纵控制设计
    3.2.4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
    3.2.5控制器选用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3.3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3.3.1计算机交互界面概述
    3.3.2计算机交互界面的用户研究
    3.3.3计算机交互界面的交互方式设计
    3.3.4计算机交互界面开发过程
    3.3.5计算机交互界面的可用性工程

    第4章作业器具设计
    4.1手握式工具设计
    4.1.1手握式工具设计的生理学基础
    4.1.2手握式工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4.1.3把手设计
    4.2工作座椅设计
    4.2.1坐姿与工作座椅设计的生理学基础
    4.2.2工作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工作座椅人机工程设计
    4.2.4典型的工作座椅设计

    第5章作业空间设计
    5.1作业空间概述
    5.2近身作业空间设计
    5.2.1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5.2.2坐姿作业空间
    5.2.3立姿作业空间
    5.2.4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
    5.2.5其他姿势作业空间
    5.3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5.4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第6章作业环境设计
    6.1热环境及其设计
    6.1.1热环境与人体热平衡
    6.1.2热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1.3舒适的热环境
    6.1.4改善热环境的措施
    6.2噪声环境及其设计
    6.2.1噪声环境
    6.2.2噪声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2.3噪声标准
    6.2.4改善噪声环境的措施
    6.3振动环境及其设计
    6.3.1振动环境与人体的振动特性
    6.3.2振动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3.3振动标准
    6.3.4改善振动环境的措施
    6.4光环境及其设计
    6.4.1光环境
    6.4.2光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4.3光环境标准
    6.4.4光环境设计

    第7章人机系统设计
    7.1人机系统设计概述
    7.1.1人机系统及其设计
    7.1.2人机系统设计的要素
    7.1.3人机系统设计的范畴
    7.2人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7.2.1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
    7.2.2作环境设计
    7.2.3作过程设计
    7.3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7.3.1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
    7.3.2人机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
    7.4人机系统设计实例
    7.4.1设计目标
    7.4.2系统分析
    7.4.3系统设计
    7.4.4系统评价

    第8章人机工程设计赏析
    8.1信息显示设计
    8.1.1图形符号设计
    8.1.2仪表显示设计
    8.1.3灯光信号显示设计
    8.1.4色彩显示设计
    8.1.5触觉显示设计
    8.2操纵控制设计
    8.2.1手动操纵控制设计
    8.3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8.4作业器具设计
    8.4.1手握式工具设计
    8.4.2办公座椅设计
    8.5作业空间设计
    8.5.1作业场所设计
    8.5.2总体作业空间设计
    8.6作业环境设计

    附录A人机工程学设计主要国家标准一览
    A.1人的因素
    A.2信息显示设计
    A.2.1字符与图形设计
    A.2.2,灯光信号显示设计
    A.2.3色彩显示设计
    A.2.4听觉显示设计
    A.3操纵控制设计
    A.4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A.5作业器具设计
    A.6作业空间设计
    A.7作业环境设计
    A.7.1热环境
    A.7.2声环境
    .A.7.3振动环境
    A.7.4照明环境
    A.8人机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学生需要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产品紧密关联的人的因素,掌握各种形式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根据这一思路,《人机工程学》第1章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含义、发展、范畴、方法及其与“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第2章介绍作为设计依据的人体系统、人体尺度、感觉及其特性、知觉及其特性、人的信息处理机制、情绪与情感、运动器官及其特性、个体作业行为等方面的人因;第3~6章分别介绍人机界面设计(包括信息显示、操纵控制、计算机交互)、作业器具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环境设计等各领域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7章则从总体上介绍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人机工程设计的原理与程序;第8章以图例的形式列举了各个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人机工程设计实例,可供参考和借鉴;附录A比较全面地列举了我国人机工程设计现行的国家标准名录,可供检索学习。与本教材配套出版了光盘一张,其中除包括教材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补充了大量因篇幅所限未能收入书中的图例,可供课程教学或自学欣赏所用。《人机工程学》可作为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材或教辅,也可供设计人员进行相关设计时参考。
  • 目录:
    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1.1人机工程学
    1.2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
    1.3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畴
    1.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5设计“以人为本”观念下的人机工程学

    第2章系统中“人”的因素
    2.1人体系统与协调
    2.2人体尺度
    2.2.1人体测量学
    2.2.2常用人体尺度数据
    2.2.3人体尺度数据的应用
    2.2.4人体模板
    2.3感觉与感觉特性
    2.3.1视觉
    2.3.2听觉
    2.3.3嗅觉
    2.3.4味觉
    2.3.5肤觉
    2.3.6内部感觉
    2.3.7感觉的基本规律
    2.4知觉与知觉特性
    2.4.1物体知觉
    2.4.2错觉
    2.4.3知觉的基本规律
    2.5信息处理
    2.5.1信息处理机能
    2.5.2信息处理能力
    2.6情绪与情感
    2.6.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6.2情绪与情感的形式
    2.6.3情绪与情感的特性
    2.7运动器官与运动特性
    2.7.1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2.7.2肢体活动能及的范围
    2.7.3肢体的出力范围
    2.7.4肢体的动作速度和频率
    2.7.5肌肉的负荷
    2.8个体作业行为
    2.8.1技能作业中的动作研究
    2.8.2动作分析与动作经济原则

    第3章人机界面设计
    3.1信息显示设计
    3.1.1信息显示器概述
    3.1.2视觉显示设计
    3.1.3听觉显示设计
    3.1.4触觉显示设计
    3.1.5嗅觉显示设计
    3.1.6多通道显示设计
    3.1.7显示器选用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3.2操纵控制设计
    3.2.1操纵控制器概述
    3.2.2手动操纵控制设计
    3.2.3脚动操纵控制设计
    3.2.4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
    3.2.5控制器选用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3.3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3.3.1计算机交互界面概述
    3.3.2计算机交互界面的用户研究
    3.3.3计算机交互界面的交互方式设计
    3.3.4计算机交互界面开发过程
    3.3.5计算机交互界面的可用性工程

    第4章作业器具设计
    4.1手握式工具设计
    4.1.1手握式工具设计的生理学基础
    4.1.2手握式工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4.1.3把手设计
    4.2工作座椅设计
    4.2.1坐姿与工作座椅设计的生理学基础
    4.2.2工作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工作座椅人机工程设计
    4.2.4典型的工作座椅设计

    第5章作业空间设计
    5.1作业空间概述
    5.2近身作业空间设计
    5.2.1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5.2.2坐姿作业空间
    5.2.3立姿作业空间
    5.2.4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
    5.2.5其他姿势作业空间
    5.3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5.4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第6章作业环境设计
    6.1热环境及其设计
    6.1.1热环境与人体热平衡
    6.1.2热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1.3舒适的热环境
    6.1.4改善热环境的措施
    6.2噪声环境及其设计
    6.2.1噪声环境
    6.2.2噪声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2.3噪声标准
    6.2.4改善噪声环境的措施
    6.3振动环境及其设计
    6.3.1振动环境与人体的振动特性
    6.3.2振动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3.3振动标准
    6.3.4改善振动环境的措施
    6.4光环境及其设计
    6.4.1光环境
    6.4.2光环境对作业者及其作业的影响
    6.4.3光环境标准
    6.4.4光环境设计

    第7章人机系统设计
    7.1人机系统设计概述
    7.1.1人机系统及其设计
    7.1.2人机系统设计的要素
    7.1.3人机系统设计的范畴
    7.2人机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7.2.1作空间和工作设备的设计
    7.2.2作环境设计
    7.2.3作过程设计
    7.3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7.3.1人机系统设计的程序
    7.3.2人机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
    7.4人机系统设计实例
    7.4.1设计目标
    7.4.2系统分析
    7.4.3系统设计
    7.4.4系统评价

    第8章人机工程设计赏析
    8.1信息显示设计
    8.1.1图形符号设计
    8.1.2仪表显示设计
    8.1.3灯光信号显示设计
    8.1.4色彩显示设计
    8.1.5触觉显示设计
    8.2操纵控制设计
    8.2.1手动操纵控制设计
    8.3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8.4作业器具设计
    8.4.1手握式工具设计
    8.4.2办公座椅设计
    8.5作业空间设计
    8.5.1作业场所设计
    8.5.2总体作业空间设计
    8.6作业环境设计

    附录A人机工程学设计主要国家标准一览
    A.1人的因素
    A.2信息显示设计
    A.2.1字符与图形设计
    A.2.2,灯光信号显示设计
    A.2.3色彩显示设计
    A.2.4听觉显示设计
    A.3操纵控制设计
    A.4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
    A.5作业器具设计
    A.6作业空间设计
    A.7作业环境设计
    A.7.1热环境
    A.7.2声环境
    .A.7.3振动环境
    A.7.4照明环境
    A.8人机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人机工程学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张军平
人机工程学
人机营销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的29种成功策略 比尔·毕晓普商业经典系列丛书
[加拿大]比尔·毕晓普(Bill;Bishop
人机工程学
人机对齐
[美]布莱恩·克里斯汀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第2版) 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刘刚田;朱丹君;曹慧敏
人机工程学
人机协同:ChatGPT与智能时代教师发展
李宝敏
人机工程学
人机共舞:AIGC时代的工作变革
[美]大卫·施赖尔(David;Shrier
人机工程学
人机交互设计
熊美姝
人机工程学
人机交互与智能康复
李可
人机工程学
人机物共融制造模式与应用
鄢锋 著;刘敏
人机工程学
人机共创的智慧/大科学家讲科学(插图版)
戴汝为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原理及应用(陈波)
陈波、邓丽、樊春明 主编
人机工程学
人机界面组态与应用技术(西门子)
陈慧敏 张静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机工程学
设计概论:专业·职业·创业/“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吕杰锋、叶芳 编
人机工程学
设计概论:专业·职业·创业
吕杰锋、叶芳 编
人机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
吕杰锋 编
人机工程学
数码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学丛书
吕杰锋 编;陈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