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532760374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字数: 1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大学译丛
分类: 社会文化
70人买过
  •   《大学译丛: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是批判传播学领域内的经典之作。它首次联系大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作者以其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独立立场,紧扣现实问题,广泛地从工业和政府方面汲取信息,批判地研究美国的信息机构和产品如何被用来支持其在全球的帝国政治。《大学译丛: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有助我们理解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和转变,进而理解美国大众传媒的功能,及其政治、经济和外交的议程设置结构。   赫伯特·席勒 Herbert I.Schiller 1919-2000

      长期从事美国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批判性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媒体分析家。其代表作有《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思想的管理者》、《文化公司》以及《信息与经济危机》等。 第一版序言
    二十五年来的回顾
    变化中的美国公司经济
    新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公司观点的国际化
    销售信息的新领域:前苏联的势力范围
    后冷战时期的低工业化国家
    美国与西方国家对国际信息新秩序及其支持者的攻击
    展望未来
    第一章 为美国世纪服务的电子学和经济学
    第二章 商业广播媒介的崛起
    广播与经济发展
    无线电广播在美国的发展
    教育广播
    美国电视的早期经历
    美国的教育电视
    第三章 国内的传播联合体——第一部分:政府部门的军事化
    美国政府通信机构的演变
    军方接管部门问无线电顾问委员会
    国家通信系统的形成
    国家通信系统的军事化
    第四章 国内的传播联合体——第二部分:军事一工业团队
    研发工作的影响
    第五章 传播用于危机管理:电子技术在反革命中的应用
    传播与反叛乱
    反叛乱与空间通信
    空间的军事—工业联合体
    传播在反叛乱中的近期应用
    军事通信使用的资源
    国防部的国内传播机构
    第六章 美国的全球电子入侵
    节目出口
    电影工业中的类似趋势
    第七章 广播的国际商业化
    传播体系的全球商业化
    第八章 处于电子包围中的发展中国家
    消除文化差异的技巧
    民族自卫的努力
    经济援助与民族独立的必要性
    传播业的保护计划能否实现?
    第九章 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国际传播的控制机构
    1963年的日内瓦无线电会议
    国际空间通信系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形成
    工业化国家与国际通信
    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与发展中国家
    结论
    第十章 走向大众传播的民主重建:技术的社会利用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大学译丛: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是批判传播学领域内的经典之作。它首次联系大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作者以其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独立立场,紧扣现实问题,广泛地从工业和政府方面汲取信息,批判地研究美国的信息机构和产品如何被用来支持其在全球的帝国政治。《大学译丛: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有助我们理解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和转变,进而理解美国大众传媒的功能,及其政治、经济和外交的议程设置结构。
  • 作者简介:
      赫伯特·席勒 Herbert I.Schiller 1919-2000

      长期从事美国传播和文化产业的批判性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媒体分析家。其代表作有《大众传播与美帝国》、《思想的管理者》、《文化公司》以及《信息与经济危机》等。
  • 目录:
    第一版序言
    二十五年来的回顾
    变化中的美国公司经济
    新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公司观点的国际化
    销售信息的新领域:前苏联的势力范围
    后冷战时期的低工业化国家
    美国与西方国家对国际信息新秩序及其支持者的攻击
    展望未来
    第一章 为美国世纪服务的电子学和经济学
    第二章 商业广播媒介的崛起
    广播与经济发展
    无线电广播在美国的发展
    教育广播
    美国电视的早期经历
    美国的教育电视
    第三章 国内的传播联合体——第一部分:政府部门的军事化
    美国政府通信机构的演变
    军方接管部门问无线电顾问委员会
    国家通信系统的形成
    国家通信系统的军事化
    第四章 国内的传播联合体——第二部分:军事一工业团队
    研发工作的影响
    第五章 传播用于危机管理:电子技术在反革命中的应用
    传播与反叛乱
    反叛乱与空间通信
    空间的军事—工业联合体
    传播在反叛乱中的近期应用
    军事通信使用的资源
    国防部的国内传播机构
    第六章 美国的全球电子入侵
    节目出口
    电影工业中的类似趋势
    第七章 广播的国际商业化
    传播体系的全球商业化
    第八章 处于电子包围中的发展中国家
    消除文化差异的技巧
    民族自卫的努力
    经济援助与民族独立的必要性
    传播业的保护计划能否实现?
    第九章 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国际传播的控制机构
    1963年的日内瓦无线电会议
    国际空间通信系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形成
    工业化国家与国际通信
    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与发展中国家
    结论
    第十章 走向大众传播的民主重建:技术的社会利用
    译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E.M.罗杰斯 著;殷晓蓉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大学译丛: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美]巴林顿·摩尔 著;王茁、顾洁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洪世民、赵志恒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大学译丛·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
[美]龙多·卡梅伦(Rondo Cameron)、[美]拉里·尼尔(Larry Neal) 著;潘宁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当代政治哲学
[加拿大]威尔·金里卡 著;刘莘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著;邓建国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
[美]奥斯卡·刘易斯 著;李雪顺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希望的原理(第1卷)
[德]恩斯特·布洛赫 著;梦海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美]罗杰斯(Rogers E.M.) 著;殷晓蓉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
[美]肯特·弗兰纳里、乔伊斯·马库斯 著;张政伟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
[美]大卫·哈维 著;刘英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
[英]安东尼·吉登斯 著;郭忠华、潘华凌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美]阿曼达·蒙特尔/著李辛/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爵士乐史(精装本)
[美]泰德·乔亚 著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作家榜名著:菊与刀全译本(一本书讲透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全新未删节插图版《菊与刀》!特别收录4000多字导读 +12幅彩插!)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作家榜经典名 著;何谦 译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哈利·波特解析生物设定
[美]乔迪·雷文森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大学技术转移与学术创业:芝加哥手册(精装典藏版)
[美]艾伯特·N. 林克(Albert N. Link);[美]唐纳德·S. 西格尔(Donald S. Siegel);[英]麦克·赖特(Mike Wright)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了不起的建筑师扎哈 传奇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绘本传记 4-9岁
[美]维多利亚·滕特勒-克 雷洛夫 著绘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全新正版图书 改变世界的6种力亨利·波卓斯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73910929
[美] 亨利·波卓斯基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加勒比之梦:旅游、帝国扩张与全球流动
[美]布莱克·C. 斯科特 (Blake C. Scott)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加缪
[美]奥利弗·格洛格(Oliver Gloag)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读懂经济学:提升“财商”、塑造价值观念的经济学读本,一本书参破瞬息万变的经济世界底层逻辑!
[美]霍华德·亚鲁斯 著;赵善江 译;斯坦威 出品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数学侦探 神秘路线上的连环追踪
[美]丹尼尔·肯尼 艾米丽·博艾尔 著 刘玙婧、王婧 译;小博集出品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大学译丛)
陶瓷创意造型新技法(陶艺学习系列丛书)
[美]黛布·施瓦茨科夫 著,张靖靖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