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5-04
版次: 1
ISBN: 9787500073055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4页
字数: 424千字
分类: 历史
40人买过
  •   该论丛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著述的汇编,共分十三个专题,十四册,分别是: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前附有总编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各册导言的宗旨,在于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外背景和发展大势,并介绍当册作者和论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绍收录的论文和作者或收录的缘由,有些偏于介绍世界性史学研究的大趋势,有些又以分册主编对某一领域的看法为主轴,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简短的作者小传和本文的原刊数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查考。
      丛书汇集众多国际之名学者的名作。老一辈学者,如严耕望、劳榦、傅乐成、戴炎辉等,当代史学名家,如余英时、许倬云、禄耀东、毛汉光等,还有深厚的西学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学者,如陈弱水、颜娟英、李贞德等。云集了台湾半个世纪几代学者的代表著述,可谓名家荟萃,佳作琳琅。
      本丛书的文章的总的选录原则是以近期出版者为主,以展现较新的趋势和成果。但各册也有不同。有的分册收录的几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论文,如《生活与文化》分册;有的则收入较多几十年前的旧作,如《制度与国家》,这恰恰反映了台湾中国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转移。
      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资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关论文的查阅,都存在这一定的不便。国内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直要求及时看到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这是促使本丛书出版的主要因素。台湾和内地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台湾学者一方面受西方汉学界影响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国文化,有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在研究论题上,除了传统题目,台湾史学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议题,如医疗史、身体史,为国际史学界所注目。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的出版,应会给国内史学界带来新的资料、新的信息和新的关注点,对于两岸学术的交流和互动,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二十一篇论文,可呈现台湾史学界对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关注:第一卷部分“反思与前瞻”的六篇论文,回顾与检讨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的诸种面貌;第二卷部分“方法与方法论”的九篇论文,略可说明台湾史学强调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第三卷部分《历史解释》的六篇论文,大抵呈现台湾史不对历史解释的关注。当我们省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有关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相关论著,可以明显看出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显然高于历史解释,呈现了台湾史学向窄而深的现代学术研究靠扰之取向,因而有愈来愈多的史学工作者,以深入专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加上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结合,使台湾史学有愈来愈专来化的趋势,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到1990年代方始改变。 康乐,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1983),现任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时期宗教与政治、社会关系。著作有《唐代前期的边防》;《从西闻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佛教与素食》等。此外并负责《新桥译丛》的编译工作,目前 出版说明
    总序
    导言
    (一)反思与前瞻
    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辞
    中国近代史学的变重危构: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中国史研究与台湾史的未来
    台湾五十年“史学理论”的变遷与发展:1950-2000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不的中介点

    (二)方法与方法论
    史学方法论·绪论
    史学的方法、技术和危机
    试论思想史的历史研究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
    历史量化的反思
    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畴与方法学义
    近二十几年来欧美历史人口学之发展——兼论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学
    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
    战后台湾关第史学方法论的研究(1950-1980)

    (三)历史解释
    史学与世变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经史分途与史学评论的萌芽
    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边疆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不的理解与误解
  • 内容简介:
      该论丛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著述的汇编,共分十三个专题,十四册,分别是: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前附有总编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各册导言的宗旨,在于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外背景和发展大势,并介绍当册作者和论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绍收录的论文和作者或收录的缘由,有些偏于介绍世界性史学研究的大趋势,有些又以分册主编对某一领域的看法为主轴,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简短的作者小传和本文的原刊数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查考。
      丛书汇集众多国际之名学者的名作。老一辈学者,如严耕望、劳榦、傅乐成、戴炎辉等,当代史学名家,如余英时、许倬云、禄耀东、毛汉光等,还有深厚的西学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学者,如陈弱水、颜娟英、李贞德等。云集了台湾半个世纪几代学者的代表著述,可谓名家荟萃,佳作琳琅。
      本丛书的文章的总的选录原则是以近期出版者为主,以展现较新的趋势和成果。但各册也有不同。有的分册收录的几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论文,如《生活与文化》分册;有的则收入较多几十年前的旧作,如《制度与国家》,这恰恰反映了台湾中国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转移。
      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资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关论文的查阅,都存在这一定的不便。国内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直要求及时看到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这是促使本丛书出版的主要因素。台湾和内地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台湾学者一方面受西方汉学界影响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国文化,有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在研究论题上,除了传统题目,台湾史学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议题,如医疗史、身体史,为国际史学界所注目。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的出版,应会给国内史学界带来新的资料、新的信息和新的关注点,对于两岸学术的交流和互动,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二十一篇论文,可呈现台湾史学界对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关注:第一卷部分“反思与前瞻”的六篇论文,回顾与检讨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的诸种面貌;第二卷部分“方法与方法论”的九篇论文,略可说明台湾史学强调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第三卷部分《历史解释》的六篇论文,大抵呈现台湾史不对历史解释的关注。当我们省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有关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相关论著,可以明显看出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显然高于历史解释,呈现了台湾史学向窄而深的现代学术研究靠扰之取向,因而有愈来愈多的史学工作者,以深入专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加上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结合,使台湾史学有愈来愈专来化的趋势,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到1990年代方始改变。
  • 作者简介:
    康乐,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1983),现任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时期宗教与政治、社会关系。著作有《唐代前期的边防》;《从西闻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佛教与素食》等。此外并负责《新桥译丛》的编译工作,目前
  • 目录:
    出版说明
    总序
    导言
    (一)反思与前瞻
    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辞
    中国近代史学的变重危构: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中国史研究与台湾史的未来
    台湾五十年“史学理论”的变遷与发展:1950-2000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不的中介点

    (二)方法与方法论
    史学方法论·绪论
    史学的方法、技术和危机
    试论思想史的历史研究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
    历史量化的反思
    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畴与方法学义
    近二十几年来欧美历史人口学之发展——兼论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学
    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
    战后台湾关第史学方法论的研究(1950-1980)

    (三)历史解释
    史学与世变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经史分途与史学评论的萌芽
    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
    边疆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不的理解与误解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经济脉动
陈国栋、罗彤华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美术与考古
颜娟英 著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制度与国家
黄清连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思想与学术
陈弱水、王汎森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妇女与社会
李贞德、梁其姿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社会变迁: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邢義田、林丽月 著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生活与文化
蒲慕州 著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城市与乡村
梁庚尧、刘淑芬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原理
【英】柯林武德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杂稿续存(黄云眉著作集)
黄云眉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2年上卷(总第26卷)
杨共乐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与年谱: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厉震林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视野下的红学研究
郭士礼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理论手册
[英]萨拉·富特 主编;何立民 译;[加拿大]南希·帕特纳;余伟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乔治忠 著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通论(四种合刊)
浮田和民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概论(第二版)
《史学概论》编写组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理论核心观念研究
邓京力 主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下卷(总第27卷)
杨共乐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年下卷(总第25卷)
杨共乐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财务管理
康乐、彭红丽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项目管理/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康乐、张莉 编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韦伯作品集(套装共10册)
康乐、简惠美 译者;马克斯·韦伯(Max We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