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三礼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2
版次: 1
ISBN: 9787500465058
定价: 9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82页
字数: 707千字
分类: 历史
155人买过
  • 《郑玄三礼注研究》要对郑玄的《三礼注》作研究,首先必须对《三礼》进行通论性概述。众所周知,《三礼》历来被认为不仅是难读的书,而且又是争议最大的书。如认为《周礼》“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四库全书总目》)。而《郑玄三礼注研究》作者对《三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书名、流传、篇次、内容及其价值等棘手问题都直抒己见,或申述,或辩驳,或补纠,或论定,新知迭出,颇多创获。 通论编
    第一章郑玄生平事迹考略
    第二章郑玄著述考
    一、注释类
    二、著作类
    三、门弟子所辑类

    第三章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与郑学的出现
    一、西汉的今文经学博士
    二、刘歆校书与古文经的发现
    三、关于今古文之争
    四、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与郑学的出现
    第四章略论“礼是郑学”

    第五章《三礼》概述
    一、《周礼》概述
    二、《仪礼》概述
    三、《礼记》概述

    第六章论郑玄《三礼注》
    一、引论
    二、《三礼注》的注经方法
    三、《三礼注》的注经体例
    四、关于《三礼注》的考辨

    校勘编
    第一章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之条例考
    一、从本字不从通假字(126例)
    二、从本原字不从区别字(2例)
    三、从本字不从后起之生僻字(1例)
    四、从本字不从俗字(4例)
    五、从本字不从义近字(1例)
    六、从本字不从其义近字之通假字(1例)
    七、从通假字不从本字(8例)
    八、从通假字不从本字之义近字(1例)
    九、从通假字不从通假字之通假字(8例)
    一0、从通假字不从义异之字(1例)
    一一、从区别字不从本原字(3例)
    一二、从后起字不从通假字或假借字(2例)
    一三、从易晓字不从义晦字(1例)
    一四、从义训贴切之字不从易生歧义之字(1例)
    一五、已通用的假借字之假借字则从之而不改(1例)
    一六、从通用字不从其训诂字(1例)
    一七、从正体字不从其异体字(1例)
    一八、同为假借字从其相承用久者(1例)
    一九、同为通假字从其于义切近者(6例)
    二0、同为假借字从其较古者(1例)
    ……
    训诂篇
    附录引用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郑玄三礼注研究》要对郑玄的《三礼注》作研究,首先必须对《三礼》进行通论性概述。众所周知,《三礼》历来被认为不仅是难读的书,而且又是争议最大的书。如认为《周礼》“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四库全书总目》)。而《郑玄三礼注研究》作者对《三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书名、流传、篇次、内容及其价值等棘手问题都直抒己见,或申述,或辩驳,或补纠,或论定,新知迭出,颇多创获。
  • 目录:
    通论编
    第一章郑玄生平事迹考略
    第二章郑玄著述考
    一、注释类
    二、著作类
    三、门弟子所辑类

    第三章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与郑学的出现
    一、西汉的今文经学博士
    二、刘歆校书与古文经的发现
    三、关于今古文之争
    四、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与郑学的出现
    第四章略论“礼是郑学”

    第五章《三礼》概述
    一、《周礼》概述
    二、《仪礼》概述
    三、《礼记》概述

    第六章论郑玄《三礼注》
    一、引论
    二、《三礼注》的注经方法
    三、《三礼注》的注经体例
    四、关于《三礼注》的考辨

    校勘编
    第一章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之条例考
    一、从本字不从通假字(126例)
    二、从本原字不从区别字(2例)
    三、从本字不从后起之生僻字(1例)
    四、从本字不从俗字(4例)
    五、从本字不从义近字(1例)
    六、从本字不从其义近字之通假字(1例)
    七、从通假字不从本字(8例)
    八、从通假字不从本字之义近字(1例)
    九、从通假字不从通假字之通假字(8例)
    一0、从通假字不从义异之字(1例)
    一一、从区别字不从本原字(3例)
    一二、从后起字不从通假字或假借字(2例)
    一三、从易晓字不从义晦字(1例)
    一四、从义训贴切之字不从易生歧义之字(1例)
    一五、已通用的假借字之假借字则从之而不改(1例)
    一六、从通用字不从其训诂字(1例)
    一七、从正体字不从其异体字(1例)
    一八、同为假借字从其相承用久者(1例)
    一九、同为通假字从其于义切近者(6例)
    二0、同为假借字从其较古者(1例)
    ……
    训诂篇
    附录引用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郑玄三礼注研究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胡玉冰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
廖群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
项楚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朱向前 编
郑玄三礼注研究
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
赵轶峰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
王书才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
刘进宝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
胡星亮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黄文杰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潘显一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
卿希泰、詹石窗 编
郑玄三礼注研究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韩毅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注《易》表说
魏代富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以礼笺《诗》研究
梁锡锋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三礼注研究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通学及郑王之争研究
史应勇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周易>著作九种汇校
张义生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语言学研究
李玉平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辞典
唐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论丛
耿天勤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志
耿天勤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三礼注》《毛诗笺》同源词研究
王浩 作者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春秋》类辑佚书汇校
窦秀艳、孙连营 校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诗经》学研究
孔德凌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郑玄三礼注研究
礼记译注(全二册)
杨天宇 译
郑玄三礼注研究
仪礼译注
杨天宇 译
郑玄三礼注研究
周礼译注
杨天宇 译
郑玄三礼注研究
国学新读本:礼记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理论和实证研究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诗经:朴素的歌声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中华十大谋士(图文本)
杨天宇 编
郑玄三礼注研究
郑玄三礼注研究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经学探研录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礼记译注(上、下)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周礼译注
杨天宇 著
郑玄三礼注研究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
杨天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