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8-02
版次: 1
ISBN: 9787100056755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29人买过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系列之一的《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书中具体包括了: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的特点、篆体起了变化而隶体尚未定型的过渡形式、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变化通例、偏旁位置相对固定但尚未定型等内容。 黄文杰,广东潮安人,1950年生。1982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2年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文字。发表《篆隶字形来源问题探讨》、《说朋》、《战国秦汉文 序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题旨和方法
    第二节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秦至汉初简帛文字材料
    第四节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的整理和研究
    一资料的整理和著录
    二文字的释读
    三形体变化规律的探讨和隶变的研究
    四通假字的研究
    五字编的编撰

    第二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字形的来源
    第一节字形的主体来源于战国秦篆
    第二节部分字形来源于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大篆
    第三节某些写法深受六国古文之影响
    一篆隶与六国出土古文相合例
    二篆隶与传抄古文相合例

    第三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的特点
    第一节笔画平直化
    第二节篆体起了变化而隶体尚未定型的过渡形式
    第三节富有特色的字形、偏旁和部件

    第四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变化通例
    第一节简化与繁化
    一笔画简化以简省横画为主要特征
    二把一些偏旁或部件写成点形或横画
    三偏旁可简省,少数省例较多
    四同形偏旁、部件的简省
    第二节异化与同化
    一偏旁位置相对固定但尚未定型
    二义近形旁可以换用
    三音近声旁可以换用
    四偏旁或部件的同化
    五偏旁或部件的类化

    第五章秦至汉初简帛形近字辨析
    一“衣”“卒”辨
    二“吉”“告”辨
    三“勿”“(人彡)”辨
    四“大”“六”辨
    五“巳”“已”“己”辨
    六“人”“入”辨
    七“王”“玉”辨
    八“七”“十”辨
    九“氏”“民”辨

    第六章秦至汉初简帛疑难字词考释
    第一节疑难字考释述评
    第二节有关释文校读
    一《睡虎地秦墓竹简》等秦简牍释文校读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肆]》等汉初简帛释文校读
    第三节疑难字词考释
    一释“妻”
    二释“颇”
    三释“孕”
    四释“橐”
    五释“瘳”
    六释“胳”与“胠”
    七释“茀”“嫜”
    八释“薄”“杵”
    九释“岔”
    十释“鬈坍相易也”
    十一释“起土功”
    十二释“衃血”
    十三“重”字的构形
    十四说“色”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秦至汉初简帛之书名、篇名简称表
    附录一睡虎地秦简牍论著目录
    附录二马王堆简帛论著目录
    附录三银雀山汉简论著目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系列之一的《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书中具体包括了: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的特点、篆体起了变化而隶体尚未定型的过渡形式、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变化通例、偏旁位置相对固定但尚未定型等内容。
  • 作者简介:
    黄文杰,广东潮安人,1950年生。1982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2年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文字。发表《篆隶字形来源问题探讨》、《说朋》、《战国秦汉文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题旨和方法
    第二节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秦至汉初简帛文字材料
    第四节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的整理和研究
    一资料的整理和著录
    二文字的释读
    三形体变化规律的探讨和隶变的研究
    四通假字的研究
    五字编的编撰

    第二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字形的来源
    第一节字形的主体来源于战国秦篆
    第二节部分字形来源于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大篆
    第三节某些写法深受六国古文之影响
    一篆隶与六国出土古文相合例
    二篆隶与传抄古文相合例

    第三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的特点
    第一节笔画平直化
    第二节篆体起了变化而隶体尚未定型的过渡形式
    第三节富有特色的字形、偏旁和部件

    第四章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变化通例
    第一节简化与繁化
    一笔画简化以简省横画为主要特征
    二把一些偏旁或部件写成点形或横画
    三偏旁可简省,少数省例较多
    四同形偏旁、部件的简省
    第二节异化与同化
    一偏旁位置相对固定但尚未定型
    二义近形旁可以换用
    三音近声旁可以换用
    四偏旁或部件的同化
    五偏旁或部件的类化

    第五章秦至汉初简帛形近字辨析
    一“衣”“卒”辨
    二“吉”“告”辨
    三“勿”“(人彡)”辨
    四“大”“六”辨
    五“巳”“已”“己”辨
    六“人”“入”辨
    七“王”“玉”辨
    八“七”“十”辨
    九“氏”“民”辨

    第六章秦至汉初简帛疑难字词考释
    第一节疑难字考释述评
    第二节有关释文校读
    一《睡虎地秦墓竹简》等秦简牍释文校读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肆]》等汉初简帛释文校读
    第三节疑难字词考释
    一释“妻”
    二释“颇”
    三释“孕”
    四释“橐”
    五释“瘳”
    六释“胳”与“胠”
    七释“茀”“嫜”
    八释“薄”“杵”
    九释“岔”
    十释“鬈坍相易也”
    十一释“起土功”
    十二释“衃血”
    十三“重”字的构形
    十四说“色”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秦至汉初简帛之书名、篇名简称表
    附录一睡虎地秦简牍论著目录
    附录二马王堆简帛论著目录
    附录三银雀山汉简论著目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胡玉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郑玄三礼注研究
杨天宇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
廖群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
项楚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朱向前 编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
赵轶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
王书才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
刘进宝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
胡星亮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
卿希泰、詹石窗 编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潘显一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韩毅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秦至汉初历法研究
李忠林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江南戏曲文化史
黄文杰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护理学导论(第2版)()
黄文杰、雷芬芳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研究
黄文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浙江戏曲文化史
黄文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水化宁波:江南濒海区域水利文明的演进与表现
黄文杰 著;沈季民、宁波市水利局、宁波市水文化研究会 编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愤世嫉俗:杨德昌和他的电影
黄文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秦漢文字的整理與研究
黄文傑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文 化宁波 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
黄文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健美操教程
黄文杰、刘畅 编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陷落的电影江湖
黄文杰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黄文杰 著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
DIY2002防治黑客急救箱
黄文杰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