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5-11
版次: 1
ISBN: 9787030461278
定价: 8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8页
字数: 2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6人买过
  • 基于表面测温的边界及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算法研究,即是目前红外无损检测领域从定性到定量发展的关键理论基础,同时,作为导热反问题的一个分支,也是目前导热反问题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内科研、维修改革等项目的支持下,对试件或设备边界及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既和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又有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前言

    第1章 缺陷红外识别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缺陷检测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传热反问题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4 几何形状识别类导热反问题的研究方法综述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常用红外缺陷检测方式的传热分析

      2.1 概述

      2.2 导热微分方程

      2.3 离散化方程的推导

      2.4 有限尺寸试件检测过程的传热分析

        2.4.1 稳态检测方法

        2.4.2 瞬态检测方法

      2.5 半无限大试件的高功率短脉冲检测法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L-M算法的简单形状内部缺陷参数的识别

      3.1 概述

      3.2 L-M算法缺陷参数识别的求解过程

        3.2.1 导热正问题求解

        3.2.2 缺陷参数识别的导热反问题描述

        3.2.3 L-M算法反问题求解的迭代公式推导

        3.2.4 迭代求解的计算步骤

      3.3 二维识别算例

        3.3.1 二维缺陷试件内部传热的数理模型

        3.3.2 L-M算法中参数的描述与选取

        3.3.3 二维试件检测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3.3.4 二维缺陷识别结果及讨论

      3.4 三维识别算例

        3.4.1 三维缺陷试件检测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3.4.2 三维缺陷识别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不规则内部缺陷参数的识别

      4.1 概述

      4.2 共轭梯度法缺陷参数识别的求解过程

        4.2.1 导热正问题求解的数学物理模型

        4.2.2 内部边界形状参数识别的导热反问题描述

        4.2.3 共轭梯度法的迭代公式

        4.2.4 迭代收敛的判断条件

        4.2.5 迭代求解的计算步骤

      4.3 共轭梯度法在管道内壁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3.1 内部缺陷的红外特征规律

        4.3.2 内壁缺陷识别的模拟实验结果

      4.4 共轭梯度法在发热型内部缺陷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4.1 试件及缺陷本身导热系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2 缺陷边界离散点个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3 检测表面最大温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4 发热强度估计误差和温度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5 共轭梯度法在外边界加热内部缺陷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5.1 直接应用共轭梯度法的识别结果

        4.5.2 缺陷试件内部传热分析

        4.5.3 多次测量综合法的提出及其缺陷识别结果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识别参数转化和遗传算法的内部多缺陷识别

      5.1 概述

      5.2 缺陷形状识别到导热系数分布识别问题的转化

        5.2.1 问题提出及求解问题说明

        5.2.2 识别问题转化

      5.3 遗传算法概述和参数选择

        5.3.1 简单遗传算法概述

        5.3.2 缺陷识别的遗传算法描述

      5.4 后处理方法

        5.4.1 多次识别结果统计

        5.4.2 缩小范同二次识别

        5.4.3 围棋规则

      5.5 计算步骤

      5.6 数值算例及讨论

        5.6.1 数值算例:单个缺陷

        5.6.2 数值算例:多个缺陷

        5.6.3 数值算例:复杂形状缺陷

        5.6.4 数值算例:任意形状缺陷

        5.6.5 数值算例:网格密度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维修正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6.1 概述

      6.2 一维修正算法简介

        6.2.1 迭代公式的推导

        6.2.2 边界形状识别的迭代步骤

        6.2.3 修正项的计算

      6.3 一维修正算法的改进

        6.3.1 迭代公式的修正

        6.3.2 修正项计算方法的改进

        6.3.3 收敛条件的给出

      6.4 改进的一维修正算法在管道内壁边界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6.4.1 管道内壁边界识别问题描述

        6.4.2 改进一维修正算法描述

        6.4.3 算例和讨论

      6.5 改进的一维修正算法在交界面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6.5.1 交界面形状识别问题的正问题描述

        6.5.2 区域交界面形状识别问题的改进一维修正算法描述

        6.5.3 算例和讨论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有效导热系数识别的间接边界形状识别方法

      7.1 概述

      7.2 圆管内边界的间接识别方法

        7.2.1 管道内边界识别的正问题描述

        7.2.2 管道内边界形状的间接识别方法描述

        7.2.3 数值算例与讨论

      7.3 板状结构内边界的间接识别方法

        7.3.1 边界识别问题的数学描述

        7.3.2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板状结构内边界识别方法简述

        7.3.3 数值算例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识别算法的实验研究

      8.1 概述

      8.2 实验台及实验件

      8.3 实验测量与计算结果

        8.3.1 实验件Ⅰ的缺陷识别过程和结果

        8.3.2 实验件Ⅱ的缺陷识别结果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内壁面缺陷间接红外检测中的虚假缺陷现象分析

      9.1 概述

      9.2 虚假缺陷现象的传热分析

        9.2.1 伸展体试件传热模型

        9.2.2 试件的网格划分

        9.2.3 伸展体截面半径对临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9.2.4 伸展体长度对临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9.2.5 虚假缺陷现象表面最大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9.2.6 低导热系数试件中的虚假缺陷现象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基于表面测温的边界及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算法研究,即是目前红外无损检测领域从定性到定量发展的关键理论基础,同时,作为导热反问题的一个分支,也是目前导热反问题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内科研、维修改革等项目的支持下,对试件或设备边界及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既和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又有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作者简介: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缺陷红外识别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缺陷检测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传热反问题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4 几何形状识别类导热反问题的研究方法综述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常用红外缺陷检测方式的传热分析

      2.1 概述

      2.2 导热微分方程

      2.3 离散化方程的推导

      2.4 有限尺寸试件检测过程的传热分析

        2.4.1 稳态检测方法

        2.4.2 瞬态检测方法

      2.5 半无限大试件的高功率短脉冲检测法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L-M算法的简单形状内部缺陷参数的识别

      3.1 概述

      3.2 L-M算法缺陷参数识别的求解过程

        3.2.1 导热正问题求解

        3.2.2 缺陷参数识别的导热反问题描述

        3.2.3 L-M算法反问题求解的迭代公式推导

        3.2.4 迭代求解的计算步骤

      3.3 二维识别算例

        3.3.1 二维缺陷试件内部传热的数理模型

        3.3.2 L-M算法中参数的描述与选取

        3.3.3 二维试件检测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3.3.4 二维缺陷识别结果及讨论

      3.4 三维识别算例

        3.4.1 三维缺陷试件检测表面的温度分布规律

        3.4.2 三维缺陷识别结果及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不规则内部缺陷参数的识别

      4.1 概述

      4.2 共轭梯度法缺陷参数识别的求解过程

        4.2.1 导热正问题求解的数学物理模型

        4.2.2 内部边界形状参数识别的导热反问题描述

        4.2.3 共轭梯度法的迭代公式

        4.2.4 迭代收敛的判断条件

        4.2.5 迭代求解的计算步骤

      4.3 共轭梯度法在管道内壁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3.1 内部缺陷的红外特征规律

        4.3.2 内壁缺陷识别的模拟实验结果

      4.4 共轭梯度法在发热型内部缺陷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4.1 试件及缺陷本身导热系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2 缺陷边界离散点个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3 检测表面最大温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4.4 发热强度估计误差和温度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4.5 共轭梯度法在外边界加热内部缺陷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4.5.1 直接应用共轭梯度法的识别结果

        4.5.2 缺陷试件内部传热分析

        4.5.3 多次测量综合法的提出及其缺陷识别结果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识别参数转化和遗传算法的内部多缺陷识别

      5.1 概述

      5.2 缺陷形状识别到导热系数分布识别问题的转化

        5.2.1 问题提出及求解问题说明

        5.2.2 识别问题转化

      5.3 遗传算法概述和参数选择

        5.3.1 简单遗传算法概述

        5.3.2 缺陷识别的遗传算法描述

      5.4 后处理方法

        5.4.1 多次识别结果统计

        5.4.2 缩小范同二次识别

        5.4.3 围棋规则

      5.5 计算步骤

      5.6 数值算例及讨论

        5.6.1 数值算例:单个缺陷

        5.6.2 数值算例:多个缺陷

        5.6.3 数值算例:复杂形状缺陷

        5.6.4 数值算例:任意形状缺陷

        5.6.5 数值算例:网格密度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维修正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6.1 概述

      6.2 一维修正算法简介

        6.2.1 迭代公式的推导

        6.2.2 边界形状识别的迭代步骤

        6.2.3 修正项的计算

      6.3 一维修正算法的改进

        6.3.1 迭代公式的修正

        6.3.2 修正项计算方法的改进

        6.3.3 收敛条件的给出

      6.4 改进的一维修正算法在管道内壁边界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6.4.1 管道内壁边界识别问题描述

        6.4.2 改进一维修正算法描述

        6.4.3 算例和讨论

      6.5 改进的一维修正算法在交界面形状识别中的应用

        6.5.1 交界面形状识别问题的正问题描述

        6.5.2 区域交界面形状识别问题的改进一维修正算法描述

        6.5.3 算例和讨论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有效导热系数识别的间接边界形状识别方法

      7.1 概述

      7.2 圆管内边界的间接识别方法

        7.2.1 管道内边界识别的正问题描述

        7.2.2 管道内边界形状的间接识别方法描述

        7.2.3 数值算例与讨论

      7.3 板状结构内边界的间接识别方法

        7.3.1 边界识别问题的数学描述

        7.3.2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板状结构内边界识别方法简述

        7.3.3 数值算例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识别算法的实验研究

      8.1 概述

      8.2 实验台及实验件

      8.3 实验测量与计算结果

        8.3.1 实验件Ⅰ的缺陷识别过程和结果

        8.3.2 实验件Ⅱ的缺陷识别结果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内壁面缺陷间接红外检测中的虚假缺陷现象分析

      9.1 概述

      9.2 虚假缺陷现象的传热分析

        9.2.1 伸展体试件传热模型

        9.2.2 试件的网格划分

        9.2.3 伸展体截面半径对临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9.2.4 伸展体长度对临界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9.2.5 虚假缺陷现象表面最大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9.2.6 低导热系数试件中的虚假缺陷现象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第五版)
李晓彤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的荣光1
周春荔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政治学:上,新加坡国家梦想如何构筑
吕元礼 著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政治学.下,行动党治理体系怎样铸造?
吕元礼 著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之美 北大清华浙大老师力荐的几何思维书 几何解题书
戴中元 著;黄家礼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
职桂珍 杨彩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约束系统原理手册
(美)米拉.西塔拉姆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原本 科学元典丛书
欧几里得 著, 程晓亮、凌复华、车明刚 译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的荣光3
周春荔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的荣光2
周春荔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基础(英文版)
David Hilbert;Autho
几何形状导热反问题方法与应用
几何奇观(数学桥丛书)
阿尔弗雷德·S.波萨门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