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122205322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6页
字数: 342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1人买过
  • 本书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之一。在让读者了解摩擦学和摩擦磨损的知识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对耐磨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点、技术选择、材料选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富有创新意义的是,本书对新型摩擦学材料的原理、制备以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本书还给出了实际应用中表面耐磨设计的实例。
    本书对于机械设计、设备维护和维修,以及新型摩擦学材料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很有价值的参考图书。 高万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前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新型摩擦学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摩擦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1991),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次(1990,1997)和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次(1991,1999)。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本所创立了高分子聚合物摩擦学研究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第1章绪论
    1.1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的重大意义/001
    1.2摩擦学及摩擦学设计/003
    1.2.1摩擦学定义/003
    1.2.2摩擦学系统/004
    1.2.3摩擦学设计的基本问题——摩擦副子系统设计/004
    1.3基本摩擦学规律/006
    1.3.1摩擦学第一公理——摩擦学行为是系统依赖的/006
    1.3.2摩擦学第二公理——摩擦学元素的特性是时间依赖的/007
    1.3.3摩擦学第三公理——摩擦学行为是多个学科行为之间强耦合的结果/008
    参考文献/009
    第2章摩擦学基础和摩擦副
    2.1摩擦副子系统的结构与参数/010
    2.1.1摩擦副子系统的基本结构/010
    2.1.2摩擦副子系统的参数概述/011
    2.1.3摩擦副的材料/015
    2.1.4负荷集/016
    2.1.5负荷持续时间/019
    2.1.6接触条件/020
    2.2摩擦副中磨损造成损伤的机理和现象/041
    2.2.1磨损造成损伤的基本类型/041
    2.2.2黏着磨损/043
    2.2.3磨料磨损/047
    2.2.4疲劳磨损/049
    2.2.5腐蚀磨损/053
    2.2.6磨损过程的合成及微动磨损/056
    2.2.7摩擦疲劳学关于磨损-疲劳损伤的概念/059
    2.3磨损特性的描述与可靠性/071
    2.3.1磨损率/071
    2.3.2磨损表征/076
    2.3.3可靠性/076参考文献/079
    第3章摩擦副匹配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3.1摩擦磨损过程的通则/081
    3.2抗剪强度梯度法则和外摩擦/082
    3.3磨合和平衡粗糙度/083参考文献/087
    第4章摩擦副表面耐磨损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耐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模型/088
    4.2耐黏着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0
    4.3耐磨料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2
    4.4耐疲劳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4
    4.5耐腐蚀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5
    4.6主要耐磨表面保护技术类型/096
    参考文献/098
    第5章摩擦副表面耐磨损设计要点
    5.1黏着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099
    5.1.1影响黏着磨损行为的因素/099
    5.1.2提高抗黏着磨损能力的措施/109
    5.2磨料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14
    5.2.1影响磨料磨损行为的因素/114
    5.2.2提高抗磨料磨损能力的措施/124
    5.3疲劳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32
    5.3.1影响疲劳磨损行为的因素/132
    5.3.2提高抗疲劳磨损能力的措施/135
    5.4腐蚀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36
    5.4.1影响腐蚀磨损行为的因素/136
    5.4.2提高抗腐蚀磨损能力的措施/141
    5.5常用摩擦副子系统中出现的磨损机理及常用摩擦学材料的选用/142
    参考文献/144
    第6章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选用
    6.1选用的基本原则/145
    6.2摩擦学系统分析/147
    6.3表面保护覆层类型的确定/154
    6.3.1表面保护覆层类型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154
    6.3.2类型选择算法的说明/156
    6.4表面保护覆层类型的评价/170
    6.4.1技术性评价/170
    6.4.2经济性评价/172
    6.4.3表面保护覆层的磨损特征值汇集/173
    6.5应用实例/183参考文献/189
    第7章新型摩擦学材料设计实例
    7.1摩擦学材料的定义/190
    7.2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93
    7.2.1选择性转移的概念/193
    7.2.2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设计思路/193
    7.2.3Schiff碱铜络合物+甘油-聚乙烯微胶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和表征/195
    7.2.4Schiff碱铜络合物+甘油-聚乙烯微胶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197
    7.3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207
    7.3.1仿生润滑及高温发汗自润滑概念/207
    7.3.2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基体结构形态仿生设计及其表征模型/209
    7.3.3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基体成型机理及其工艺设计/211
    7.3.4多元固体润滑体设计/216
    7.3.5多元固体润滑体熔渗复合工艺设计/222
    7.3.6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224
    7.3.7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228参考文献/230
    第8章典型摩擦副摩擦学失效分析及防护工程实例
    8.1国产125MWKaplan水轮发电机枢轴/铜瓦摩擦副/233
    8.1.1枢轴/铜瓦摩擦学系统结构和摩擦学负荷集/233
    8.1.2枢轴/铜瓦摩擦副失效分析/235
    8.1.3用摩擦疲劳学观点分析枢轴/铜瓦损伤现象/237
    8.1.4枢轴/铜瓦摩擦副维修和防护方案探讨/240
    8.2国产125MWKaplan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摩擦副/242
    8.2.1水轮发电机转子结构及其磁轭/磁极铁芯配副/242
    8.2.2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摩擦学系统结构和摩擦学负荷集/244
    8.2.3转子磁轭/磁极铁芯失效分析/245
    8.2.4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损伤表面维修和防护方案建议/252
    参考文献/258
    索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之一。在让读者了解摩擦学和摩擦磨损的知识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对耐磨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点、技术选择、材料选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富有创新意义的是,本书对新型摩擦学材料的原理、制备以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本书还给出了实际应用中表面耐磨设计的实例。
    本书对于机械设计、设备维护和维修,以及新型摩擦学材料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是很有价值的参考图书。
  • 作者简介:
    高万振,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前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新型摩擦学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摩擦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1991),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次(1990,1997)和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次(1991,1999)。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本所创立了高分子聚合物摩擦学研究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的重大意义/001
    1.2摩擦学及摩擦学设计/003
    1.2.1摩擦学定义/003
    1.2.2摩擦学系统/004
    1.2.3摩擦学设计的基本问题——摩擦副子系统设计/004
    1.3基本摩擦学规律/006
    1.3.1摩擦学第一公理——摩擦学行为是系统依赖的/006
    1.3.2摩擦学第二公理——摩擦学元素的特性是时间依赖的/007
    1.3.3摩擦学第三公理——摩擦学行为是多个学科行为之间强耦合的结果/008
    参考文献/009
    第2章摩擦学基础和摩擦副
    2.1摩擦副子系统的结构与参数/010
    2.1.1摩擦副子系统的基本结构/010
    2.1.2摩擦副子系统的参数概述/011
    2.1.3摩擦副的材料/015
    2.1.4负荷集/016
    2.1.5负荷持续时间/019
    2.1.6接触条件/020
    2.2摩擦副中磨损造成损伤的机理和现象/041
    2.2.1磨损造成损伤的基本类型/041
    2.2.2黏着磨损/043
    2.2.3磨料磨损/047
    2.2.4疲劳磨损/049
    2.2.5腐蚀磨损/053
    2.2.6磨损过程的合成及微动磨损/056
    2.2.7摩擦疲劳学关于磨损-疲劳损伤的概念/059
    2.3磨损特性的描述与可靠性/071
    2.3.1磨损率/071
    2.3.2磨损表征/076
    2.3.3可靠性/076参考文献/079
    第3章摩擦副匹配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3.1摩擦磨损过程的通则/081
    3.2抗剪强度梯度法则和外摩擦/082
    3.3磨合和平衡粗糙度/083参考文献/087
    第4章摩擦副表面耐磨损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耐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模型/088
    4.2耐黏着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0
    4.3耐磨料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2
    4.4耐疲劳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4
    4.5耐腐蚀磨损表面保护的基本要求/095
    4.6主要耐磨表面保护技术类型/096
    参考文献/098
    第5章摩擦副表面耐磨损设计要点
    5.1黏着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099
    5.1.1影响黏着磨损行为的因素/099
    5.1.2提高抗黏着磨损能力的措施/109
    5.2磨料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14
    5.2.1影响磨料磨损行为的因素/114
    5.2.2提高抗磨料磨损能力的措施/124
    5.3疲劳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32
    5.3.1影响疲劳磨损行为的因素/132
    5.3.2提高抗疲劳磨损能力的措施/135
    5.4腐蚀磨损条件下服役的摩擦副/136
    5.4.1影响腐蚀磨损行为的因素/136
    5.4.2提高抗腐蚀磨损能力的措施/141
    5.5常用摩擦副子系统中出现的磨损机理及常用摩擦学材料的选用/142
    参考文献/144
    第6章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选用
    6.1选用的基本原则/145
    6.2摩擦学系统分析/147
    6.3表面保护覆层类型的确定/154
    6.3.1表面保护覆层类型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154
    6.3.2类型选择算法的说明/156
    6.4表面保护覆层类型的评价/170
    6.4.1技术性评价/170
    6.4.2经济性评价/172
    6.4.3表面保护覆层的磨损特征值汇集/173
    6.5应用实例/183参考文献/189
    第7章新型摩擦学材料设计实例
    7.1摩擦学材料的定义/190
    7.2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93
    7.2.1选择性转移的概念/193
    7.2.2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设计思路/193
    7.2.3Schiff碱铜络合物+甘油-聚乙烯微胶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和表征/195
    7.2.4Schiff碱铜络合物+甘油-聚乙烯微胶囊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197
    7.3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207
    7.3.1仿生润滑及高温发汗自润滑概念/207
    7.3.2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基体结构形态仿生设计及其表征模型/209
    7.3.3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基体成型机理及其工艺设计/211
    7.3.4多元固体润滑体设计/216
    7.3.5多元固体润滑体熔渗复合工艺设计/222
    7.3.6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224
    7.3.7高温发汗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228参考文献/230
    第8章典型摩擦副摩擦学失效分析及防护工程实例
    8.1国产125MWKaplan水轮发电机枢轴/铜瓦摩擦副/233
    8.1.1枢轴/铜瓦摩擦学系统结构和摩擦学负荷集/233
    8.1.2枢轴/铜瓦摩擦副失效分析/235
    8.1.3用摩擦疲劳学观点分析枢轴/铜瓦损伤现象/237
    8.1.4枢轴/铜瓦摩擦副维修和防护方案探讨/240
    8.2国产125MWKaplan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摩擦副/242
    8.2.1水轮发电机转子结构及其磁轭/磁极铁芯配副/242
    8.2.2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摩擦学系统结构和摩擦学负荷集/244
    8.2.3转子磁轭/磁极铁芯失效分析/245
    8.2.4转子磁轭/磁极铁芯损伤表面维修和防护方案建议/252
    参考文献/258
    索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铁道装备防护
杜存山 著;《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总编委会 编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绿色清洗与防锈技术
李金桂、袁训华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房屋建筑耐久性及保障技术
王东林、何鸣、李原、徐雪萍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损伤和耐久性:原理、评估和应用技术
胡少伟、孙红尧、李森林 著;《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总编委会 编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火力发电工程材料失效与控制
葛红花、廖强强、张大全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表面完整性理论与应用
高玉魁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再制造技术与应用
徐滨士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 钛合金选用与设计
林翠、杜楠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可再生能源工程材料失效及预防/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
葛红花、张大全、廖强强 著;《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总编委会 编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现代陶瓷材料选用与设计
葛昌纯、沈卫平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材料失效系统控制
李金桂、陈建敏、何玉怀 著
表面耐磨损与摩擦学材料设计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与应用
李金桂、周师岳、胡业锋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