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

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532572052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4页
字数: 2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元杂剧曾作过多方面的研究,近时学者对元杂剧的研究,又探讨了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共十八章,每一章一个专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对元杂剧兴起和衰落的论述,对作家、作品以及演员的介绍,都只是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作为了解一般情况的绪论。在这三章之后的各章,着重在比较有系统地探讨、介绍元杂剧的艺术及其形式,并尽可能地联系舞台演出。这是《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的重点。   徐扶明,(1919—1995),湖北浠水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研究员。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华东戏曲研究院及上海市文化局剧目室。参加戏曲改革工作,深入华东各省调查研究地方戏曲,挖掘、整理出大批优秀的地方戏曲剧目。五十年代末,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研究室,担任戏曲史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参与昆曲剧目三百种的整理、注释。所著《元代杂剧艺术》一书于198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另有《元明清戏曲探索》、《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昆剧史论新探》等著作。 自序
    第一章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章作家与作品
    第三章演员
    第四章楔子
    第五章折子
    第六章场子
    第七章戏剧结构
    第八章联套
    第九章一人主唱
    第十章唱词
    第十一章宾白
    第十二章科介
    第十三章衬字
    第十四章增句
    第十五章情景描写
    第十六章脚色
    第十七章题目正名
    第十八章演出
    后记
  •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元杂剧曾作过多方面的研究,近时学者对元杂剧的研究,又探讨了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共十八章,每一章一个专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对元杂剧兴起和衰落的论述,对作家、作品以及演员的介绍,都只是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作为了解一般情况的绪论。在这三章之后的各章,着重在比较有系统地探讨、介绍元杂剧的艺术及其形式,并尽可能地联系舞台演出。这是《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的重点。
  • 作者简介:
      徐扶明,(1919—1995),湖北浠水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研究员。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华东戏曲研究院及上海市文化局剧目室。参加戏曲改革工作,深入华东各省调查研究地方戏曲,挖掘、整理出大批优秀的地方戏曲剧目。五十年代末,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研究室,担任戏曲史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参与昆曲剧目三百种的整理、注释。所著《元代杂剧艺术》一书于198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另有《元明清戏曲探索》、《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昆剧史论新探》等著作。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章作家与作品
    第三章演员
    第四章楔子
    第五章折子
    第六章场子
    第七章戏剧结构
    第八章联套
    第九章一人主唱
    第十章唱词
    第十一章宾白
    第十二章科介
    第十三章衬字
    第十四章增句
    第十五章情景描写
    第十六章脚色
    第十七章题目正名
    第十八章演出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