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1
版次: 1
ISBN: 9787302450528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7页
字数: 6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57人买过
  •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模拟与数字录音理论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为声音的物理特性及声波在闭室中的传播;第2章为声音的主观感受及声音信号计量;第3章为乐器、音乐和语言的声学特性;第4章为声音的拾取——传声器原理及其使用;第5章为调音控制系统;第6章为声处理设备原理及应用;第7章为电子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第8章为数据存储、传输与同步;第9章为MIDI原理。  本书适合电影和电视(包括多媒体和舞台扩声)等录音及扩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MIDI制作人员和艺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可供相关大专院校作为教材选用,也是业余录音爱好者从了解到精通录音的学习书籍。
    第一部分  声学理论基础
    第1章  声音的物理特性及声波在闭室中的传播    2
    1.1  声音的传播    2
    1.2  声音的传播速度    3
    1.3  周期与波长    4
    1.4  频率与波长    5
    1.5  振幅    7
    1.6  相位    9
    1.7  分贝    11
    1.7.1  对数基本知识    11
    1.7.2  韦伯定律——分贝及其计算方法    11
    1.8  分贝在音响工程中的应用    14
    1.9  声音的声压级和声强级    17
    1.10  声压级的测量    19
    1.11  以分贝表示的声压级加法    19
    1.12  室外声音声压级按倒数平方定律衰减    20
    1.13  声音的反射    22
    1.14  声音的吸收    23
    1.15  声音的绕射、折射以及温度和风对声音的影响    24
    1.16  声源和接收器的指向性    25
    1.17  近声场和远声场    27
    1.18  室内声音的反射与衰减    28
    1.19  自由声场与混响声场    32
    1.20  声音在小房间内的传播    35
     1.20.1  驻波现象及房间声学模式    35
     1.20.2  房间模式频率间隔研究    38
     1.20.3  矩形房间内的房间模式    39
    1.21  推荐的最佳混响时间    43
    第2章  声音的主观感受与声强计量    46
    2.1  声强的主观感受——响度    46
    2.1.1  响度    46
    2.1.2  人耳听觉的非线性——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47
    2.1.3  计权网络    49
    2.2  频率的主观感受——音高(音调)    50
    2.3  声音信号波形的特点    52
    2.3.1  声音信号的时程特征    52
    2.3.2  声音信号的频谱特点    53
    2.3.3  声音信号波形的不对称特点    55
    2.4  波形的主观感受——音色    55
    2.5  室内声的组成及直达声在听感中的作用    56
    2.6  混响声特性以及在听感中的作用    58
    2.7  前期反射声的特性以及在听感中的作用    60
    2.8  人类听觉的掩蔽效应    61
    2.9  空间域的主观感觉——双耳听音定位    62
    2.10  关于反射声和混响声的心理声学探讨    64
    2.11  声音信号的计量    67
     2.11.1  声音信号强度的计量以及声音信号的峰值因数与峰平比    67
     2.11.2  声学测量仪器的计量时间特性    71
     2.11.3  音频的常用测量仪表    71
    2.12  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与电声系统的动态阈    76

    第3章  乐器、音乐和语言的声学特性    78
    3.1  乐器的声学特性    78
    3.1.1  乐器的频率范围和声谱    78
    3.1.2  乐音的音色    81
    3.1.3  音乐和乐器的统计特性    82
    3.2  语言的声学特性    87
    3.2.1  语音、音节与声调    87
    3.2.2  语言的平均声谱与元音共振峰    88
    3.2.3  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声学特性    91
    3.2.4  语声的声功率、声强级及动态范围    92
    3.2.5  声调的物理特性    93
    3.3  歌声的声学特性    94
    第二部分  音频设备与后期编辑处理
    第4章  声音的拾取    98
    4.1  传声器原理    98
    4.2  传声器的主要参数    102
    4.3  单只传声器使用注意事项    106
    4.4  立体声传声器    112
    4.5  环绕声传声器    121

    第5章  调音控制系统    130
    5.1  调音台的功能及其分类    131
    5.1.1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131
    5.1.2  调音台分类    131
    5.2  调音台的结构    132
    5.2.1  调音台的系统结构    132
    5.2.2  调音台的信号处理过程分析    133
    5.2.3  调音台声音信号的监测与监听    138
    5.2.4  对讲系统    143
    5.3  调音台的基本技术指标    143
    5.4  调音台的专门部件    146
    5.4.1  幻象电源    146
    5.4.2  射频滤波器    149
    5.4.3  衰减器    149
    5.4.4  负反馈放大器及信号混合电路    151
    5.4.5  均衡器    152
    5.4.6  常用乐器均衡器使用参考资料(部分摘自互联网)    156
    5.5  录音室基本系统    161

    第6章  声处理设备原理及应用    163
    6.1  限幅器和压缩器    163
    6.1.1  压缩限幅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64
    6.1.2  压缩限幅器参数调整建议    168
    6.1.3  压缩限幅器应用技巧    172
    6.2  扩展器和噪声门    174
    6.2.1  扩展器/噪声门的一般工作原理    175
    6.2.2  扩展器/噪声门的调控技巧    178
    6.2.3  扩展器/噪声门的应用建议    184
    6.2.4  历史上的压缩器和扩展器    187
    6.3  降噪器    189
    6.3.1  音频噪声类型    189
    6.3.2  双端降噪器的一般原理    192
    6.3.3  Dolby-C型双端降噪系统    193
    6.3.4  单端模拟信号动态降噪器的一般原理    197
    6.3.5  单端数字信号降噪处理概述    198
    6.3.6  单端数字信号降噪处理软件介绍    202
    6.4  咝声控制器    206
    6.4.1  咝声与危害    206
    6.4.2  咝声控制器原理与软件介绍    207
    6.5  均衡器    210
    6.5.1  均衡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10
    6.5.2  均衡器的特性分类    212
    6.6  听觉激励器    216
    6.6.1  听觉感知与听觉激励的基本原理    216
    6.6.2  听觉激励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18
    6.6.3  Aphex Aural Exciter-Type Ⅲ听觉激励器介绍    219
    6.7  延时器    223
    6.7.1  延时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23
    6.7.2  电子延时器与数字式延时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225
    6.7.3  ModMachine延时器插件介绍    227
    6.8  混响器    229
    6.8.1  硬件式数字混响器    230
    6.8.2  软件式数字混响器    234

    第7章  电子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    249
    7.1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概念    249
    7.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类型    251
    7.2.1  概述    251
    7.2.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分类    253
    7.3  专业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征    255
    7.4  音频输入/输出和核心处理部件    256
    7.5  计算机音频工作站应用软件    259
    7.5.1  通用软件    259
    7.5.2  专用软件    261
    7.6  音频工作站的基本功能    264
    7.6.1  无损伤编辑    265
    7.6.2  基本编辑处理工具    266
    7.7  Pro Tools专业音频工作站基本操作    270
    7.7.1  基本概念    271
    7.7.2  Session基础    275
    7.7.3  系统资源与设置    278
    7.7.4  传动控制器    278
    7.7.5  导航    278
    7.7.6  视图与缩放    279
    7.7.7  声道与轨道    281
    7.7.8  片段表    283
    7.8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录音基础    284
    7.8.1  录音前的准备工作和录音    284
    7.8.2  不用混音台监听MIDI乐器的方法    287
    7.9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编辑基础    287
    7.9.1  编辑模式    288
    7.9.2  编辑工具    288
    7.9.3  编辑片段    288
    7.9.4  播放表与非破坏性编辑    290
    7.10  混音基础    290
    7.10.1  各种控制器的使用与信号路径分配    291
    7.10.2  自动化混音    293
    7.10.3  Bounce到磁盘    295
    7.10.4  Dithering加入颤动信号处理    295
    7.11  Plug-Ins(插件)    295

    第8章  数据存储、传输与同步    300
    8.1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300
    8.2  音频设备同步与时间码    303
    8.2.1  位置基准与时钟基准    303
    8.2.2  SMPTE和ISO/EBU时间码    304
    8.2.3  时间码格式介绍    305
    8.2.4  记录时间码    307
    8.2.5  与电影原始素材实现同步的方法    308
    8.2.6  与其他音视频设备实现同步的方法    310
    8.3  数字音频设备连接与同步    311
    8.3.1  概述    311
    8.3.2  数字音频设备中常见的数字音频接口    312
    8.3.3  数字时钟与字时钟同步原理    313
    8.3.4  数字音频系统中同步时钟的连接与设置    314
    第三部分  MIDI音频
    第9章  MIDI原理    318
     
     


      




  • 内容简介: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模拟与数字录音理论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为声音的物理特性及声波在闭室中的传播;第2章为声音的主观感受及声音信号计量;第3章为乐器、音乐和语言的声学特性;第4章为声音的拾取——传声器原理及其使用;第5章为调音控制系统;第6章为声处理设备原理及应用;第7章为电子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第8章为数据存储、传输与同步;第9章为MIDI原理。  本书适合电影和电视(包括多媒体和舞台扩声)等录音及扩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MIDI制作人员和艺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可供相关大专院校作为教材选用,也是业余录音爱好者从了解到精通录音的学习书籍。
  • 目录:
    第一部分  声学理论基础
    第1章  声音的物理特性及声波在闭室中的传播    2
    1.1  声音的传播    2
    1.2  声音的传播速度    3
    1.3  周期与波长    4
    1.4  频率与波长    5
    1.5  振幅    7
    1.6  相位    9
    1.7  分贝    11
    1.7.1  对数基本知识    11
    1.7.2  韦伯定律——分贝及其计算方法    11
    1.8  分贝在音响工程中的应用    14
    1.9  声音的声压级和声强级    17
    1.10  声压级的测量    19
    1.11  以分贝表示的声压级加法    19
    1.12  室外声音声压级按倒数平方定律衰减    20
    1.13  声音的反射    22
    1.14  声音的吸收    23
    1.15  声音的绕射、折射以及温度和风对声音的影响    24
    1.16  声源和接收器的指向性    25
    1.17  近声场和远声场    27
    1.18  室内声音的反射与衰减    28
    1.19  自由声场与混响声场    32
    1.20  声音在小房间内的传播    35
     1.20.1  驻波现象及房间声学模式    35
     1.20.2  房间模式频率间隔研究    38
     1.20.3  矩形房间内的房间模式    39
    1.21  推荐的最佳混响时间    43
    第2章  声音的主观感受与声强计量    46
    2.1  声强的主观感受——响度    46
    2.1.1  响度    46
    2.1.2  人耳听觉的非线性——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47
    2.1.3  计权网络    49
    2.2  频率的主观感受——音高(音调)    50
    2.3  声音信号波形的特点    52
    2.3.1  声音信号的时程特征    52
    2.3.2  声音信号的频谱特点    53
    2.3.3  声音信号波形的不对称特点    55
    2.4  波形的主观感受——音色    55
    2.5  室内声的组成及直达声在听感中的作用    56
    2.6  混响声特性以及在听感中的作用    58
    2.7  前期反射声的特性以及在听感中的作用    60
    2.8  人类听觉的掩蔽效应    61
    2.9  空间域的主观感觉——双耳听音定位    62
    2.10  关于反射声和混响声的心理声学探讨    64
    2.11  声音信号的计量    67
     2.11.1  声音信号强度的计量以及声音信号的峰值因数与峰平比    67
     2.11.2  声学测量仪器的计量时间特性    71
     2.11.3  音频的常用测量仪表    71
    2.12  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与电声系统的动态阈    76

    第3章  乐器、音乐和语言的声学特性    78
    3.1  乐器的声学特性    78
    3.1.1  乐器的频率范围和声谱    78
    3.1.2  乐音的音色    81
    3.1.3  音乐和乐器的统计特性    82
    3.2  语言的声学特性    87
    3.2.1  语音、音节与声调    87
    3.2.2  语言的平均声谱与元音共振峰    88
    3.2.3  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声学特性    91
    3.2.4  语声的声功率、声强级及动态范围    92
    3.2.5  声调的物理特性    93
    3.3  歌声的声学特性    94
    第二部分  音频设备与后期编辑处理
    第4章  声音的拾取    98
    4.1  传声器原理    98
    4.2  传声器的主要参数    102
    4.3  单只传声器使用注意事项    106
    4.4  立体声传声器    112
    4.5  环绕声传声器    121

    第5章  调音控制系统    130
    5.1  调音台的功能及其分类    131
    5.1.1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131
    5.1.2  调音台分类    131
    5.2  调音台的结构    132
    5.2.1  调音台的系统结构    132
    5.2.2  调音台的信号处理过程分析    133
    5.2.3  调音台声音信号的监测与监听    138
    5.2.4  对讲系统    143
    5.3  调音台的基本技术指标    143
    5.4  调音台的专门部件    146
    5.4.1  幻象电源    146
    5.4.2  射频滤波器    149
    5.4.3  衰减器    149
    5.4.4  负反馈放大器及信号混合电路    151
    5.4.5  均衡器    152
    5.4.6  常用乐器均衡器使用参考资料(部分摘自互联网)    156
    5.5  录音室基本系统    161

    第6章  声处理设备原理及应用    163
    6.1  限幅器和压缩器    163
    6.1.1  压缩限幅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64
    6.1.2  压缩限幅器参数调整建议    168
    6.1.3  压缩限幅器应用技巧    172
    6.2  扩展器和噪声门    174
    6.2.1  扩展器/噪声门的一般工作原理    175
    6.2.2  扩展器/噪声门的调控技巧    178
    6.2.3  扩展器/噪声门的应用建议    184
    6.2.4  历史上的压缩器和扩展器    187
    6.3  降噪器    189
    6.3.1  音频噪声类型    189
    6.3.2  双端降噪器的一般原理    192
    6.3.3  Dolby-C型双端降噪系统    193
    6.3.4  单端模拟信号动态降噪器的一般原理    197
    6.3.5  单端数字信号降噪处理概述    198
    6.3.6  单端数字信号降噪处理软件介绍    202
    6.4  咝声控制器    206
    6.4.1  咝声与危害    206
    6.4.2  咝声控制器原理与软件介绍    207
    6.5  均衡器    210
    6.5.1  均衡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10
    6.5.2  均衡器的特性分类    212
    6.6  听觉激励器    216
    6.6.1  听觉感知与听觉激励的基本原理    216
    6.6.2  听觉激励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18
    6.6.3  Aphex Aural Exciter-Type Ⅲ听觉激励器介绍    219
    6.7  延时器    223
    6.7.1  延时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23
    6.7.2  电子延时器与数字式延时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225
    6.7.3  ModMachine延时器插件介绍    227
    6.8  混响器    229
    6.8.1  硬件式数字混响器    230
    6.8.2  软件式数字混响器    234

    第7章  电子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    249
    7.1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概念    249
    7.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类型    251
    7.2.1  概述    251
    7.2.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分类    253
    7.3  专业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特征    255
    7.4  音频输入/输出和核心处理部件    256
    7.5  计算机音频工作站应用软件    259
    7.5.1  通用软件    259
    7.5.2  专用软件    261
    7.6  音频工作站的基本功能    264
    7.6.1  无损伤编辑    265
    7.6.2  基本编辑处理工具    266
    7.7  Pro Tools专业音频工作站基本操作    270
    7.7.1  基本概念    271
    7.7.2  Session基础    275
    7.7.3  系统资源与设置    278
    7.7.4  传动控制器    278
    7.7.5  导航    278
    7.7.6  视图与缩放    279
    7.7.7  声道与轨道    281
    7.7.8  片段表    283
    7.8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录音基础    284
    7.8.1  录音前的准备工作和录音    284
    7.8.2  不用混音台监听MIDI乐器的方法    287
    7.9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编辑基础    287
    7.9.1  编辑模式    288
    7.9.2  编辑工具    288
    7.9.3  编辑片段    288
    7.9.4  播放表与非破坏性编辑    290
    7.10  混音基础    290
    7.10.1  各种控制器的使用与信号路径分配    291
    7.10.2  自动化混音    293
    7.10.3  Bounce到磁盘    295
    7.10.4  Dithering加入颤动信号处理    295
    7.11  Plug-Ins(插件)    295

    第8章  数据存储、传输与同步    300
    8.1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300
    8.2  音频设备同步与时间码    303
    8.2.1  位置基准与时钟基准    303
    8.2.2  SMPTE和ISO/EBU时间码    304
    8.2.3  时间码格式介绍    305
    8.2.4  记录时间码    307
    8.2.5  与电影原始素材实现同步的方法    308
    8.2.6  与其他音视频设备实现同步的方法    310
    8.3  数字音频设备连接与同步    311
    8.3.1  概述    311
    8.3.2  数字音频设备中常见的数字音频接口    312
    8.3.3  数字时钟与字时钟同步原理    313
    8.3.4  数字音频系统中同步时钟的连接与设置    314
    第三部分  MIDI音频
    第9章  MIDI原理    318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混音知识大全
杉山勇司 著;杨柳 译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之美
雷伟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技术/录音艺术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朱伟、陈即第、孙泓 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声学
陈小平 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声学
林达悃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技术基础(第二版)
王建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声学基础
胡泽 编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机猫
郑渊洁 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电子技术基础
刘晓飞 著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与调音
黄瀚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师实战技巧 第4版
[加拿大]蒂姆·克里奇(Tim Crich)
录音技术基础与数字音频处理指南
录音应用基础(现代传媒技术实验教材系列)
徐恩慧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