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8-09
版次: 1
ISBN: 9787534991844
定价: 9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8页
字数: 22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马克思美学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是作者汪正龙多年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成果结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经典美学思想的研究,探讨马克思的自然观、悲剧观与喜剧观、意识形态批判、艺术生产理论的多重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与美学思想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的对话的研究,探讨马克思与感性论、精神分析、批判理论、艺术社会学、符号政治经济学等学术思潮的关系;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过程当中所发生的问题的分析。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总问题及马克思美学思考的现代性的视野重新阐释马克思,揭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成路径与未来前景,是该书的显著特色。   汪正龙,男,安徽南陵人,1965年3月生,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文学基础理论及西方美学,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列论著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出版个人专蒋4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约80篇,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与重建的方法论思考(代前言)
    马克思美学的重释与重估
    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与文艺思想关系的再思考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
    马克思论悲剧与喜剧——历史哲学、戏剧学与美学的三重透视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一段问题史
    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的对话
    马克思的感性论与20世纪美学的感性解放
    马克思与20世纪艺术社会学研究的走向
    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比较与结合中的美学问题
    福柯与马克思: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马克思与批判理论的四个维度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关系的一个考察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
    人与文学——对现代文论格局中胡风与刘再复一个文学命题的思考
    本质追寻和根基失落——从知识背景看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评新世纪前后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
    王元骧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创新
    文学反映论:缘起、争论与前景
    走出“苏联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的形态与路径
    后记
  • 内容简介:
      《马克思美学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是作者汪正龙多年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成果结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经典美学思想的研究,探讨马克思的自然观、悲剧观与喜剧观、意识形态批判、艺术生产理论的多重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与美学思想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的对话的研究,探讨马克思与感性论、精神分析、批判理论、艺术社会学、符号政治经济学等学术思潮的关系;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过程当中所发生的问题的分析。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总问题及马克思美学思考的现代性的视野重新阐释马克思,揭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成路径与未来前景,是该书的显著特色。
  • 作者简介:
      汪正龙,男,安徽南陵人,1965年3月生,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文学基础理论及西方美学,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列论著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出版个人专蒋4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约80篇,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录: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与重建的方法论思考(代前言)
    马克思美学的重释与重估
    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与文艺思想关系的再思考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
    马克思论悲剧与喜剧——历史哲学、戏剧学与美学的三重透视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多重内涵、当代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一段问题史
    马克思与20世纪美学的对话
    马克思的感性论与20世纪美学的感性解放
    马克思与20世纪艺术社会学研究的走向
    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比较与结合中的美学问题
    福柯与马克思: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马克思与批判理论的四个维度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关系的一个考察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
    人与文学——对现代文论格局中胡风与刘再复一个文学命题的思考
    本质追寻和根基失落——从知识背景看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评新世纪前后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
    王元骧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创新
    文学反映论:缘起、争论与前景
    走出“苏联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的形态与路径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三皇故都(周口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岳献甫、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楚风汉韵(南阳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张富治、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华商之源(商丘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刘玉杰、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字圣故里漯河(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李振宇、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品读中原(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张新斌、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中华龙乡(濮阳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张锦印、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豫风楚韵(信阳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赵素萍、曹新博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梦华宋都(开封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孟冉、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千年帝都:洛阳(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赵素萍、杨炳旭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淇水诗源鹤壁(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于燕、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愚公故里(济源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宫鸣、赵素萍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风生牧野(新乡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刘英、赵素萍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乱世智囊团
尹剑翔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三祖时期文学研究
张丽锋 著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故都:许昌
张新斌、马炎心、刘少宇 著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法制综考
梁健 著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文学论
魏宏灿、杨素萍 著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士风递嬗与文学新变(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张兰花 著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故都许昌/中原文化记忆丛书
马炎心、张新斌 编
曹魏故都(许昌融媒体版)/记忆中原丛书
曹魏文化读本
王海升、张兰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