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与功利的批判: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研究

德性与功利的批判: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8
版次: 1
ISBN: 9787522708669
定价: 13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政治
  • 从德性伦理实践哲学到功利伦理实践哲学以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绽现了实践哲学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的生动画卷。受益于古典思想史资源的熏陶,马克思实践哲学根基广博厚重,思想深邃。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式,实现了实践哲学范式的科学变革。它克服了德性的思辨和功利的滥觞,以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深度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的批判,蕴含了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的理想。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真精神,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袁凌新,1988.9-1990.6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专科1997.9-2000.6 中国陕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研究生2000.7-至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06.9-2009.7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和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述评

        三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观点

    第二章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范式

      第一节  古希腊实践哲学的价值目标

        一  从自然到人文的转向

        二  德性伦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二节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的系统化

        一  实践即德性伦理活动

        二  从伦理学到政治学

      第三节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范式的局限性

        一  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二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唯物史观分析

    第三章  功利伦理实践哲学范式

      第一节  功利主义及其发展历程

        一  功利主义概论

        二  功利主义的前导

        三  功利伦理实践哲学的展开

      第二节  功利伦理与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结合

        一  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功利主义

        二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斯密难题”

        三  李嘉图的功利主义及其经济学

    第四章  德性与功利的形而上学改造

      第一节  康德实践哲学

        一  历史人文背景

        二  技术的实践与道德的实践

        三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统一

      第二节  黑格尔实践哲学

        一  对前人的承续和超越

        二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  实践的生存论及唯物史观萌芽

        四  实践功利论的历史意义

        五  功利主义市民社会的内在张力

        六  国家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演变

        一  实践即理论的、哲学的批判

        二  初步的政治、经济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实践观

        一  实践即对象化的劳动生产

        二  劳动生产中理论与实践、道德与功利的统一

        三  劳动生产,共有的起点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初步绽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

      第一节  异化劳动观

        一  简单商品生产中的异化

        二  劳动与资本的双重异化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异化理论的扬弃

        一  从异化劳动观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二  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指导意义

     
  • 内容简介:
    从德性伦理实践哲学到功利伦理实践哲学以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绽现了实践哲学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的生动画卷。受益于古典思想史资源的熏陶,马克思实践哲学根基广博厚重,思想深邃。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式,实现了实践哲学范式的科学变革。它克服了德性的思辨和功利的滥觞,以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深度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的批判,蕴含了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的理想。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真精神,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 作者简介:
    袁凌新,1988.9-1990.6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专科1997.9-2000.6 中国陕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研究生2000.7-至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06.9-2009.7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和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述评

        三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观点

    第二章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范式

      第一节  古希腊实践哲学的价值目标

        一  从自然到人文的转向

        二  德性伦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二节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的系统化

        一  实践即德性伦理活动

        二  从伦理学到政治学

      第三节  德性伦理实践哲学范式的局限性

        一  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二  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唯物史观分析

    第三章  功利伦理实践哲学范式

      第一节  功利主义及其发展历程

        一  功利主义概论

        二  功利主义的前导

        三  功利伦理实践哲学的展开

      第二节  功利伦理与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结合

        一  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功利主义

        二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斯密难题”

        三  李嘉图的功利主义及其经济学

    第四章  德性与功利的形而上学改造

      第一节  康德实践哲学

        一  历史人文背景

        二  技术的实践与道德的实践

        三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统一

      第二节  黑格尔实践哲学

        一  对前人的承续和超越

        二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  实践的生存论及唯物史观萌芽

        四  实践功利论的历史意义

        五  功利主义市民社会的内在张力

        六  国家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演变

        一  实践即理论的、哲学的批判

        二  初步的政治、经济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实践观

        一  实践即对象化的劳动生产

        二  劳动生产中理论与实践、道德与功利的统一

        三  劳动生产,共有的起点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初步绽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

      第一节  异化劳动观

        一  简单商品生产中的异化

        二  劳动与资本的双重异化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异化理论的扬弃

        一  从异化劳动观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二  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