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历史卷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历史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12
版次: 1
ISBN: 9787806477663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6页
字数: 3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书系的作者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论述方法及酣畅流利的文笔,努力坚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反映历史客观真实,介绍观点全面准确,叙述过程简明扼要,评论评价公正公允。全书基本理清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领域百年学术论辩主要问题的脉络;对所列论辩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析;以历史和全局的目光,对一百年来各种重要论辩资料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人们对历次论辩产生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王东平,男,汉族,1967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大学,1997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获得博士学位,1997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学术研究,2002年6月赴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访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为中国伊斯兰文化史、西北民族史、蒙古元朝史。 绪论
    第一章中华文明起源的争鸣
    一、中华文明西来说的由来及其最初争鸣
    (一)中华文明西来诸
    (二)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的最初争论
    (三)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早期争论的认识

    二、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论争
    (一)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复起:20年代关于仰韶文化的认识
    (二)中华早期文明二元论的假说: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三)西来说的进一步动摇:齐家文化之探讨
    (四)新西来说的穷途末路

    三、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文明是什么?
    (二)文明的要素
    (三)文明的演进历程
    (四)“大一统”还是“满天星斗”
    (五)文明起源的地域和时间

    第二章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一、民族:年轻的名词,古老的事物
    二、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一)50年代初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叶菲莫夫与范文澜:投石激起重重浪
    (三)争鸣:横看成岭侧成峰

    三、另一场争鸣:60年代以来民族形成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60年代学术界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新时期以来关于民族相关理论问题的再讨论

    四、新时期以来汉民族形成问题的新探索
    (一)汉民族形成于秦汉说的新阐发
    (二)关于华夏族历史的讨论
    (三)汉民族以南方楚族为基础于汉代形成说
    (四)汉族族称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争鸣
    一、历史传统与新课题
    二、五六十年代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讨论
    (一)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
    (三)少数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四)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问题
    (五)民族英雄问题
    (六)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
    (七)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
    (八)和亲问题

    三、新时期以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新争鸣
    (一)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
    (三)关于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问题
    (四)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问题
    (五)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
    (六)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
    (七)“和亲”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书系的作者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论述方法及酣畅流利的文笔,努力坚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反映历史客观真实,介绍观点全面准确,叙述过程简明扼要,评论评价公正公允。全书基本理清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领域百年学术论辩主要问题的脉络;对所列论辩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析;以历史和全局的目光,对一百年来各种重要论辩资料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人们对历次论辩产生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作者简介:
    王东平,男,汉族,1967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大学,1997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获得博士学位,1997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学术研究,2002年6月赴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访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为中国伊斯兰文化史、西北民族史、蒙古元朝史。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华文明起源的争鸣
    一、中华文明西来说的由来及其最初争鸣
    (一)中华文明西来诸
    (二)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的最初争论
    (三)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早期争论的认识

    二、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论争
    (一)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复起:20年代关于仰韶文化的认识
    (二)中华早期文明二元论的假说: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三)西来说的进一步动摇:齐家文化之探讨
    (四)新西来说的穷途末路

    三、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文明是什么?
    (二)文明的要素
    (三)文明的演进历程
    (四)“大一统”还是“满天星斗”
    (五)文明起源的地域和时间

    第二章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一、民族:年轻的名词,古老的事物
    二、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鸣
    (一)50年代初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叶菲莫夫与范文澜:投石激起重重浪
    (三)争鸣:横看成岭侧成峰

    三、另一场争鸣:60年代以来民族形成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60年代学术界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二)新时期以来关于民族相关理论问题的再讨论

    四、新时期以来汉民族形成问题的新探索
    (一)汉民族形成于秦汉说的新阐发
    (二)关于华夏族历史的讨论
    (三)汉民族以南方楚族为基础于汉代形成说
    (四)汉族族称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争鸣
    一、历史传统与新课题
    二、五六十年代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讨论
    (一)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
    (三)少数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四)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问题
    (五)民族英雄问题
    (六)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
    (七)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问题
    (八)和亲问题

    三、新时期以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新争鸣
    (一)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
    (三)关于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问题
    (四)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问题
    (五)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
    (六)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问题
    (七)“和亲”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