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修订版)(王振忠著作集)

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修订版)(王振忠著作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10
版次: 1
ISBN: 9787208184589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5页
字数: 307千字
分类: 历史
12人买过
  • 村落,是与都市相对,与土地关系密切,主要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维生的区域社会,村落代表着一种地理景观和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多方的关注点。村落社会史则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村落中民众日常生活的史料极为有限,而随着近些年徽州文书的大批发现,为村落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书利用近二十年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在民间收集到的珍稀文献尤其是徽州文书为基础,撰写的系列论文汇集而成,为徽州村落文书与村落社会史研究的专题文集。作者力图透过村落文书所展示的基层社会之不同侧面,着眼于徽州社会文化史,特别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从文书中的民众日常生活,理解明清时期这一区域民间社会的基本面貌,希望借此确立一个村落社会史研究的区域类型。 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1998年起任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现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2004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并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国远东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等海外汉学机构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社会历史与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选集》等著作十数种,主编及合作主编有《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长江与莱茵河》等五种,并有《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日出而作》等数种学术随笔。 01 / 总   序

    001 / 前   言

    001 / 一、徽州村落文书的形成

    —— 以抄本《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二种为中心

    006 / (一)村落文书编纂的动态过程

    021 / (二)《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的史料价值

    062 / (三)结语

    072 / 二、清代前期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

    —— 以婺源民间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为例

    072 / (一)本章利用的史料及研究主旨

    080 / (二)《目录十六条》所见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

    145 / (三)初步的讨论

     

    156 / 三、大、小姓纷争与清代前期的徽州社会

    —— 以《钦定三府世仆案卷》抄本为中心

    157 / (一)葛、胡二姓与余姓诉讼案始末

    164 / (二)对大、小姓互控案两造的分析

    173 / (三)围绕着雍正开豁谕旨展开的大小姓纷争

    192 / (四)结语

    198 / 四、礼生与仪式—— 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的文化资源

    200 / (一)徽州的“礼生”

    232 / (二)两点初步的讨论

    257 / (三)结语

    260 / 五、迎神赛会与地缘组织

    —— 明清以来徽州的保安善会与“五隅”组织

    260 / (一)明清以来徽州的保安善会

    271 / (二)徽州文书所见 1941 年歙县大梅口的保安善会

    318 / (三)徽州的“五隅”

    332 / (四)结语

    339 / 六、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

    —— 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

    341 / (一)《族事汇要》所见何氏的宗族管理

    351 / (二)何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358 / (三)结语

    361 / 七、清代一个徽州小农家庭的生活状况

    —— 对《天字号阄书》的考察

    361 / (一)徽州分家文书的形成、收藏及其价值

    375 / (二)《天字号阄书》所见徽州小农家庭的社会生活

    385 / (三)结语

    389 / 

    附录 :部分徽州分家文书目录

    408 / 余论 :在田野中解读历史

    427 / 后   记

    433 / 再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村落,是与都市相对,与土地关系密切,主要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维生的区域社会,村落代表着一种地理景观和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多方的关注点。村落社会史则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村落中民众日常生活的史料极为有限,而随着近些年徽州文书的大批发现,为村落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书利用近二十年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在民间收集到的珍稀文献尤其是徽州文书为基础,撰写的系列论文汇集而成,为徽州村落文书与村落社会史研究的专题文集。作者力图透过村落文书所展示的基层社会之不同侧面,着眼于徽州社会文化史,特别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从文书中的民众日常生活,理解明清时期这一区域民间社会的基本面貌,希望借此确立一个村落社会史研究的区域类型。
  • 作者简介:
    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1998年起任该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现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2004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并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国远东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等海外汉学机构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社会历史与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选集》等著作十数种,主编及合作主编有《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长江与莱茵河》等五种,并有《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日出而作》等数种学术随笔。
  • 目录:
    01 / 总   序

    001 / 前   言

    001 / 一、徽州村落文书的形成

    —— 以抄本《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二种为中心

    006 / (一)村落文书编纂的动态过程

    021 / (二)《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的史料价值

    062 / (三)结语

    072 / 二、清代前期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

    —— 以婺源民间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为例

    072 / (一)本章利用的史料及研究主旨

    080 / (二)《目录十六条》所见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

    145 / (三)初步的讨论

     

    156 / 三、大、小姓纷争与清代前期的徽州社会

    —— 以《钦定三府世仆案卷》抄本为中心

    157 / (一)葛、胡二姓与余姓诉讼案始末

    164 / (二)对大、小姓互控案两造的分析

    173 / (三)围绕着雍正开豁谕旨展开的大小姓纷争

    192 / (四)结语

    198 / 四、礼生与仪式—— 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的文化资源

    200 / (一)徽州的“礼生”

    232 / (二)两点初步的讨论

    257 / (三)结语

    260 / 五、迎神赛会与地缘组织

    —— 明清以来徽州的保安善会与“五隅”组织

    260 / (一)明清以来徽州的保安善会

    271 / (二)徽州文书所见 1941 年歙县大梅口的保安善会

    318 / (三)徽州的“五隅”

    332 / (四)结语

    339 / 六、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

    —— 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

    341 / (一)《族事汇要》所见何氏的宗族管理

    351 / (二)何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358 / (三)结语

    361 / 七、清代一个徽州小农家庭的生活状况

    —— 对《天字号阄书》的考察

    361 / (一)徽州分家文书的形成、收藏及其价值

    375 / (二)《天字号阄书》所见徽州小农家庭的社会生活

    385 / (三)结语

    389 / 

    附录 :部分徽州分家文书目录

    408 / 余论 :在田野中解读历史

    427 / 后   记

    433 / 再版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