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108073075
定价: 8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130人买过
  • 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本书概述谨严宏阔,立论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我们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石泉(1918—2005),原名刘适,安徽贵池人,出生于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入成都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教授,并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教授,历史地理所所长。开创荆楚历史地理与楚国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等,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序  /  刘桂生

    自序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甲午以前政局概观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之冲突

    第二节  满清统治者对汉人新兴势力之猜防

    第三节  宫廷矛盾与朝臣党争

    第2章  自发端至宣战

    第一节  李鸿章之观点与措施

    第二节  主战派士大夫之观点

    第三节  中枢态度之演变

    第四节  北洋内情

    第3章  战争初期:一意作战时期

    第一节  主战派之政治攻势

    第二节  中枢之争议

    第三节  前敌人事摩擦之影响军事

    第4章  和战并进时期

    第一节  中枢人事之重要更动与主战派之作为

    第二节  和议之酝酿及其成熟

    第三节  李鸿章与淮军之失势

    第四节  军事上之难题与新式陆军之创始

    第五节  宫廷问题与政局之关系

    第5章  和议之成与主战派之挣扎

    第一节  议和时期

    第二节  和约之批准与互换

    第三节 和后余波

    第6章  战后政局新形势

    第一节  北洋局面

    第二节  中枢政况

    第三节  新兴势力之崛起

    结论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 内容简介:
    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本书概述谨严宏阔,立论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我们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 作者简介:
    石泉(1918—2005),原名刘适,安徽贵池人,出生于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入成都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教授,并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教授,历史地理所所长。开创荆楚历史地理与楚国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等,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 目录:
    序  /  刘桂生

    自序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甲午以前政局概观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之冲突

    第二节  满清统治者对汉人新兴势力之猜防

    第三节  宫廷矛盾与朝臣党争

    第2章  自发端至宣战

    第一节  李鸿章之观点与措施

    第二节  主战派士大夫之观点

    第三节  中枢态度之演变

    第四节  北洋内情

    第3章  战争初期:一意作战时期

    第一节  主战派之政治攻势

    第二节  中枢之争议

    第三节  前敌人事摩擦之影响军事

    第4章  和战并进时期

    第一节  中枢人事之重要更动与主战派之作为

    第二节  和议之酝酿及其成熟

    第三节  李鸿章与淮军之失势

    第四节  军事上之难题与新式陆军之创始

    第五节  宫廷问题与政局之关系

    第5章  和议之成与主战派之挣扎

    第一节  议和时期

    第二节  和约之批准与互换

    第三节 和后余波

    第6章  战后政局新形势

    第一节  北洋局面

    第二节  中枢政况

    第三节  新兴势力之崛起

    结论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严寒干燥区常态混凝土拱坝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册)
石泉、夏世法、刘涛、董芸、秦明豪 著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二维码版)
石泉彬、韩振国 编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客户中心积极心理学
石泉 著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中国昆石谱
石泉中 编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单线
石泉 著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彩市博弈要略
石泉 著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中国历史地理专题
石泉 著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高中数学题组精编 第一册:集合与函数
石泉 编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中国孩子最好奇的1000自然之谜(注音彩图版)
石泉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石泉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古云梦泽研究
石泉;蔡述明
当代学术·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
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