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513016025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9页
字数: 18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6人买过
  •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主要根据司法推理的路径,首先分析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特性,然后按照司法三段论的框架结构,依次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规范适用以及如何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进行重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为导论。导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其次,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的结构安排进行论证。最后,对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加以介绍。
      第二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独特性”。本章重点分析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裁判过程的区别。首先,在宪政背景上,行政诉讼的权力来源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并非法院原生的权力,法院必须在尊重和控制行政机关决定中取得平衡;其次,在事实认定过程上,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事实认定的审查,而非重新认定,证明标准也有所差异;最后,在规范适用过程上,法官需要处理规范效力问题,也更依赖体系解释和法官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本章聚焦于事实认定的推理过程。首先,本章认为事实认定的过程同样是演绎推理的过程,其大前提是法官的经验法则,小前提是依靠证据证明的事实和其他不需要证据而证明的事实。其次,本章认为事实认定的审查标准是“事实清楚”原则,接着本章论述信息不对称对事实认定的影响;最后,就经验法则在行政诉讼事实认定中的功能和标准以及如何依靠证据证明事实和直接认定事实的过程展作详细论述。
      第四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规范适用”。本章聚焦于规范适用的法律推理过程。本章对规范适用的推理过程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法律规则明确但对条文的理解存在争议,法官需要运用各种解释方法进行解释;二是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则,法官需要形成法律感、寻找支持原则并对支持原则进行竞争与筛选。然后分别对这两种情形展开论述。最后,对行政诉讼对于规范适用的审查强度进行论证。
      第五章“我国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的建构”。本章主要探讨如何在我国语境下建构行政诉讼的裁判过程体系。首先,本章认为行政诉讼的现实困境是在司法能动和司法谦抑之间存在张力。其次,本章认为裁判过程体系建构的目标选择应当以“形式法治”为原则,建立“规则之治”和“过程之治”。最后,本章认为体系建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当建立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当前中国,行政诉讼应当以保护相对人权益为首要的价值;二是应当建立类型化的裁判过程体系,根据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负担行政行为诉讼、授益行政行为诉讼、双重效力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四类推理模式;三是应当建立开放的过程监督机制,实现法律共同体的充分论辩,对裁判过程进行公开论证。
      结语。通过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描述,笔者认为裁判过程的研究目的,在于使我国法官能够遵循裁判过程中的自身规律与准则,使裁判结果的可预期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刘峰,广东人,1978年生,复旦大学法学学士、硕士,中山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庭办主任,现任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副处长。2010-2011年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与法国司法部联合举办的“百名司法官”项目,在马赛第三大学、马赛行政法院和法国国家司法官学院学习交流。联合主编《WTO与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学林出版社2011年),曾在《知识产权》《行政法学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电子知识产权》《当代法学》《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出版)等中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数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研究的问题、意义与范畴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畴
    第二节文献评估
    第三节理论框架与结构安排
    一、理论框架司法推理理论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独特性
    第一节宪政背景的独特性
    一、行政诉讼权力的来源
    二、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动因
    三、行政诉讼必须在尊重和控制行政机关决定中取得平衡
    第二节事实认定的独特性
    一、一般诉讼案件事实的特点
    二、行政诉讼事实认定目的的特殊性
    三、行政诉讼事实认定原则的特殊性
    四、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独特性
    第三节规范适用的独特性
    一、行政诉讼经常需要处理行政规范的效力问题
    二、行政诉讼的规范适用更注重体系解释的重要性
    三、行政诉讼规范适用更依赖法官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
    第一节行政诉讼事实认定的思维模式
    一、事实认定的思维过程
    二、事实问题的审查强度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对于事实认定的影响
    一、原告和被告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二、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第三节事实认定中的经验法则
    一、经验法则的含义
    二、经验法则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
    三、行政诉讼中经验法则的采信原则
    第四节事实认定中的客观根据
    一、依靠证据固定的事实
    二、不依靠证据所认定的事实

    第四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规范适用
    第一节规范的解释
    ……
    第五章我国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主要根据司法推理的路径,首先分析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特性,然后按照司法三段论的框架结构,依次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规范适用以及如何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进行重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为导论。导论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其次,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的结构安排进行论证。最后,对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加以介绍。
      第二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独特性”。本章重点分析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裁判过程的区别。首先,在宪政背景上,行政诉讼的权力来源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并非法院原生的权力,法院必须在尊重和控制行政机关决定中取得平衡;其次,在事实认定过程上,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事实认定的审查,而非重新认定,证明标准也有所差异;最后,在规范适用过程上,法官需要处理规范效力问题,也更依赖体系解释和法官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本章聚焦于事实认定的推理过程。首先,本章认为事实认定的过程同样是演绎推理的过程,其大前提是法官的经验法则,小前提是依靠证据证明的事实和其他不需要证据而证明的事实。其次,本章认为事实认定的审查标准是“事实清楚”原则,接着本章论述信息不对称对事实认定的影响;最后,就经验法则在行政诉讼事实认定中的功能和标准以及如何依靠证据证明事实和直接认定事实的过程展作详细论述。
      第四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规范适用”。本章聚焦于规范适用的法律推理过程。本章对规范适用的推理过程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法律规则明确但对条文的理解存在争议,法官需要运用各种解释方法进行解释;二是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则,法官需要形成法律感、寻找支持原则并对支持原则进行竞争与筛选。然后分别对这两种情形展开论述。最后,对行政诉讼对于规范适用的审查强度进行论证。
      第五章“我国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的建构”。本章主要探讨如何在我国语境下建构行政诉讼的裁判过程体系。首先,本章认为行政诉讼的现实困境是在司法能动和司法谦抑之间存在张力。其次,本章认为裁判过程体系建构的目标选择应当以“形式法治”为原则,建立“规则之治”和“过程之治”。最后,本章认为体系建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当建立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当前中国,行政诉讼应当以保护相对人权益为首要的价值;二是应当建立类型化的裁判过程体系,根据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负担行政行为诉讼、授益行政行为诉讼、双重效力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四类推理模式;三是应当建立开放的过程监督机制,实现法律共同体的充分论辩,对裁判过程进行公开论证。
      结语。通过对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描述,笔者认为裁判过程的研究目的,在于使我国法官能够遵循裁判过程中的自身规律与准则,使裁判结果的可预期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 作者简介:
      刘峰,广东人,1978年生,复旦大学法学学士、硕士,中山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庭办主任,现任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副处长。2010-2011年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与法国司法部联合举办的“百名司法官”项目,在马赛第三大学、马赛行政法院和法国国家司法官学院学习交流。联合主编《WTO与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学林出版社2011年),曾在《知识产权》《行政法学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电子知识产权》《当代法学》《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出版)等中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数项。
  •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研究的问题、意义与范畴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范畴
    第二节文献评估
    第三节理论框架与结构安排
    一、理论框架司法推理理论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的独特性
    第一节宪政背景的独特性
    一、行政诉讼权力的来源
    二、司法权监督行政权的动因
    三、行政诉讼必须在尊重和控制行政机关决定中取得平衡
    第二节事实认定的独特性
    一、一般诉讼案件事实的特点
    二、行政诉讼事实认定目的的特殊性
    三、行政诉讼事实认定原则的特殊性
    四、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独特性
    第三节规范适用的独特性
    一、行政诉讼经常需要处理行政规范的效力问题
    二、行政诉讼的规范适用更注重体系解释的重要性
    三、行政诉讼规范适用更依赖法官的价值判断

    第三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认定
    第一节行政诉讼事实认定的思维模式
    一、事实认定的思维过程
    二、事实问题的审查强度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对于事实认定的影响
    一、原告和被告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二、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第三节事实认定中的经验法则
    一、经验法则的含义
    二、经验法则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
    三、行政诉讼中经验法则的采信原则
    第四节事实认定中的客观根据
    一、依靠证据固定的事实
    二、不依靠证据所认定的事实

    第四章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中的规范适用
    第一节规范的解释
    ……
    第五章我国行政诉讼裁判过程体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
刘峰 著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垂直型牙体预备和生物导向预备技术(BOPT)
刘峰 (意)莫罗·巴佐利(Mauro Bazzoli) 刘欣然 主编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会计学基础(第五版)
刘峰 潘琰 林斌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数学物理方程
刘峰 著;申建中、申建中、刘峰 编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启微·三菱财阀的形成
刘峰 译;[日]武田晴人;关口薰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跟着蛟龙去探海·探海重器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刘峰 主编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电路与电子技术III——模拟电子技术()
刘峰 著;刘峰 编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当代会计评论(第14卷第1辑)总第33辑
刘峰 著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摄影采风创作实践暨作品解析
刘峰 著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理性与艰难——写在职业与精神之路上
刘峰 著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精装版)
刘峰 著
行政诉讼裁判过程研究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刘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