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513035514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8页
字数: 2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人买过
  • 2014年11月,值此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通过之际,行政诉讼法修正研讨会在江南大学法学院召开。本书将此次会议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集结成册,以飨业界同行及热心关注本次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读者们。本次研讨会分为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和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四个单元。来自山东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实务部门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围绕上述四个主题就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存在的不足、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等进行报告,为完善行政诉讼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理论界的学者就行政诉讼法中应否明确规定法官的解释权、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司法审查与救济方式、检察院在实施过程中检察官的回避制度、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在立法与实践层面相脱节等问题进行探究。来自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则分别从检察机关监督过程、行政机关执法过程、司法机关审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律师代表们就其代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出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探讨。在自主讨论环节中,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尤其本次研讨会集结出版的论文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紧扣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曾祥华,男,1966年生,河南商城人,法学博士,江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无锡市人大立法咨询顾问、无锡市政府法律顾问。
    近年来在《中国行政管理》《政治与法律》《行政法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独著2部,主编2部,参撰多部著作、教材,其中多篇文章被转载和获奖。2006年获中国法学会二等奖、江苏省法学会一等奖。2007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奖、江苏省法学会二等奖。2009年获江苏省法学会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年获得校“科技攻关优秀标兵”。2012年再获省高校哲社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2013年分别获得无锡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2013年获中国法学会一等奖、江苏省社科联社科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无锡市“中青年优秀法学专家”。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其他课题多项,参加教育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1项。

    梅锦,男,1984年生,江苏仪征人,重庆大学博士,江南大学校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200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2012年分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获刑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现代法学》《河北法学》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十多篇;主持厅级、市级、校级和无锡市法学会课题多项;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4年被评为江南大学第十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规定的司法审查与救济方式 陈?党?易智慧/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模式选择研究 陈宏光/12
    行政复议裁决主体不应做诉讼之被告 田勇军?沈开举/19
    ——以行政复议制度性质为视角
    论内部行政行为诉讼禁区亟待突破及其具体建构 胡晓玲/36
    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改革前瞻 葛先园/47
    ——以《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15条第2款为中心

    行政诉讼的主体
    论对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曾祥华/61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应规定检察人员公务回避制度 陈长均/73
    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二元制度建构研究 张?弘/76
    ——兼论行政诉讼起诉人概念的确立与诉讼程序地位的保障
    试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路径选择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88
    为环境撑起司法“保护伞” 郭?琳 冯遵亚/95
    ——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问题研究

    行政诉讼的审理
    建议明确承认行政审判法官的法律解释权 上官丕亮/109
    透视循环诉讼:责令履行行政判决的困境及破解 韩?俊?凡振峰/116
    ——以不当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为视角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审判权冲突问题探析 曹达全/127
    论行政诉讼中中级人民法院移交管辖制度 程?建/140
    民行交叉视域中房地产登记案件的裁判模式 黄涧秋/148
    试论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 杨玮冰?胡恩飞/159

    行政诉讼的其他问题
    基于强化司法审查功能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 王景斌?王翠红?夏琦绿?蔡敏峰/169
    新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法治建设的影响预判 邢瑞莱/182
    对“侵犯”概念的法律解释 李?佳/190
    ——以公共警告为例
    证据法的分化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 冯俊伟/198
    ——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证据部分
    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的完善 孙克凡?吴?茜/212

    后?记 224
  • 内容简介:
    2014年11月,值此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通过之际,行政诉讼法修正研讨会在江南大学法学院召开。本书将此次会议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集结成册,以飨业界同行及热心关注本次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读者们。本次研讨会分为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和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四个单元。来自山东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实务部门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围绕上述四个主题就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存在的不足、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等进行报告,为完善行政诉讼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理论界的学者就行政诉讼法中应否明确规定法官的解释权、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司法审查与救济方式、检察院在实施过程中检察官的回避制度、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在立法与实践层面相脱节等问题进行探究。来自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则分别从检察机关监督过程、行政机关执法过程、司法机关审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律师代表们就其代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出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探讨。在自主讨论环节中,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尤其本次研讨会集结出版的论文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紧扣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 作者简介:
    曾祥华,男,1966年生,河南商城人,法学博士,江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无锡市人大立法咨询顾问、无锡市政府法律顾问。
    近年来在《中国行政管理》《政治与法律》《行政法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独著2部,主编2部,参撰多部著作、教材,其中多篇文章被转载和获奖。2006年获中国法学会二等奖、江苏省法学会一等奖。2007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奖、江苏省法学会二等奖。2009年获江苏省法学会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年获得校“科技攻关优秀标兵”。2012年再获省高校哲社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2013年分别获得无锡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2013年获中国法学会一等奖、江苏省社科联社科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无锡市“中青年优秀法学专家”。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其他课题多项,参加教育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1项。

    梅锦,男,1984年生,江苏仪征人,重庆大学博士,江南大学校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200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9年、2012年分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获刑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现代法学》《河北法学》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十多篇;主持厅级、市级、校级和无锡市法学会课题多项;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4年被评为江南大学第十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 目录: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规定的司法审查与救济方式 陈?党?易智慧/3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模式选择研究 陈宏光/12
    行政复议裁决主体不应做诉讼之被告 田勇军?沈开举/19
    ——以行政复议制度性质为视角
    论内部行政行为诉讼禁区亟待突破及其具体建构 胡晓玲/36
    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改革前瞻 葛先园/47
    ——以《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15条第2款为中心

    行政诉讼的主体
    论对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曾祥华/61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应规定检察人员公务回避制度 陈长均/73
    行政诉讼起诉人与原告二元制度建构研究 张?弘/76
    ——兼论行政诉讼起诉人概念的确立与诉讼程序地位的保障
    试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路径选择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88
    为环境撑起司法“保护伞” 郭?琳 冯遵亚/95
    ——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问题研究

    行政诉讼的审理
    建议明确承认行政审判法官的法律解释权 上官丕亮/109
    透视循环诉讼:责令履行行政判决的困境及破解 韩?俊?凡振峰/116
    ——以不当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为视角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审判权冲突问题探析 曹达全/127
    论行政诉讼中中级人民法院移交管辖制度 程?建/140
    民行交叉视域中房地产登记案件的裁判模式 黄涧秋/148
    试论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 杨玮冰?胡恩飞/159

    行政诉讼的其他问题
    基于强化司法审查功能的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 王景斌?王翠红?夏琦绿?蔡敏峰/169
    新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法治建设的影响预判 邢瑞莱/182
    对“侵犯”概念的法律解释 李?佳/190
    ——以公共警告为例
    证据法的分化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 冯俊伟/198
    ——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证据部分
    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的完善 孙克凡?吴?茜/212

    后?记 224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舌尖上的安全:第六届食品安全法论坛文集
曾祥华、万艺 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行政法热点问题研究
曾祥华 万艺 主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法治热点事件评析(2017—2018)
曾祥华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舌尖上的安全:第五届食品安全法论坛文集
曾祥华、万艺 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实验·设计
曾祥华、王兴权、乐江源、武华、曾祥志 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权利救济机制研究
曾祥华 著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法治热点事件评析
曾祥华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健康中国与食品安全
曾祥华 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法新论
曾祥华 著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姬菇 金顶蘑 红侧耳
曾祥华 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法导论
曾祥华 主编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重点问题研究
耕耘法学田园
曾祥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