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805544472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7页
字数: 289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43人买过
  •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中西文化相互交流、渗透与应和的整体景观。《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闻一多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探讨闻一多的学术人生,从家乡到清华,从国内到国外,从诗人到学者,从文化研究到现实斗争,从他的传统文化修养到西方现代文化浸润,从对中西文化修养到西方现代文化浸润,从对中西文化的情感体验到文化的思考、批判、扬弃、建构,展示了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闻一多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现代诠释及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其在美的规律中寻求共同美学据点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为建设未来世界新文化作出的贡献。 刘介民,辽宁沈阳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多年来从事比较文学理论、方法论、比较诗学、古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作品有《中国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方法论》、《中国古代文论》、《太极诗学》、《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类同研究的再发现》等,编著《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等,编译《中西比较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译文选》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前言在古今中西的文化坐标上
    一、跨文化素质的逻辑起点
    二、多元文化观点与承继纳新
    三、沟通中西文化的契合点
    第一章中西艺术的宁馨儿
    一、两种文化的滋润哺育
    二、两种观念的接受传播
    三、“纳西方诗于艺术之轨”

    第二章异质文化的探索者
    一、从信仰到意象的追求
    二、由画到诗的艰难转变
    三、艺术是文化交流之桥

    第三章文化思想的开拓者
    一、沟通融会传统与现代
    二、改造和重铸文化性格
    三、唯美主义的文化倾向

    第四章诗与学术的审美者
    一、艺术人生的美学思考
    二、艺术探索的民族特色
    三、艺术生活的审美批评

    第五章新诗理论的开创者
    一、新诗“格律”的理论
    二、域外诗学理论的影响
    三、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

    第六章新诗创作的巨擘
    一、新格律诗的艺术内涵
    二、诗歌创作的文化特征
    三、凝重精练的语言艺术

    第七章学者的书斋生涯
    一、回归古籍的学术研究
    二、神话与民族源头
    三、《诗经》研究的比较方法
    四、《楚辞》考证与思辩
    五、《周易》与卜筮天象
    六、《庄子》与文学审美
    七、唐诗研究与唐文化
    八、文学史的文化源头

    第八章感时忧国人生路
    一、请命者的号角
    二、殉道者的精神
    三、不幸遇刺而亡
    参考文献
    闻一多主要著术年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中西文化相互交流、渗透与应和的整体景观。《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闻一多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探讨闻一多的学术人生,从家乡到清华,从国内到国外,从诗人到学者,从文化研究到现实斗争,从他的传统文化修养到西方现代文化浸润,从对中西文化修养到西方现代文化浸润,从对中西文化的情感体验到文化的思考、批判、扬弃、建构,展示了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闻一多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现代诠释及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其在美的规律中寻求共同美学据点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为建设未来世界新文化作出的贡献。
  • 作者简介:
    刘介民,辽宁沈阳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多年来从事比较文学理论、方法论、比较诗学、古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作品有《中国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方法论》、《中国古代文论》、《太极诗学》、《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类同研究的再发现》等,编著《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等,编译《中西比较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译文选》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 目录:
    前言在古今中西的文化坐标上
    一、跨文化素质的逻辑起点
    二、多元文化观点与承继纳新
    三、沟通中西文化的契合点
    第一章中西艺术的宁馨儿
    一、两种文化的滋润哺育
    二、两种观念的接受传播
    三、“纳西方诗于艺术之轨”

    第二章异质文化的探索者
    一、从信仰到意象的追求
    二、由画到诗的艰难转变
    三、艺术是文化交流之桥

    第三章文化思想的开拓者
    一、沟通融会传统与现代
    二、改造和重铸文化性格
    三、唯美主义的文化倾向

    第四章诗与学术的审美者
    一、艺术人生的美学思考
    二、艺术探索的民族特色
    三、艺术生活的审美批评

    第五章新诗理论的开创者
    一、新诗“格律”的理论
    二、域外诗学理论的影响
    三、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

    第六章新诗创作的巨擘
    一、新格律诗的艺术内涵
    二、诗歌创作的文化特征
    三、凝重精练的语言艺术

    第七章学者的书斋生涯
    一、回归古籍的学术研究
    二、神话与民族源头
    三、《诗经》研究的比较方法
    四、《楚辞》考证与思辩
    五、《周易》与卜筮天象
    六、《庄子》与文学审美
    七、唐诗研究与唐文化
    八、文学史的文化源头

    第八章感时忧国人生路
    一、请命者的号角
    二、殉道者的精神
    三、不幸遇刺而亡
    参考文献
    闻一多主要著术年表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刘若愚
詹杭伦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
谢天振、李小均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
王兆胜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王国维:独上高楼
潘知常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
龚刚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
高旭东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广府民俗艺术审美
刘介民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道家与现代教育
刘介民、郑振伟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岭南民俗艺术论
刘介民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学术分析与诗化想象
刘介民、刘小晨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
刘介民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
刘介民 编译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国学基础导论
刘介民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诱惑者的情书
刘介民 著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中国比较诗学
刘介民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比较文学教程
刘介民 主编;刘献彪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风流才子徐志摩
刘介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