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10111430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2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31人买过
  •   本书以文学性为视角,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禅学、僧诗以及诗僧的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凭藉自身具备的多学科专业优势,采取个案解析与宏观论述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东山法门”、“看话禅”、“水月喻”的诗学意义的分析,诗僧身份矛盾、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与创作形式的揭橥,以及寒山、皎然、子聪等诗学理论的考察,对禅宗自然观的审美特质、相关表现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考察的问题,如“偈与诗的夹缠与界限”,提出区分偈与诗的四个标准;两宋之际禅林的“文字禅批判”与诗坛的“江西诗派批判”同步;出家僧众对中唐文学大家韩愈、柳宗元的理解与评价及其文学意义等,涉及中国佛教与文学关系中较少受人关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性为视角,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禅学、僧诗以及诗僧的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凭藉自身具备的多学科专业优势,采取个案解析与宏观论述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东山法门”、“看话禅”、“水月喻”的诗学意义的分析,诗僧身份矛盾、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与创作形式的揭橥,以及寒山、皎然、子聪等诗学理论的考察,对禅宗自然观的审美特质、相关表现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考察的问题,如“偈与诗的夹缠与界限”,提出区分偈与诗的四个标准;两宋之际禅林的“文字禅批判”与诗坛的“江西诗派批判”同步;出家僧众对中唐文学大家韩愈、柳宗元的理解与评价及其文学意义等,涉及中国佛教与文学关系中较少受人关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中华文史新刊: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研究
李文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古文献问学丛稿
王华宝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赵翼史学新探
白兴华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
富世平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清末邮传部研究
苏全有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郭院林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党银平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
卢世华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道体·心体·审美:魏晋玄佛及其对魏晋审美风尚的影响
韩国良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
王树林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元曲悲剧探微
张文澍 著
中华文史新刊·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
刘克庄与南宋学术
王宇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